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洛克和颜之推均以推崇家庭教育而著名。前者的代表作《教育漫话》与后者的《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思想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即执着于道德教育和礼仪训练;强调德行和知礼,是修身立世的操守;提出道德教育的一般原则,即教育要趁早进行,把握儿童教育的最佳时期;提倡严慈并济的教育方法。但由于所处的时代、社会制度和个人经历的不同,两者的家庭教育内容有显著区别,洛克谈及健康体魄的同时,强调绅士应有品格的养成。颜之推教导子孙修身明德的同时,更加注重血缘本位的家庭关系的秩序建构。笔者旨在通过浅析西方洛克的《教育漫话》与中国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寻求适宜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为现今苦于"教子无方"的家长点亮一盏指路灯。  相似文献   

2.
基于洛克教育文献的重新解读,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教育史学界关于洛克家庭教育思想和贫民子弟教育思想的“定评”值得商榷。洛克家庭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在于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这在亲子关系疏离的17世纪末是一种崭新的观念。洛克主张通过建立工作学校对贫民子弟进行强制安置和教育的思想,意味着由社会而非教会承担贫民安置的职责,这对英国近代初等教育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洛克教育思想中蕴含了建构近代英国教育双轨制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教育漫话》这一著作中,他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讲求合理的教养方法;重视劳动教育;提出了西方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体育教育。通过对洛克家庭教育思想的思考,从多方面分析了当今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洛克家庭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约翰·洛克主张把学校里的教育移植到家庭中来。这样,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必然反映出浓厚的家庭教育特色。他对于家庭教育的形式、内容.原则与方法都有独到的见解,给我们以极大启迪,仍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洛克和颜之推都极力推崇家庭教育。《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主张教育要及早进行;重视道德教育、讲求道德教育的方法;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学习必须讲求实用。不同之处在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仍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6.
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其育儿思想强调:树立既能满足个人成长又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目的,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实业家;奉行体育为本,德育为先,智育为重的教育内容;倡导榜样示范、奖励与惩罚并行、注重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借鉴洛克育儿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就要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集中表达了他的教育观点: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主张对儿童进行体、德、智等全面的教育。洛克强调,要给儿童以原则性的指导,使他们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应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家庭教育环境,尽早对儿童进行德育,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品德;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而有用的广泛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教育漫话》中这些观点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仍然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冰 《中国教师》2011,(13):78-80
<正>洛克反对机械的、经院式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思想以世俗化、功利化为目的。他反对"天赋观念",坚持"白板论",但同时他又注重从内心养成,可以说是一个不彻底的经验主义者。[1]《教育漫话》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和家庭教育思想,并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4,(A2):165-166
洛克在教育史上首次将教育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他主张教育要全面发展,认为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前提,而德行是精神的灵魂,因而不能只顾智育而忽视体育和德育。洛克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洛克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家庭教育理论,在近代世界教育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其教育方法和主张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今天仍有重要而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之所以会选择洛克的《教育漫话》,因为它是一本以“家庭教育”为核心论述教育思想的著作。而我一直对“家庭教育”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说实话,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极其失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洛克上来就谈健康问题,而不是我感兴趣的德育、智育;二是他写书的风格在我看来好像很专制,他用十分强硬的语气作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要求,比  相似文献   

12.
洛克认为家长的教育权利源于自然法,家长的教育权利是义务、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在儿童能够运用理性和独立谋生时家长的教育权利就要终止。为确保家长教育权利的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家长不仅要了解和尊重儿童的需求,还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洛克关于家长教育权利的思想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基础,是制约学校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还在家庭教育的误区辗转徘徊,从而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个别学生和家长甚至还发生了令人惋惜和痛心的悲剧。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孩子的失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可能靠第二次、第三次补教,它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然而,人们往往对家庭教…  相似文献   

14.
高丽  高美 《教育导刊》2005,(1):12-14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与教育思想家,主张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绅士教育".洛克的教育主张饱含哲理,顺应人的心理及年龄特征,注重对孩子的循循诱导,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他提出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灵活而不失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洛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在绅士教育的各种目标中,洛克最为看重德育教育。洛克所主张的德育主要包含坚强的性格、优良的品格、良好的礼仪三方面内容。洛克进行德育教育主要遵循及早教育、培养习惯、因材施教原则,其方法主要有榜样教育、奖惩结合、说理等。同样,由于时代所限,洛克的德育思想也有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6.
洛克的《政府论》和《教育漫话》,不仅他本人很少互相引证,而且国内教育学界也较少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洛克政治哲学与其教育的关系入手,挖掘他的政治哲学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找出蕴含其内的相关性,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民及公民教育;二是财产、理性与父权;三是自由观;最后得出联系洛克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的关键词是自由。笔者期待能够拓宽对洛克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和研究路径。提供一种研究洛克教育思想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谢方毅 《今日教育》2006,(10):32-33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幼小的时候得到的印象,哪怕是及其微小、几乎觉察不到,都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教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本文从洛克重视习惯的培养、外部动机的作用、尊重儿童等方面分析了其睿智的教育思想给家庭教育的启示。以供家长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老大难",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大教育系统在德育方面理应各自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并非如此。洛克的《教育漫话》鼓励家庭教师成为孩子的德育老师,或许,这种教育思想可以当做解决当前德育问题的一个可借鉴的思路,为德育方面的探索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9.
姚欢华 《上海教育》2022,(15):69-70
<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家庭最重要的责任和功能之一。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是对人的成长影响最直接、最核心的一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缺失家庭教育的意识,家长对教育的认知简单等同于学校教育、学科教育,对家庭教育既缺乏意识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方法储备,更没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理论与方法研究明显落后于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发展、家庭变迁影响家庭教育的过程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受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束缚,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仍呈现出保守、封闭、简单、单向及个体化等特点。①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而家庭教育的个体化、生活化等非正规教育特点与正规教育研究方法之间的矛盾是关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以家庭这个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为教育环境,在家庭生活、家庭关系、家庭与社会相互作用中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