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是知识的竞争 ,能力的竞争 ,也是心理素质和答题技术的竞争 .高考中 ,考生的目标就是多得分 ,得高分 .那么 ,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多得分 ,得高分呢 ?下面就此谈几点建议 ,供高三学生参考 .1 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考试过程中紧张 ,压力大是正常的心理活动现象 ,要学会放得开、挺得住、用得上、拿得下 ,要精力集中、心态平和、善于自我提醒 ,善于自我暗示 .( 1)“克服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的丢分现象 .不少考生一看到自己熟悉的内容、题型 ,常会“忘乎所以”造成审题不细心答题不规范、轻易丢分 ;有的考生由于紧张看错题目条件、出现计算错误…  相似文献   

2.
高考应试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解题策略与技巧的竞争。为了尽可能减少非知识性因素而失分,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招生》2008,(4):44-45
高考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解题策略与技巧的竞争。在知识功底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考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即主要取决于考试心态与应试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贵福 《考试》2003,(6):43-44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飞速发展,给高考赋予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希望自己金榜题名,能够跨入大学校门继续深造。但激烈的竞争和角逐,不仅表现在知识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心理素质上。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竞争中难以实现美好的  相似文献   

5.
虽然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 ,使得一半考生能上大学 ,但并非每位高中毕业生都能顺利地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因此 ,“黑色六月”的高考 ,仍牵动着千百万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 ,仍吸引着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 ,短期内 ,高考还不会宽松 ,竞争的气氛和拼搏的氛围依然很浓 .又因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 ,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今后事业的发展方向 ,所以考生往往心理压力很大 .可以这样说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竞争 ,能力的竞争 ,更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不少考生由于缺乏考试的心理准备 ,忽视了考试心理状态的调适 ,考试时常常不知所措 ,抑制了自身潜能的正常…  相似文献   

6.
每年高考结束后,在对部分考生的试卷进行分析都会发现,影响考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原因是失误.当然,失误的后面最根本的是数学能力问题,但是应试策略不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换言之,每一个考生,不论实力与水平高低,在考场上能否有最佳的发挥,对决定考生的数学成绩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力求就大量考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数学高考的一些应试策略,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考在即,不管准备得是否充分,复习得是否到位,这个时候都该上场了。高考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考生平时成绩很好,模拟考试的分数也不错,是被公认的“尖子选手”,但在至关重要的高考中,却发挥失常,败下阵来;相反,有的考生平时成绩一  相似文献   

8.
扬李花 《考试》2004,(6):30-33
在英语高考应试复习中,我们务必目标明确,措施落实。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是英语高考的重头戏,能否顺利通过这几关,都直接影响英语高考成绩的得失。因此,考生务必把听、读、写三方面作为应试复习的突破口,全面提高语言的综合能力。考生要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花在自己最薄弱、最有望通过短期训练  相似文献   

9.
考试是对应试者知识、能力的量度,同时也是对考生应试心理的检测。高考要取得优异的成缔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长期培养起来的能力外,还取决于考生考场应试技能的发挥。笔者向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考就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解题策略与技巧的竞争。为了减少非知识性因素失分,考生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考。  相似文献   

11.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可能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今后事业发展的方向,因而考生往往心理压力很大。可以说,应试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竞争,能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不少考生由于缺乏应试的心理准备,忽视了应试心理状态的调整,考试时常常不知所措,抑制了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考试成绩,这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那么,高考应试时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调整呢?以下谈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尹宗禹 《考试》2004,(3):6-7
(接上期之一:知识篇) 考生在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层次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后,高考时还应掌握科学的应试策略。这里讲的应试策略就是科学的应试方法与技巧,这对实现考试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有一些考生考试时“怯场”、“晕场”,除了心理  相似文献   

13.
周刚 《新高考》2004,(7):57-59
高考英语听力分值占30分,但应考时间却只有20分钟,尤其作为第一项考题,听力考试情况的好差,直接影响着考生的笔试心理,影响着后面的答题。高考英语听力关键是考查考生听懂英语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便是考查考生的应试技巧。因此,考生只有针对高考英语听力的特点,加强平时训练;同时不断提高应试技巧,把握听的策略,才能挖掘新的得分增长点,从而获取高分。  相似文献   

14.
施永辉 《新高考》2005,(10):4-6
不定项选择题是高考政治试卷中的一种重要题型,评分标准客观而苛刻,具有良好的考核功能和选拔功能。考生稍有不慎,就会因为漏选、多选而失分。可以说,能否答好不定项选择题是考生在高考政治考试中一决胜负的关键性因素。考生切忌好高骛远,必须脚踏实地,牢固、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5.
高考是对学生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如何直面高考,科学备考,有效应考,最终取得骄人的成绩,这是每一个高三学子都关心的问题.笔者有多年指导毕业班高考的经历,这里就高考如何备考谈一些想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高考不仅是对考生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的一场全方面考查,更是对学生心理能力的一次测试。本文从学生应试心理、技巧等角度出发,对各地英语高考五个常考题型进行了逐项分析,对考生在考试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锋 《地理教育》2005,(3):66-66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广大考生来说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的挑战.高考的实践表明,考生的应试答题技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考的结果.下面从审题、答题、检查这三个方面谈谈其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安竹月 《成才之路》2009,(11):86-87
每年一度的高考对每位考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何能够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把十几年所学的知识在考场上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每个考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几年来对高考试题及考场现场状况的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高考应试必须讲究策略。只有掌握了应试技巧,才能在最后的冲刺中夺的头筹。在本文中笔者从六个方面对应试技巧进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9.
历年高考填空题的得分率都远远低于选择题的得分率,究其原因有以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填空题缺少选择题中选项的提示;二是考生思考问题不严谨,书写不规范;三是填空题中的一些关键字不会写或写错等,本文根据高考填空题的命题特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类加以解析,供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芳 《考试》2003,(11):5-7
2002年《高考说明》中明确规定古代诗歌鉴赏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命题的角度一定会有变化。从多年高考题看,涉及的内容已基本涵盖了能力的各个层次要求,考查形式的变化说明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对此采取相应的备考对策,尽快掌握解题规律,十分必要。本文拟就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