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记得<红高粱模特队>里的"小辣椒"么?明澈的双眸,诠释生活中的万种风情.对,她就是那个<大姑娘美>的<关东女人>:有"小辣椒"的火辣;有<葡萄架下>的柔韧;有<节日金钹>的喜兴.她舞动异域的风景,掀起亮丽的骤风.  相似文献   

2.
农燕玲:黄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档案界>论坛的邀请做客<名家访谈>.我是主持人农燕玲. 黄世喆:主持人您好!也谢谢<档案界>论坛的盛情邀清,给我一个"被上线"的机会. 农燕玲:黄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啊.  相似文献   

3.
作者桩桩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从有幸编辑她的7部作品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并一路被她的故事温暖着,感动着.记得在编<微雨红尘>的时候,我是擦着眼泪完成了编辑、编辑<永夜>时,一直为永夜揪着心,而为月魄的凄美结局感伤至今;编辑<皇后出墙记>时,为快乐的永乐帝后的传奇爱情激动兴奋;编辑<放弃你,下辈子吧>时,为那个死乞白赖夏长宁的执著欢呼,现在回想起来,编辑桩桩每一部作品的过程,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幸福温暖的体验,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桩桩.  相似文献   

4.
暴力和死亡是摇滚乐中常见的主题.还记得有一首民谣,叫<告诉罗拉我爱她>(Tell Laura I Love Her),歌曲讲的是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叫罗拉的姑娘,因为没有钱娶她,所以只好冒死参加赛车比赛,结果车翻人亡.  相似文献   

5.
丹扉,本名郑锦先,资深作家.1926年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曾任语文教师、记者、仕女杂志总编辑、世界女记者作家协会理事.她的作品包括<幽默智慧语录>、<男人在我掌心>、<八千里路尘与土>、<丹扉大陆行>、<微雨轻尘集>、<丹扉幽默文集>、<叮当集>等30余部.早年的她,在作品里经常将自己的3个女儿比喻为"猫",大家都戏称之为"三猫之母",如今她也退休成云游四海的老猫.  相似文献   

6.
周晴 《编辑学刊》2010,(3):62-65
从大头儿子到马鸣加,我一直感念于郑春华对童年生活快乐而又恰当的描述,感念于她故事中那些看似单纯、可笑却令人感动的细节处理,感念于她对孩子真诚的爱和构思中闪现出来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7.
和韩青辰老师的相识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在打算找韩老师约稿之前,我对她做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我知道韩老师是个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同时小说创作也非常有成就.她的报告文学<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受到了坚强的力量,而其小说<水自无言>曾经感动了无数读者,甚至有读者表示,只要一提到水就会想到韩青辰的<水自无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上海滩上有一位流行歌曲的创作者--严折西,因他创作词曲笔名用得多,真名用得少,故真名不甚传扬.若说到一批老歌,如:<千里吻伊人>、<爱的归宿>、<告诉我>、<烧饼歌>、<知音何处寻>、<许我向你看>、<得不到你的爱情>、<两条路上>……都是灌录了唱片并流行一时的歌曲,那时生活在上海现还在世的80岁上下的老人们还能记得.  相似文献   

9.
江晓原:记得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念到大学三年级时,因为是天体物理专业,开始上所谓"四大力学"课程(理论力学、统计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记得那时校园里流行着几种美国的物理学教材,其中就有<费曼物理学讲义>(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那时对费曼其人了解甚少,对物理学的理解,也经常只是沉溺在无穷无尽的习题中而已.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被花花绿绿的资讯弄得眼花缭乱时,当我们想要阅读经典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中文典籍感到无从下手时,"中文经典100句"诞生了.在这套丛书里,<论语>、<史记>、<古文观止>等中文经典触手可及,这么亲切又这么实用;孔子、司马迁、孟子……这些文化巨人与我们对面相逢,就让我们穿越历史洪流,站在圣人的肩膀上,来感受中文经典的瑰丽财富吧!  相似文献   

11.
黄枫 《今传媒》2007,(3):7-8
今传媒:翟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今传媒>杂志的采访.做记者那么多年,现在还记得第一次成为记者时的情景吗? 翟树杰:我是军队系统最早摸摄像机的人.从1982年参加全军电视编导培训到现在算起来有25年.1987年中央电视台设立军事记者站开始从事专业,拍摄了第一部电视专题片.  相似文献   

12.
黑夜,电脑前,轮椅上一个孤傲的女人敲打着自己心中的文化,这是<穿越激情>中的蒋雯丽-一个原创作家.透过她的神情,除了感受到她的寂寞与渴望,我也沉思起图书出版业的现状来.  相似文献   

13.
访谈主持人:月光 月光:兆刿教授您好!我看到您在线了!很高兴您能接受<档案界>的邀请做客档案界论坛的<名家访谈>.覃兆刿:主持人你好!很荣幸受到蔡总编的邀请,作为首位被访者更是诚惶诚恐.各位专家和档案界的朋友,你们好!  相似文献   

14.
谈起<湖南档案>,思绪如潮,我心久久难以平静…… 1981年,我开始从事档案工作,记得当时经过6天的培训就上岗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从保管员岗位走上档案员岗位,面对多年积累的文件、资料要整理规范,真不知如何下手.令人欣喜的是,1981年11月<湖南档案>创刊了,我从此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三论"双校"     
两年前,我写了一篇<"双校"论百句韵言>,发表于本刊1999年第3期;一年前,我又写了一篇<再论"双校">,发表于本刊2000年第5期.今天,比起一年前,出版界的形势和我对"双校"的认识,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才写了这篇<三论"双校">.亟盼出版界及关注编校事业的同志们予以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书屋"聚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老家在松花江畔,一个比较典型的东北乡村.30多年前,"文革"后期,村里有间图书室,父亲是管理员,我常溜去看书,<水浒传>就是在那儿看的;2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图书室没了.那时我上初中,仅有的两本课外读物是<今古奇观>和<金光大道>;10多年前,我回村里过年,闲来无事,想找本书看,左邻右舍找了几家,除了课本,还是课本,竟无书可读;近几年,村里生活改善了,电视普及了,网吧也有了,但想找本书读,仍然是一件很难的事.用科技知识指导种田和养殖的情况很少,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单调,这种情形,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全国60多万个村屯的现实.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成为农村挥之不去的文化痼疾.  相似文献   

17.
偶翻<申报>的<自由谈>,想起了张资平.此公在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曾经以三角四角名噪一时.他办了个乐群书店,出版<资平小说集>,还主编<乐群>月刊,在刊物上登出广告,声称要"搜印全集以飨读者",俨然是文坛巨子.鲁迅先生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一文中说: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全部精华提炼出来,"那就是--△".真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8.
《小朋友》诞生于一九二二年四月,那时我才八岁;《小朋友》创刊人黎锦晖写的《葡萄仙子》小剧,却一直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因为我演过“葡萄仙子”,还担任了“葡萄仙子”的主角。那时,我姐姐懿先,刚从燕京大学毕业还乡,她带回了“五四”时期新鲜的艺术气息,那时她在福建仙游岚亭小镇上,任岚亭中学校长,她是第一个在穷乡僻壤给孩子们介绍《葡萄仙子》的。她给我化装,教我唱歌和跳舞,她把艺术之花,撒向孩子们的心间。记得那是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岚亭的  相似文献   

19.
看到<编辑之友>2009年第7期吴长安先生的论文<关于"的""地""得"合一的建议>,我深感悲哀.我认为,"的""地""得"切不可合一,现将理由切实而简短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枫 《今传媒》2009,(9):28-37
我们不太在乎领先不领先.我们专注于做一个品牌媒体的所有细节和未来,心无杂念. 今传媒:张总你好!感谢你接受<今传媒>杂志的专访.通过这几天对重庆报业的走访、调查,亲眼目睹了<重庆晨报>在重庆报业中不可撼动的主流地位.重庆晨报目前所处的位置,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