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掌握求曲线轨迹方程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学好解析几何。求曲线轨迹方程常见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定义法等五种。  相似文献   

2.
在高考和数学竞赛中有关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题屡见不鲜,就大的范围来说,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不外乎直接法与间接(设参消参)法两种,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解析几何课本从方法到步骤作有详尽的叙述,然而有不少轨迹方程是很难用直接法来求解的,而是需要借助于参数才能间接得以解决,那么,利用参数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常有哪些技巧呢?请看以下例题。  相似文献   

3.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学科,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因此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的一大难点,它包含着两类基本问题:一是通过坐标法建立曲线的轨迹方程,二是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这里仅就中学数学的轨迹方程的求法,分类整理归纳,以方便学生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立体几何中圆锥曲线类型的判定主要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将三维的立体几何中轨迹问题转化成平面几何中圆锥曲线类型的判定.常用的方法有:(1)定义法;(2)轨迹方程法;(3)交轨法.若所求的点的轨迹所在的平面与空间直角坐标平面垂直或平行则可运用“轨迹法”求出该点的轨迹方程.再结合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圆锥曲线方程的类型即可判断.否则只能利用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圆锥曲线的定义加以判断.特殊的可用“交轨法”.  相似文献   

5.
江国荣 《教学月刊》2007,(11):59-60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方法,常用的基本方法如待定系数法、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其中设元消参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其实我们只要从设参变  相似文献   

6.
1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1.1待定系数法如果动点P的运动规律合乎我们已知的某种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数,即可得到轨迹方程,也有人将此方法称为定义法。1.2直译法  相似文献   

7.
一、用待定系数法确定曲线的方程 确定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大问题之一,其基本方法就是在坐标法基础上的待定系数法和轨迹法.所谓待定系数法是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根据坐标法以及题设条件确定所求方程类型,并且布列所设方程中未知参数的方程(组),解之即可.  相似文献   

8.
求动点轨迹方程主要有四种方法: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参数方程法;运用常用图形的轨迹方程的方法.本文讲述如何利用函数观点来建立动点的极标方程和参数方程.1 用函数观点求动点的极坐标方程 建立动点的极坐标方程关键在于:找出动点的极角θ与极径r之间的关系.如何找θ,r之间的关系呢?常用的思路是,联系几何图形,应用函数观点来分析,看一看任意给定θ,如何决定出r.然后把这个思路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就得所要的解法.  相似文献   

9.
曲线与方程     
曲线与方程一般在解答题中出现,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以及利用曲线的轨迹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等,注重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的应用.在新课程高考中,本节内容文、理科的要求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解析几何中经常会碰到轨迹问题,而且它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同学们碰到这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归纳总结的话这些问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归纳如下.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3.代入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  相似文献   

11.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法、代入法、参数法等几种.而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往往被忽视.所谓定义法,就是直接利用二次曲线的定义,探求动点运动的轨迹,从而得到轨迹方程的方法.利用定义求轨迹方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而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高考中有关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题屡见不鲜.就大的范围来说,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不外乎直接法与间接(设参消参)法2种.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解析几何课本从方法到步骤都有详尽的叙述,然而有不少轨迹方程是很难用直接法来求解的,它需要借助于参数才能间接得以解决.那么,利用参数求曲线的方程有哪些技巧呢?请看以下例题.1 减少参数对于动点坐标P(x,y)可用同一参数表示的,一般尽可能用一个参数来表示,这样解题的思路清晰,目标集中,特别是选择的参数若能体现题设条件及有关性质的则更好.总体的选参原则是:列式容易,表达式简单,转化为普通方程方便.例…  相似文献   

13.
为帮助学生系统性掌握曲线轨迹方程问题的解题方法,本文结合实际问题,讲解定义法、直接法、待定系数法、参数法在解题中的运用,以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1问题的提出苏教版数学选修2-1第二章P29"圆锥曲线和方程"中例2:将圆2 2x+y=4上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求所得曲线的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本题求曲线方程所采用的方法是"坐标转移法",即利用中间变量所在的已知曲线方程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除此之外,它还揭示了椭圆和圆之间的内在联系:椭圆可用圆通过伸缩变换得到.教学中,笔者就该题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在学生理解这种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以概念教学为主讲清曲线和方程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和轨迹的概念;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曲线和方程是同一个运动规律在"形"和"数"这两个不同侧面上的反映,这些是提高曲线方程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B版)数学《选修2-1》第2章第2.12节"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中,用了这样一个实例:例设动点M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等于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用方程研究轨迹(曲线)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佯求交点法     
解析几何里求两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虽然可以从这两个曲线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所表示的参数方程,但实际上大多数题目根本不需要去解方程组,而是将两曲线方程联立之后佯求交点,即直接从这两个方程消去参数得出交点轨迹的普通方程来。像这样处理两曲线交点轨迹问题的方法可称为佯求交点法。 例1.设A1、A2是一个圆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 P1P2是与A1A2垂直的弦,求直线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某刊物提供如下解法: 解:如右图, 设圆的方程为x2+y2=R2(R>0),则A1(-R,0)、A2(…  相似文献   

18.
王玉菊 《考试周刊》2013,(46):62-62
对动点的轨迹方程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本文对用定义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广大同仁和同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充分考查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因此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一大难点.作者对求轨迹方程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解析几何的核心是用方程的思想研究曲线,用曲线的性质研究方程,而轨迹方程正是体现这一思想的重要形式,因此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成为高考中永恒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帮助学生掌握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下面以高考题为例,谈谈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