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进城务工人员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学校都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推进教育和谐公平,调查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试图探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与对策。主要策略有:建立档案,重视家访,家校联系,尊重学生人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开展活动,激励教育,积极引导,讲究教育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相关文件,启动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的政策,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原则,要求流入地政府建章立制,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同时要求流入地财政部门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云南省根据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进城务工人员在上海城市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做好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是上海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班级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不高,子女知识水平差距大;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教学与管理难度大;生活条件差,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问题给义务教育带来了挑战,教师应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予更多关注。同时加强引导,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合机制,让每个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华灵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目前,学校小学部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253人,占小学总人数的76.2%,中学部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55人,占中学总人数的42.58%,全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共计408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58.62%。  相似文献   

5.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生群体,对其子女的教育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对他们进行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文章通过探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分析了相关研究现状,指出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文化适应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使用改编的问卷对桂林市3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城市当地学生共校初中数感发展调查后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1)自然的共校共生环境下初中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当地学生数感总分无显著差异,“能比较数的相对大小”维度上城市当地学生优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应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数的密集性理解教学;(2)共校共生环境下的两年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当地学生的差异分析显示,城市当地学生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数感发展,应使用合适的共生教学策略促进城市当地学生数感的良好发展;(3)共校共生环境下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之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当地学生的差异存在于不同维度,应指引专业的共生环境搭建,以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当地学生数感水平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城务工人员较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也随其进入城市生活,鉴于城乡文化差异、教育制度不完善以及户籍制度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较为凸出,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基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育问题,提出有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日趋庞大的社会群体,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们入学受教育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实证研究,把就读于公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就读于公办学校的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要好,二者在自我意识、人际敏感、抑郁、敌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城市学校一方面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家庭教育、知识基础上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近日发文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收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建校费是不允许的,也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点督查内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出了"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的口号,把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政府为进城务工人员办实事,让他们得实惠、共享改革成果的一件大事来抓.早在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起的深圳成人教育就被评为"深圳市十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之一;在2004年全省第一个"教育强市"评估中,深圳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又作为深圳教育的一大特点和亮点,受到高度评价;"十五"以来,深圳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近20.18亿元,用于各级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建设.2004年,全市面向社会招生的成人教育培训227万人次,企业员工培训194万人次,有效地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结合部是进城务工人员的集中居住地区,这一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有社区、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探讨如何提高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理、学校办学、家庭教育水平,以解决城乡结合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工》2009,(3):31-31
浙江省政府日前决定设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专项资金,支持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较多的地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就读越来越多,据上海教育行政部门统计,义务教育阶段上海户籍学生与外来人口学生的比例已达到6:4,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了城市学校,在逐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政策的优化,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子女送入就近的学校就读,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班主任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工作重点。本文从学生的心理、学习和需求三个方面,论述了班主任在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方面的有效策略,希望以此推动班主任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政府目前决定,鼓励和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别是外省来浙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和技校)。今后,凡具有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不受户籍限制,均可报读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政府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外省来浙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需求调查,将有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统一纳入当地中职招生计划。  相似文献   

17.
<正>南京市召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宣布将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三个延伸",即从义务教育向非义务教育延伸,从关怀学生向关注家庭延伸,从机会保障向文化融合延伸,确保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小学就读,100%在公办初中就读。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背景 在杨浦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校2002年9月,作为试点学校开始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弟人学,并逐年增加招生人数。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的办学口号。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竭尽全力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珠三角地区,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在城市扎根,其子女进入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但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普遍存在着接受城市教育的适应性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城市教育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及影响因素,对广州市民办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转学次数比较频繁,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子女的学习积极性显著相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教师的喜恶明显影响其学习态度,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际关系较好且不存在语言沟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12,(7):50
2004年,学校根据虹口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安排,停止招收本市地段学生,以公办学校为教学点开始招收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就读。目前,学校是虹口区唯一一所100%接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学校的教师初次接触这些孩子,都惊讶地发现了许多以前不曾见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