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珠振 《江苏教育》2012,(Z3):63-66
【设计理念】《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且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4~95页"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在表格上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为了研究最近的气温情况,气象小组的同学把5月21日观测到的气温制成了一张统计表。  相似文献   

3.
肖炜清 《广西教育》2014,(24):51-51
正这是一节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数学课。教师首先呈现了有关学生近视情况的条形统计图,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这是什么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接着,教师又出示了学生近视情况的折线统计图,问道:"校医还把同学们的近视情况画成了这样的统计图,你认识吗?叫什么统计图?"一位男生站起,朗声答道:"折形统计图!""嗯,这是你的想法。"教师有些意外,同时期待地望向了其他学生:"还有谁想说?"第二位学生回答:"折线统计图。""没错,这是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  相似文献   

4.
吴金根 《江苏教育》2012,(Z3):68-72
【设计理念】1.教材理解。《折线统计图》是苏教国标版第八册"统计"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这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且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适时进行各种信息分析,其价值更加凸显。学习折线统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上册分别学习过1格表示1个和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对于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及如何读图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基础。认识折线统计图是统计图学习的一次延伸,也是统计图功能的一次拓展。教学目标: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苏教版的"折线统计图"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教学流程一般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画图、练习读图三个部分。笔者按照教材呈现的顺序组织教学活动,很难引领学生开展生动有效的学习活动。后来笔者几经尝试,巧妙加强了折线统计图与统计表、条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悟到两种统计图的异同,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案例呈现片段一:创设情境,复习引新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能说说这两天的气温情况吗?  相似文献   

7.
聂玲玲 《新疆教育》2012,(16):242-243
新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时,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统计,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把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统计图并且会根据图分析,实际操作中背离了目标,把教学生画折线统计图作为了重难点。现将我教学这一课时的课堂实录及反思呈现出来,欢迎同仁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复式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不大。如果不组织学生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识图也不会有太大困难,让学生完成教科书中有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题目,其错误也是屈指可数。可以这样说,如果仅仅关注知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是可以不教的。那为什么要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呢?无锡市南长街小学潘霞老师这节课启发我们如何从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一、突出数据分析的意义统计是研究"数据"的,"数据"和我们平时说的"数"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选择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发展统计观念等具有较大作用。教学目标: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初步学会分析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及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及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10.
【教前思考】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仔细研读课标、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几点: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11.
<正>《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以机器人大赛为题材,回顾条形统计图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引出折线统计图提供途径。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适用性和优势。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中了解各自的特点,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统计思想,借以教学实践与同行切磋统计教学的有效课堂。一、情境引入师:出示机器人比赛,老师收集近几年参赛队伍(大屏幕出  相似文献   

12.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朱国荣执教的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准确把握了统计教学的根本内涵和要求,重点关注了统计观念的培养和对统计数据信息的解释与应用,让学生经历了折线统计图的"原创"过程.赏析这节课,给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朱老师用心打造了富有张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正>“复式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统计活动经验。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虽然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都包含标题、横轴、纵轴这三个要素。复式统计图都由单式统计图复合而成,折线统计图又可以看作是由条形统计图演变而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差不多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翻版,结构相同,环节类似,教学流程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图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对已有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与已有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研究?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的挖掘到什么程度才是学生需要并能理解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我的磨课之旅.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8-109页例题及相关练习。 设计思路: 本节课统计是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为以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教学重点放在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特点和初步学会画折线统计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配予了CAI课件,并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折线统计图是统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折线统计图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折线统计图去翻译和解码,而描述运动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促成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7.
俞正强老师在《折线统计图》一课中,关注"种种不同"的学生意识、教与学"双赢"的对话意识以及"自身高度"的引领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列举部分片断与大家共享。【片断一】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统计经验,让折线统计图的形成有依托课件呈现:条形统计图师:通过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生:7月、8月温度最高。生:1月、2月温度是不变的。师:除了最高、最低、不变之外,你还看出什么?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4~76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按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3.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学会主动建构,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感受统计方法对分析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一次参加市级公开课教学入手,探讨一些数学教学问题。当时执教的是"折线统计图"。在教学设计时,我一直追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折线统计图的本质?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途径在哪里?本节课围绕这几个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前思考】 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