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外部环境主动选择的信息相互作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强调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他人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人际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据此观点,我们可以推演出:第一,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传递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到的仅是协作和促进作用,帮助其追加新知识于开放的知识链,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二,“情境”是学生意义建构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习理论正在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学习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建构认知、分布式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知识协同建构受共同体的影响。Web2.0技术在e-Learning中的应用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知识内容的内化,通过学习活动的序列化,来支持多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而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按需适应成为可能。在学习理论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网络教学正实现从接受认知范式到建构认知范式再到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的转换,这反映了e—Learning从技术向教育回归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3.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当代学习理论正在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学习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建构认知、分布式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知识协同建构受共同体的影响。Web2.0技术在e-Learning中的应用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知识内容的内化,通过学习活动的序列化,来支持多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而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按需适应成为可能。在学习理论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网络教学正实现从接受认知范式到建构认知范式再到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的转换,这反映了e—Learning从技术向教育回归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该理论强调:1.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2.强调“学习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总是同一定情境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主动建构知识;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利用案例材料来建构“情境”,并以此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亮 《今日教育》2023,(3):58-59
<正>20世纪90年代,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或意义的获得是与情境脉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是情境化的,是通过活动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实践活动和具体情境脉络中建构形成的。将情境认知理论应用于教学,则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情境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受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写作教学不应是文章学的知识告知,其最终的结果会出现众多应试性的“小文人语篇”,  相似文献   

7.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境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就学习内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论、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所谓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  相似文献   

8.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抽象具体的对象;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不是事实;知识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笔者认为,基于情境理论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学习。现结合《24时记时法》具体谈一谈。  相似文献   

9.
一、巧妙的情境创设提供了建构的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情境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引导当前所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10.
情境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强调认知和学习的交互特性和实践的重要性。基于情境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者创设“实习场”,学习者在“实习场”互动中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的转化,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促进意义和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不是"知识传输"的过程,而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分布式认知理论为审视信息技术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理论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在语言学习中应担当认知工具的作用,即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基于"知识建构"的隐喻可以创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理解型教学的关键不在于采用哪种教学形式,重要的是学生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进行深入地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贯穿线索,才能真正达到理解的目的。所以,理解型教学就是灵活地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而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深度参与"。为使学生切实理解所学知识,关键是要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即在理解型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从理解型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活动的设计到持续性评价等阶段,学生都要积极参与。"深度参与"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树立学习的责任感,表现出持续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Tsinsen网络评测系统是一个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管理和自动评测的软件。该文将评测系统引入到《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并对"评测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效果"、"使用评测系统的制约因素"和"对评测系统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评测系统在提升学生编程能力和学习方法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呈现知识点和增进交流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基于调查结果,笔者认为,评测系统引入课堂教学时应依据课程特点选定适当的应用策略,并应注重实施的基础条件、教师的指导与监督、激励机制、评价、研究方法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教学常以问题解决为主,缺乏相关数学背景介绍,利用HPM理论,主要运用弗赖登塔尔的HPM思想,以复数教学设计为例,利用以历史发生原理为指导的“再创造”、有指导的“再创造”、基于数学现实的“再创造”等方法构建多元的教学设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新的数学教育理论,在世界上受到普遍的重视,在一些国家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数学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郑毓信先生认为,就数学学习而言,“学数学就是作数学,也即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目前,怎样应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改进我们的数学教育,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此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职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课程是一门综合运用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知识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制造和装配的课程。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对该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驱动"为主线,将"教、学、做"进行了有机结合。并根据该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考核方法和学业评价方式采用以各项目为基础的过程考核加以理论试卷为基础的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以给学生全面、真实、客观、多元、重个性全面发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8.
CDIO教学模式是一种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文章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Java程序设计为背景,探讨基于CDIO理念融合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采用“项目为载体、任务进行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了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校园网安全配置"是"数据通信网络组建与维护"学习领域的一个学习情境,介绍了该学习情境的详细设计,包括学习情境设计目标、教学条件分析、工作任务描述,以及教学环节详细设计,明确学生该学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教师和学生可能要进行的活动等,最终给出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案。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有序的环境下达到该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掌握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为目标建设课程标准。课程设计理念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具体工作过程,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强调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实施“学中做、做中学”相互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精品课程的建设应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实现网络化资源共享,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术手段上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开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