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就"避孕日"引发社会对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呼声,对十七年来进行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有效对话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从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基调、原则、必须澄清的概念:性权利、以人为本的性道德教育、主流与多元认同的性道德教育、以主体的"幸福感"为归宿的性道德教育目标等方面对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理论定位进行阐述,强调应从社会主义性道德规范、性权利的法律规范、本土化的性道德规范三方面厘清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几种性规范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学校园文明环境的建设、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都需要性道德教育,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应对大学生开展"真爱负责"的性道德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性道德的认知;开展"自愿无伤"的性道德规范教育,规范大学生的性活动;开展"自律"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性道德修养和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疏导教育为主的理念,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学校园文明环境的建设、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都需要性道德教育,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应对大学生开展“真爱负责”的性道德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性道德的认知;开展“自愿无伤”的性道德规范教育,规范大学生的性活动;开展“自律”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性道德修养和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疏导教育为主的理念,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加强性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其性失误、性罪错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当遵循性道德教育与性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着重对大学生进行性责任感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性道德规范、增强性道德意识、提高性道德能力,最终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性价值观教育作为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时代性、异质性、生动性、实效性等特征.大学生性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包括:确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制定大学生性道德基本规范“白皮书”;构筑性价值观教育的互动网络;建立崇高、理性、优秀的高校性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场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创新大学生性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努力寻找一些“新平台”等.  相似文献   

6.
性道德与社会文明之间不仅有区别,也应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考察性道德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过程,尤其是挖掘、分析进步的性道德对社会文明进程的作用,不仅是性道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也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选择并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相似文献   

7.
构建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科学模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正确的恋爱观、性观念,培养健康文明的性心理、性行为,预防性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其途径是坚持科学的性道德教育原则,确定科学的性道德教育内容,实施科学的性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性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量表对四川高校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青年大学生在性道德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性道德价值观能够预测人生价值观。结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价值观,建立科学的性道德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9.
性道德与社会文明之间不仅有区别,也应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考察性道德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过程,尤其是挖掘、分析进步的性道德对社会文明进程的作用,不仅是性道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也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选择并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婚恋观教育工作也必然要不断地更新。其关键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作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对策是:充分利用两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婚恋道德;重视性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道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婚恋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婚恋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处理好学生维权和学校管理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性道德现状与教育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雷湘竹 《高教论坛》2004,(5):24-28,31
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影响着他们对待恋爱、婚姻的态度,影响着他们的人格成长乃至人生幸福。本文通过访谈调研.分析了大学生性道德的现状及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大学生性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西方社会的"性自由化"、"性解放"等错误思想的渗入,传统的性道德逐渐淡化。目前大学生性道德的现状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在性道德上的疑惑和对传统性道德背离的趋势,其性道德观念和性行为现状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分析实际情况阐述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象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要结合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采取多种措施,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德规范。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这使我国大学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大学德育应该有三个方面的思考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二、顺应时代发展,实施大学德育进网络工程.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着力培养大学生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儒学经典中蕴藏着深厚的关于德性德行培养的思想资源。基于新时期大学德育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以儒学德育资源为核心的德性德行教育,对于落实国家教育战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开展儒学经典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发挥教师垂范作用、知行并重。  相似文献   

16.
科学而理性地审视和判断当今文化领域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已成为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也是软实力竞争中未来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们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审美公德由此应运而生,并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一项崭新而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审美公德存在于文化空间中的价值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现状,积极探求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部分高校道德教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坐标、动力、凝聚等作用。高校道德教育中缺失道德信仰主要表现在:对道德本体认识的片面与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可以从加强道德信仰教育、加强法制意识、加强校园道德舆论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