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近日,笔者到某校参观学习时,偶然发现几位小学生正拿着《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摇头晃脑地背诵。我好奇而问之,学生答:“是老师要我们背的,成绩要记录到期末思想品德课的成绩中,还要进行班级评比呢!”一个“背”字重重地敲打着我……前苏联著名伦理学家德罗布尼斯在他的《道德的概念》中提出,不要把道德从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道德渗透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要从基础做起,并使道德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才容易接受和认同,进而内化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素养。可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2.
背书重要     
我以为中学生学语文,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读书,研究学问,表情达意。上大学不论学文科学理科,或做工作,都少不了这些,至于有人将来要当作家,那么,中学里的语文当然不够,但也是重要基础。广泛点说,继承中华文化传统,热爱祖国,这也是题中之义。至于怎样才能学好语文,看法很多。我当过十来年中学语文教师,当过文学编辑,自己也写过小文章,我看学习途径虽多,背诵是少不了的。前几个月我见现在有《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初中学生必背古诗词》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在编者说明里说到,此书是由“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是由…  相似文献   

3.
《醉翁亭记》上完了,我要求学生把它背下来,并强调背不出的罚抄课文三遍。第二天,我首先点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他除了把“伛偻提携”背成“区娄提携”外,基本过关。接着,我又点了一个中等水平的女生,谁知她仅背了第一句就不做声了。后面几个学生,除了一个背了一半以外,其余的全成了哑子。我有些生气。“能背诵《醉翁亭记》的请举手。”等了半天,六十六个学生中,仅有两双手犹犹豫豫地举起来了。“这篇课文就这么难背!?”“不难背你就试试!”一声嘀咕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教室,冷不防将了我一军。“好吧!我背一遍。”“背不出也要抄三遍。”一…  相似文献   

4.
我到外文书店买书,听到两位顾客在议论:“我想买本《〈新概念英语〉词汇手册》,你看如何?”“书上那么多单词,又零碎,背得我眼花缭乱。我还专门把生词抄在一个小本上,没事就背背。”  相似文献   

5.
李雪玲 《师道》2005,(10):32-32
那是在学习《口技》这一课时发生的事。这篇课是要求学生背诵的,我也很早就提醒了他们在预习和上课时要有意识地记忆。只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爱玩的性格使他们忘记了这件事。但我以为他们还是有人可以背出来的,就算不是很好,也差不多能完成。于是我满怀信心地问:“可以把《口技》一背出来的同学,请给大家背一背。”刚才还很兴奋的学生,马上就安静下来了,没有一个举手的,都把头低下了。我在教室里巡视了一番,大家沉默了一阵,还是没有人把手举起,连成绩最好的小敏也没有举手。我此刻才明白了:他们背不了。  相似文献   

6.
王保东 《小学生》2005,(B02):F0002-F0002,3
元旦前夕,我和《小学生》杂志编辑部的同志到学校去组稿,请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新年新愿望。孩子们的话,让我倍感沉重,回来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许多孩子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明年爸爸妈妈不要因为我考不好打我骂我了。”“我希望新年以后我可以成绩好一点,那样爸爸妈妈就不用怕去开家长会了。”“我觉得新年一点都不好过,正赶上期末考试,不能痛痛快快玩。不考试该多好!”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珍视小学生的独特感受”,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理念、新思维、新空间。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使之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下面谈一谈自己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在运用《小学生语文素质发展评价手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小学生语文素质发展评价手册》使用起来客观、全面、科学、灵活,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一、学习生字主动而积极修订版大纲要求高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小学生语文素质发展评价手册》中规定五年级学生“能够独立掌握课本的生字,单项考查,满分者5分”。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高年级教师在教学生字时,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生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9.
快乐     
“要考古文了!第五单元的古文!”“是吗?《桃花源记》我还不会背呢!”“什么?你还不会背!弱智!”……  相似文献   

10.
守望宁静     
读完于丹的《论语心得》《论语感悟》。恰好寒假到了,上小学的孩子假期也较长,多少有些“闲心”,我就跟儿子商量:“假期一起背《论语》好不好?”小家伙勉强同意每天背一条。  相似文献   

11.
秋风     
爸爸说我是“小书迷”。是的,我一有空就看书,《童话集》、《十万个为什么》、《笑话》、《幽默》,什么书我都想看,而且“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书里的精彩段落我都会背。  相似文献   

12.
李健 《山东教育》2004,(31):16-16
“丁零零……”清脆的铃声响起来,我又要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语文课的乐趣了,迈着轻快的步伐,我再次站在了讲台上。“第一课《趵突泉》会背的举手!”我期待着教室里那四十双小手迅速地举起来。没想到,已经是第三次检查了,那几个“顽固派”——田干、曹敬轩、张芳还是不会背。  相似文献   

13.
我的小简历     
1989年出生的我,小学就读于南师附小,现为南昌三中初一(12)班(科技班)学生,任《少年智力开发报》小通讯员。我从小爱好文学,爱好写作。当然成绩也不错哟。小学时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2001年5月,获全国第八届“华杯赛”三等奖;2001年6月,获“绿色环保、创新作文”南昌市少年儿童创新作文大赛优秀奖;1999年9月,获“祖国啊,我爱您”———’99南昌市少儿独唱优秀奖。而且从小学三年级至今已在许多杂志(如《小学生之友》、《育人导报》、《摇篮》)上发表文章。我的小简历@左翔午  相似文献   

14.
因为有你默默的支持,我才有今天的进步。谢谢!我一直订阅《小学生创新作文》,正因为有《小学生创新作文》的帮助,我的作文水平才有了很大提高。在此,我感谢《小学生创新作文》给我的帮助,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我爱《小学生创新作文》!广西南宁市横县石塘镇芦村中心小学六(2)班:梁大奖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读了你们编辑出版的《小学生创新作文》,我们一下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特别是书脚底下的“妙语串串烧”,精彩极了,有人物的动作与表情,还有生动的语句。在这儿给你们提点小意见:“妙语串串烧”这个栏目不要印…  相似文献   

15.
“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生时代》是我最喜欢的杂志。妈妈手机里还有我小时候看《小学生时代》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我才刚学会坐,手里拿着一本《小学生时代》在认真地看。要知道那时的我才8个月大,还不会认字,竟然没有把书拿倒!今年我10岁了,《小学生时代》30岁了,我仍然喜欢这个30岁的亲切“阿姨”。我最喜欢看《小学生时代》里的“围观天下”栏目,它让我大开眼界。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位画家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同时画出了四张画。  相似文献   

17.
我到外文书店买书,听到两位顾客在议论:“我想买本《〈新概念英语〉词汇手册》,你看如何?”“书上那么多单词,又零碎,背得我眼花缭乱。我还专门把生词抄在一个小本上,没事就背背。”“是呵,我也是这样。还有,有时书上的句子不太好懂,我想挑本语法手册读一读。”我听了不禁失笑。英语单词浩如烟海,语法规则数不胜数,要想单靠背单词、学语法来学好外语,无异于缘木求鱼。英语单词要不要背?要背!语法规则要不要记?要记!但是,只有先靠听、说、读、写建立起良好的语感之后,才能和语法学习融会贯通,方能做到举一反三。我自己就从未感到过学外语枯燥…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见到《小学生数学报》,是1985年的7月初在苏州大学数学系。当时,毕业分配方案刚刚敲定,由于我被分配到江苏教育杂志社工作,我的老师刘根洪教授把杂志社赠阅的样刊——两本《江苏教育》和几份刚创刊的《小学生数学报》转送给了我。对《江苏教育》我并不陌生,它是我母亲每年订阅的杂志。我特别留意杂志封底上的地址“南京市上海路207号”,因为这是我8月15日以前必须赶去报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文中常常用到一种方法,即“衬托”。然而对于小学生,如果直接讲解“衬托”的意思,往往似懂非懂,在讲授《将相和》时我就遇到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下水文”要注重童真童趣私立无锡光华学校吴兆熊“下水文”亦即教师的范文,它是教师依据《大纲》和各册教材中单元基础训练对学生作文提出的具体要求而写的示范性文章。这里,“水”指的是小学生写的作文,“下”则是指教师要“下”到小学生中去,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