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关系中既有权力政治的因素,也有国际机制的影响,如何实现和平发展的"和谐世界",需要一种平衡的技巧:既不能因一味追求理想主义而务虚,亦不能陷入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困境.解读爱德华·卡尔在<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分析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指导原则及其在现实中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联系联合国与国联的实践,可以发现二者在实践中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前景.在全球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今天,卡尔笔下的"20年危机"似乎已离我们而去,然而鉴往知来,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中寻求一种平衡或许才是通向和谐世界的道路.中国"和谐世界"新外交理念的提出,正是这一平衡艺术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周爱平 《考试周刊》2009,(24):227-228
爱德华·卡尔在对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中将国际领域的政治权力分为三类: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支配舆论的力量,并分别加以论述。本文对卡尔的现实主义国家权力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潘广辉 《教学与研究》2003,39(10):73-78
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安全困境”,均势政策能最有效地解决因权势竞争造成的国际冲突和不稳定局面。也有一些现实主义学者认为,安全可以不通过均势而靠优势强权而获得。理想主义则倾向于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规范保证了国际社会具有和谐的本质,其关于国际安全的见解是世界政府论、集体安全论、自由经济秩序有利于和平论以及民主和平论。国际关系两大理论流派都不能单独回答现实中的国际安全问题和寻求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它们对国际安全的争鸣,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安全理论和国际安全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流派,先后对美国的外交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以“二战”为分水岭,将美国外交主导思想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时期理想主义占上风,后一个时期现实主义占上风,同时两种思想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1998年在国际政治上的和平与冲突、在国际经济上的发展与危机、在国际关系上的变化与新生表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在危机、动荡和干扰中得到加强。在当代世界,有关国际关系研究与决策中,与其更直接相关联的是国际政治学与国际战略学,而前者在发达国家里甚至被认为是与国际关系学的同义语,三者交错并存。国际政治学着力于权力与利益,国际关系学注目于态势与对接,而国际战略学则问鼎于科学与艺术;前者是核心,次之是整体,后者是总揽,这也是审视1998年国际关系的逻辑起点。一、国际政治:和平与冲突政治动…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理论是国际关系中一种具有久远渊源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特定的历史环境,并主导国际关系研究近三十年。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注重揭示国际政治的本质和实际情况,主张从权力和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待国际关系。该理论使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该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我们应该吸收该理论中合理的成分以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7.
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是国际关系中一种具有久远渊源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特定的历史环境,并主导国际关系研究近三十年。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注重揭示国际政治的本质和实际情况,主张从权力和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待国际关系。该理论使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该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我们应该吸收该理论中合理的成分以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理论中,在承认国际法作用的前提下,存在着两种关于国际法的观念。一种观念以理想主义为代表,认为国际法应当是合目的的、道德的、代表进步和体现理性的;另一种观念表现在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非理想主义理论中,认为国际法应建立在人的欲求和意志的基础上,以法的形式来平衡和调节彼此之间的利益。这两种观念的分歧实际上代表了自然法思想与实在法思想的对立。在格劳秀斯和康德的政治学说中,两种观念同时存在,由此形成了他们思想中的二元性,他们都以个体欲望为起点,以理性为归宿,因此,认为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格劳秀斯和康德的继承者的说法是片面的。尽管理想主义的国际法观念在实践中遭受了失败,但我们仍应尊重和吸收这一思想,使之融合在另一种国际法观念中,以更好地规范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爱德华&#183;哈莱特&#183;卡尔(Edward Hallett Cart 1892--1982)是一位蜚声世界的英国学者。他一生著作等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苏联史与历史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卡尔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从他开始,国际关系的研究重点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也正是由于卡尔揭示了理想主义的重大缺陷,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思想,因此美国学者肯尼思&#183;汤普森称卡尔对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为政治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这个评价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进程日渐加快的今天,全球问题凸显,而全球治理不足,导致了国际社会进入了剧烈变动的后危机时代.在此背景下,世界主义理论借重复兴的世界主义政治哲学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急速勃兴.以价值和规范研究为基础,为个体权利与全球正义呐喊的世界主义理论,展现出其鲜明的时代新质和理论特色.复兴的世界主义理论从“民族国家本体论”、“国家主权原则”、“国家利益至上”和“国际无政府特性”等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四大理论内核对其进行了学理上的批判,不仅有力地提升了自身的学理水平,而且还为解决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问题和推进中国的和谐世界等外交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关系学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奠基人汉斯·摩根索在其代表作《国家间政治》中探讨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国际政治实质即追逐权力、国家权力及其限制、世界和平的实现等问题。其论说不仅构建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大厦,在当今中国的若干国内社会与国际政治政策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而其理论的部分内容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也显现出了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1998年在国际政治上的和平与冲突、在国际经济上的发展与危机、在国际关系上的变化与新生表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在危机、动荡和干扰中得到加强。在当代世界,有关国际关系研究与决策中,与其更直接相关联的是国际政治学与国际战略学,而前者在发达国家里甚至被认为是与国际关系学的同义语,三者交错并存。国际政治学着力于权力与利益,国际关系学注  相似文献   

13.
二十年休战期间,围绕国际道德问题,现实主义同理想主义展开了激烈地论战。爱德华.卡尔既不认同威尔逊倡导的国家行为应遵守与个人相同伦理的理想主义道德准则,也不完全苟同马基雅维利等人鼓吹的国家间关系只受权力支配而道德在其中不起作用的犬儒主义道德准则,而是坚持一种非至善的现实主义立场,从而,完成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也试图讨论它的未来走向。1919-1948年是国关理论初创与理想主义主导时期,源于对一战的深刻反思,理想主义谋求实现一个想象中的和平世界。从二战到1979年是现实主义的主导时期,以二战和冷战为背景,摩根索建立起现实主义理论框架,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贡献。1979-1992年是自由主义复兴时期,新自由制度主义成为理论化程度最高的自由主义流派,与新现实主义比肩而立。1992年至今,强调观念和认同的建构主义兴起,逐渐与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形成三足鼎立。今后,国关理论将更多地表现出进化思维、权利政治和多元理论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5.
权力政治论与均势论是国际关系中影响较大的两种理论,对二战后美国中东政策有重要影响。在杜鲁门政府对1946年的伊朗危机,1947年的希、土危机,巴勒斯坦分治及以色列建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处理中,体现了这两大理论在战后初期美国中东政策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以其缜密的理论逻辑和大胆的理论结论而蜚声国际关系研究界。准确理解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必须把握住三个特点:典型的历史悲观性和静态历史观,鲜明的军事主义权力政治取向,陆权逻辑与海权逻辑的显著对立。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种经久不衰的主流范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实主义是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主要流派之一。在西方思想史中,“现实主义”(realism ,在哲学中译为“唯实论”或“实在论”)这一术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近代以前。作为中世纪哲学中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学派的唯实论,强调人类的一般观念或抽象概念是一种客观存在,与强调一般观念仅仅是一种符号的唯名论相对;后来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唯实论是指作为人类感知对象的物质乃实际存在,与断言概念的外在对象乃由观念构成的唯心论相对。在现代国际政治理论中,“使用现实主义一词就意味着肯定真实之所在、现实之所在,”这就是承认冲突乃是国家间关系中固…  相似文献   

18.
秩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诉求,也是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世界秩序研究是在诸多学派视阈内展开的,而对世界秩序的不同界定与认知导致了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等学派的分异。制度、权力、文化和性别分别是上述学派界定世界秩序的基本范畴。多维研究视角的糅合,有助于我们厘清世界秩序的表象,真实呈现世界秩序的本质,并为世界政治的发展辨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沈本秋 《天中学刊》2007,22(1):104-107
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和美国的由清教精神演变的“理想主义”与由实用主义演变的“现实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交往。根据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这种外交行为的文化路径依赖现象会在国家参与国际体系和机制过程中通过跨文化对话得到改变,双方会通过更多的对共同利益的认同逐渐理解差异和超越分歧。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倡导的权力政治理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冷战结束以来,现实主义学派的某些理论倾向又渐次抬头,在国际关系学的研究中重新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讨现实主义学派及其理论,对于深入研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及认识当今世界政治局势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