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和维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学、体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研究成果逐渐丰富和完善。本研究基于第11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相关专题,主要围绕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并从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传播与交流、传承与路径、融合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等专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2.
周传志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36-537,541
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体育理论已经不适应我国现代体育发展,需要进行理论、体制和文化的创新.体育理论的创新可为体育改革与发展扫清理论障碍;而通过制度创新可以为体育进一步发展"减负"与"护航"提供外在条件;文化创新通过古今中外体育文化的选择与融通,可以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的质疑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发展是我国体育理论研究领域探讨得最多的问题,而综合创新发展观是这些探讨中最普遍的观点。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历史脉络的梳理,并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和文化学相关理论,辩证地分析、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是体育历史发展史上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农业文化为背景的民族传统体育,向工业体育文化为背景的现代竞技体育转型是目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报作为大学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传播科学理论与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真心承担起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使命,热心架起党的创新理论与师生员工之间的桥梁,用心做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员工头脑的"政治翻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校报和大学校报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阐释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题,进一步推动体育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了“中华民族复兴与体育新使命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肩负起新的使命,为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业”展开了全面研讨。研讨会以体育治理现代化、先进体育文化建设、体育学科与专业建设、体育研究方法论创新为主要论题,围绕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动项目协会自治、体育产业政策执行、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中华武德文化建设、体育一流学科建设、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应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幼儿体育教育发展、体育人文研究哲学方法论、“自我民族志”与体育口述史的理论创新等具体论点展开了研讨,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观点,取得了高层次的学术效益和学术影响力,为丰富与繁荣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杂技马戏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着力研究马戏艺术的创新.使植根于民间的马戏艺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华东地区马戏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邮政企业要当好集邮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推动者;要创新集邮业务发展模式,积极打造集邮文化品牌,引导构建集邮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在自媒体环境下,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最后提出相应发展路径: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自媒体平台创新、受众需求创新;坚持协调发展,准确把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总体发展布局;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信息自媒体新传播机制;厚植高校体育文化优势,打造自媒体品牌,促进交流与融合,为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以下简称R&D活动),通过对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研究,为推动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内在推动力.通过对R&D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R&D资源分布及发展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推进文化体系创新。如何加强乡镇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实现城乡共同协调发展,是当前乡镇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城市体育文化发展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学中文化的相关定义以及城市学中的相关理论,从文化组织视角、城市体育文化圈视角以及文化事件视角,对我国城市体育文化发展方式进行分析,多视角的阐述发展城市体育文化的形式与方法,为发展我国城市体育文化提供理论借鉴,进一步推动城市体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体育考古、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追溯黄河三角洲地区体育文化形成历史的基础上,依据体育项目发展理论从四个层面对其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特色资源界定,并提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推动区域特色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与体育文化的品牌化发展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形意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研究,旨在将传统形意拳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别开来,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形意拳文化精华融入当代形意拳实践活动当中,使形意拳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进行分析。以《遵生八笺》为切入点,探析明清中国特色养生文化并得出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养生文化丰富多彩,趋于完善;继承与创新并存;养生术形成套路。为人们研究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万义、白晋湘等学者的民族体育发展“全盘西化论”观点提出质疑,就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理论与民族体育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民族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的历史梳理,并运用“综合创新”文化思想和理论,研究了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问题。结果表明:“综合创新”是民族体育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辩证地看待中西体育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南疆民族体育长廊民族体育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探讨新形势下中国南疆民族体育与东盟邻国合作发展的创新理论,旨为促进"长廊"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以及民族体育经济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非对称性,为高校体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结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思想、文化、经济、管理、宣传、创新、评价等方面存在非对称性因素。建议: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阳光体育,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高校体育工作者要锐意改革,创新思维,变不利为有利,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体育理论研究的现实困境与不足,讨论了新发展阶段体育发展内外环境演变对体育理论研究的新要求。提出了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体育理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问题驱动的研究,在解决体育发展问题中推进体育理论创新;着力提升学术水平,为体育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贡献内源动力;增强理论自信,积极总结和传播中国体育发展经验;整合学术资源,汇聚体育理论研究的不竭动力等创新体育理论研究的路径指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以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项目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有机结合为创新出发点,对高校与地方共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高校与地方共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提供理论参考。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水平、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林霞  荣霁 《体育风尚》2021,(5):285-286
校园篮球文化是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之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需要学校规范的建设篮球文化。本文以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为探索方向,以有效建设大学校园篮球文化为研究目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分析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和作用,探索大学篮球文化建设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原则和路径,为大学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