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等方面,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对早期中国工人运动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对工人运动理论的探索李大钊探索工人运动的理论,与他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分不开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传播,更多地或主要地是马克思经济学说中的剩余价值论和马  相似文献   

2.
水口山工人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湖南地区领导的为数不多的大规模工人运动,其前后历时近六年,取得了重要的斗争成果,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水口山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证明了中国工人运动要以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要以严密的组织纪律为保障、要以坚定的武装斗争为手段、要以工农运动相结合为道路,最终实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1840年以后上海无产阶级的产生壮大及其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上海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阶段。第三部分着重论证了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意义,指出上海是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最集中的地区,上海无产阶级最早登上政治舞台,最早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共产主义小组,最早成立了“纯洁”工会,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指出那种以为在建党前夕,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觉悟低”,因而中国共产党“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的观点是偏面的。笔者从史论的结合上,系统地重新论证与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高君宇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共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在北大时期,高君宇提出了早期工人运动思想,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作为山西早期共产党历史上最为关键的人物,他十分关心山西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积极在山西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山西党团的组织活动以及山西共产党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年纪念日.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同恩格斯一起为世界无产阶级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给人类指出了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马克思以前的工人运动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只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出现于历史舞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工人运动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有了自己的真正的领袖.  相似文献   

6.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转化。他们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找到了谋求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他们领导五四运动,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深入工人群众中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率先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都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了先锋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18至1924年初即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不少苏俄、共产国际人士在华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写作宣传文章,并提供马列文献和苏俄革命及建设宣传资料;通过交谈、座谈、讨论、讲课和演说或报告等,并亲手建立与创办、积极帮助中共创办宣传媒体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壮大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阶级力量,并有利于共产主义组织在中国的建立和壮大。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简要叙述他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革命斗争等工作中所建立的巨大历史功绩。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00周年,要学习和发扬他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9.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指国际无产阶级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为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国际共运史的全局看,主要内容涉及到早期工人运动、科学共产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及工人运动、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史实.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一大"前后,陈公博对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及中共的成立是有一定贡献的。在中共"一大"前,他参与创办《广东群报》,在广东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以《广东群报》为主阵地,积极参与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为工人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积极撰写文章并亲自投身到工人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中;他还是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创始人,中国南方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活动家;由陈独秀提名代表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一大",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大"后,他负责广东共产党的宣传工作。但他次年即宣布脱党并被开除党籍。后又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留下了无法洗刷的历史污点。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特征不断探索、不断解决的问题。领导有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它的自身建设必然要求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开创和实施了中国特色的党的建设的两个伟大工程。江泽民在世纪之交,总结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经验,汲取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苏联东欧剧变的深刻教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就是要建设一个“三个代表”的党,就是要建设一个中国特色的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及其历史经验教训,产生的思想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哺育。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有过三次大让步,即中共对国民党二大的妥协,这是政治上的大让步;中共对中山舰事件的退让,这是军事上的大让步;中共对《整理党务案》的再退让,这是党务上的大让步。本文将从周恩来对三次大让步的描述、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在三次大让步中的态度两方面对三次大让步进行一个较为清晰地阐述,从而对这段历史有个较为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马 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历史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5.
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中心,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和人民,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要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清楚的认识,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时期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群众工作,发展民主政治、推动根据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促进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共产党小组和中共北京区委,通过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图书馆三种形式,团结教育长辛店、唐山、天津的工人群众,推动了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当时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马列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最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在继承列宁的民族殖民地观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东方和东方革命.他把广大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中,把民族与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作为推进世界革命新战略的重心和世界革命运动的重要支援力量.提出了“不要忘记东方”等口号,以此指导了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国际共运实践,帮助和扶持了东方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国际团结与联合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问题。后冷战时期共产党国际团结与联合,与历史上相比已经发生重要转型,逐渐走向一种“新型联合”,即回归对马克思主义的尊重,适应后冷战时期国际共运面临的形势与要求,从在传统的“一个中心、一条道路、一种模式”思想下极力强调组织联合,变为新型的坚持从独立自主要求出发的多样化团结方式,从思想、方式和行动等方面自由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合作与联合。究其原因,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和理性回归,也有对后冷战时期国际共运转型与变化的调适,同时中国共产党为其转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已经30年,改革开放还将继续深化、拓展,因此,认真研究改革开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十分必要。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困境之中依据我国国情和世界范围内时代主题转换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大创举。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对党的领导来说,实行改革开放会有风险,但比较起来,不搞改革开放或改革开放半途而废风险更大。在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样,党的领导也必须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