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姚昆 《网球》2014,(3):114-114
统计学里有个著名的理论叫"辛普森悖论",指的是在分组比较中各项数据占优势的一方,却在总评中反而成为失势者。具体到网球场上,"辛普森悖论"同样是屡见不鲜,很多球员在一场比赛中总得分占优,但却最终输掉了比赛。  相似文献   

2.
“文化悖论”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主要研究人类文化活动中的非理性和非逻辑性。武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悖论,了解和认识悖论现象,最终超越悖论是文章对武术文化悖论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文化悖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文化悖论研究就是深入武术文化活动的非理性、非逻辑的世界,从认识论和价值论高度探索和研究武术传承过程中的价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悖谬。中国武术文化中存在太多的自我矛盾和困惑,非理性的文化创造、不可靠的价值参照系统、体制化与体制的僵化是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武术文化悖论特征表现为客观现实性,表现为一种非逻辑的逻辑运动。研究中国武术文化中的悖论及其通向理性的道路,是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4.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发展的价值及其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变迁对文化的发展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变迁现象。校本化发展具有保护、弘扬和传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以及开发民族体育资源,补充校本教材的正向功能和价值;同时,校本化发展也存在文化悖论、传播悖论和传承悖论。这些悖论来自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在结构上的自我相关性,源于民族体育文化价值、功能上的二重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但政府的介入往往形成"诺斯悖论"现象,其悖论的实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特有的政府权力与投资主体权利的博弈,是政治与经济的冲突与协调,也是政府对市场的侵犯与保护[1]。本研究通过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产权所有、路径依赖层面对正处于制度变迁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诺斯悖论"进行分析,探求走出"诺思悖论"方法,提出政府影响与职业化发展效率之间平衡的对策,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向着更加科学、系统、规范的方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技术--人类文化的一个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科学技术对体育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入手,重点分析了科技滥用对体育造成的负面作用,指出科学技术促使运动技术、运动成绩的提高的同时,也会导致体育运动中人的缺失(人文危机),使体育运动沦落为技术的附庸,成为技术的产物。这成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悖论。悖论的解决有赖于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提倡体育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周期训练面临的理论与操作挑战源于多种原因,一方面传统周期训练内容依然保持在运动训练学理论教材中,另一方面,教练员与研究人员对周期训练的科学依据、竞赛特点、实践操作、适用对象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质疑.研究就周期训练理论在理论与操作层面的矛盾与悖论现象做出一定澄清与分析,并提出周期训练理论的修订理论--"板块"理论,试图达到加强对周期训练全面认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足球制度的逻辑与悖论——以足球市场化阶段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以足球市场化阶段为分析视角,对我国足球制度的逻辑与悖论进行理性的论证。分析认为:我国市场化阶段的足球制度逻辑应是政府管理+公共财政+市场机制+私人财政。但现实中我国足球制度逻辑存在制度悖论,形成原因主要是政府权力控制和体制转型所致。政府管制、市场机制为辅的制度安排使我国足球管理者既没实现足球运动的开展、普及和提高的历史责任;又没严格地监管控制足球联赛产品市场的生产和交换。要消解足球制度悖论,一要改革足协与足管中心"两权合一"为"两权分离";二要建立由法律控制和依法律善治的足球政府;三要建立控权与分权的责任型政府。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原生态”传承之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武术期许"原生态"传承,这与传统武术的传承现实形成了如下悖论:传统武术的"传统"界定与原生态相违背、以击技为原点的传统武术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文化生态的变迁导致传统武术的原生态传承缺乏土壤、传统武术自身的不断变迁拒绝"原生态".造成这一悖论的根源是对于"原生态"内涵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传统武术传承需要的是变迁后的"原生态"文化,即原真的"次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夏天提起辛普森,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是动画片《辛普森一家》。还有多少人记得13年前的那场世纪大审判?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也是姓辛普森的橄榄球明星?时至今日,那个辛普森还是没能摆脱凶手的嫌疑,但他却曾对美国的司法制度造成极大冲击。  相似文献   

11.
在软件测试中测试用例设计的必须考虑既要保证覆盖率又要尽可能减少用例数量,所以软件测试用例集优化十分关键.本文针对功能测试用例集生成,提出使用变异因子的蚁群算法对采用分类树生成的测试用例集进行优化,使测试用例集达到测试覆盖率与规模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软件产品应用到各个领域,软件规模也相应地急剧增大,软件测试的内容也就相对的庞大而且复杂,软件开发产品质量以及软件版本的顺利发布是通过软件测试来保证的,建设测试平台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辛普森案件的听审长达7个月,结果没有出来,可是案件开销及其附带价值(据《华尔街杂志》)估计将近2亿美元。△雇佣律师(不含每个申诉费用):$400万△新闻机构给辛普森营的月租:$24,000△辛普森因背痛而要求特制治疗椅,销售额增加了$300万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方法体系,以我国羽毛球传统强队的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第一是快速伸缩复合能力,其中上肢测试指标以45 s(20 kg)卧推,下肢测试指标为立定跳远;第二是多方向变向加速能力,测试指标为持拍四角跑;第三和第四分别是能量系统发展的基础耐力和速度耐力,测试指标分别为1 500次双摇跳绳和400 m×5组间歇跑;第五是核心区力量发展,测试指标为45 s悬垂举腿;第六是上肢专项动作整合能力,测试指标为1 min对墙击球为主。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训练和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Y-balance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下肢平衡能力及运动控制能力的临床工具。文章系统地阐述了Y-balance测试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测试环境因素和测试方法因素,并探讨了它们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Y-balance测试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为临床评估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作者近两年来从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实际观察和对部分高校测试人员的访谈,发现了测试中的种种作弊现象,分析了作弊的产生原因,提出了若干减少及杜绝测试作弊的应对策略,以提高测试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运动专项设计合理的体能测试方案、组织测试实施及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是一名体能教练重要的职业技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体能测试的理念、方法、设备在不断进化,体能训练的过程也是对运动员体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过程,“训练=评估”的理念已应用在精英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中,正深刻影响着体能训练的未来发展。体能教练在设计运动专项体能测试方案时,须做到:深刻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体能训练对调整和改变训练计划的重要作用;熟练掌握身体功能、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分别对应的测试方法 ;理解不同运动专项的共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作者近两年来从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实际观察和对部分高校测试人员的访谈,发现了测试中的种种作弊现象,分析了作弊的产生原因,提出了若干减少及杜绝测试作弊的应对策略,以提高测试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究功能性力量与血流限制整合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相关生理指标及体能素质的影响。方法:14名男子足球运动员分为整合组(n=7)和对照组(n=7),整合组进行功能性力量组合血流限制训练,对照组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实验干预开始前进行前测,8周后进行后测。比较实验前、后等速肌力、速度、爆发力、灵敏素质以及最大无氧功率和下肢围度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1)8周训练干预后,整合组和对照组膝关节60°/s角速度等速峰力矩显著增强(P<0.05),增幅优于对照组。2)整合组最大无氧功率、平均无氧功率、下肢围度等生理指标显著增加(P<0.05)。3)整合组在爆发力、速度素质测试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但T灵敏测试,整合组和对照组均未产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功能性力量与血流限制整合训练可以提高足球运动员无氧能力、等速肌力、速度、爆发力等素质,并有效促进肌肉肥大,训练效果优于功能性力量训练,但灵敏素质未见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当前,依靠计算机发展起来的各项技术越来越多,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在有缺陷的地方进行弥补,才能逐步使软件系统完善化,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但是,软件测试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本次研究基于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应用,对其进行探讨,分析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点,为该技术在今后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