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听了两位教师执教的浙教版“圆的认识”一课,对其中“画圆”部分不同的处理方式,感触颇深。一、片段摘录A教师课堂情景描述(每组一个圆形的塑料篮筐,让学生找出篮中的圆。)师:你想不想画圆?生:想。师:你手中有一些工具,请你选择喜欢的工具画一画。(生画并汇报。)师:你用什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的《认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学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各自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  相似文献   

3.
那是一天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的公开课“圆的认识”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那么,你们能画一个圆吗?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比一比哪一小组画圆的方法最多、最简单、最科学。”话音刚落,每一小组就迫不及待地边讨论边画起了圆,兴奋写在每一张小脸上。课堂上异常热烈的气氛感染了我,使我也变成了一个求知欲特强的学生,和每一小组的成员讨论、交流。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十几分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自信。该全班交流了。有的说可以照实物画圆;有的说可以用图…  相似文献   

4.
听了特级教师翟裕康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我感受颇深,于是决定照葫芦画瓢,用他的教案在我班上一节“圆的认识”。上课了,我开始实施翟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画圆。请学生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学生很快画好)。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之后,我提出:你能用直尺画一个圆吗?为什么?(在翟老  相似文献   

5.
课前说课: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课已近尾声我对学生们说:“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像青蛙那样坐在井底观天,目光狭小。如果让青蛙跳上井沿,它能看到怎样的天?”有学生说:“能看到很大很圆的天。”有的说:“天不是圆的,是方的。”有个学生问:“老师,天到底有多大?是方的还是圆的?我们怎样才能看清?”此时,我就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天真的孩子们说:“哦!这个问题可够难的,谁能回答?”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天有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跟头就到天边。”有的说:“不可能只有十万八千里,火箭往天上一蹿就看不见影了,比孙悟空蹿得远多了。…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后,课堂教学进入到第二阶段——画圆。1.圆规画圆法。师:如果让你画个圆,你会怎么画呢?(很多学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圆规。)师:嗯,圆规是我们画圆的工具。那么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全体学生尝试画圆,在画  相似文献   

8.
课前说课: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弓l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弓I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  相似文献   

9.
汤玉荣 《江西教育》2004,(22):26-26
体验是一种探索活动,对学生而言是“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数学中应多让学生体验,在体验中自主动地去探究,发现知识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让学生探索怎样画圆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办法画圆。学生有的用两支笔画,有的用有圆面的实物(如硬币、碗)画,有的用圆钉、线、笔合起来画,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始终以动手画圆和探究圆的特征贯穿全课。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第一层次.多种方法画圆。先让学生用一支笔试画圆.当学生发现用笔画圆很难时.让学生说说这是为什么。这时学生就想到了怎样可以画好一个圆。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各种工具开始合作画圆。  相似文献   

11.
错误成资源     
“圆的认识”,是我多次成功执教的公开课。这次赴浙江学习期满,即将返校,我再次就此内容上了一堂汇报课。在教学“画圆”这一环节时,我如往常一样,先让学生用圆规在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巡视中,我发现有好几位同学还不知道画圆的方法:有的圆起始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置,有的把圆画成鸡蛋状,有的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时细时粗……这可太出乎意料了。哦,原来上课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在家试着用圆规练习画几个圆,因此,几次上这堂课都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这次因疏忽,我忘记了先让学生练习,所以出现了如此的“不测”。怎么办?我是装作没看见,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一】从画圆的角度设计让学生学会画圆是"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一个目标。从画圆的角度来考虑"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就是把画圆不仅是作为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更是当做手段,认识圆的特征的手段。这种设计重在学生的动手操作,强调学生在画圆的活动中思考与认识圆的特征。主要的教学环节如下:第一个环节:用圆  相似文献   

13.
“只给你一把直尺,你能不能画一个圆?”平常让学生画圆,画法很多,可以用圆规画,可以用圆形的物体来画,有时也可以徒手画(当然不会很圆)。而今天却要求用直尺画圆,这个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从学生的讶然中足以看出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静静的,静静的,课堂陷入了一种无比寂静之中。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姒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都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华应龙老师笑了笑说道:“好!  相似文献   

15.
听了特级教师翟裕康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我感受颇深,于是决定照葫芦画瓢用他的教案在我班上一节“圆的认识”。上课了,我开始实施翟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画圆。请学生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学生很快画好)。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之后,我提出:你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区里举办赛课活动,赛课内容是"圆的认识"。我翻阅与聆听了有关的教学设计和展示课,发觉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圆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之前已能用圆规在纸上熟练地画圆,因此圆规的使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节课对学生画圆的指导应该放在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上,而这正是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掌握的基础之上,在了解"为什  相似文献   

17.
一、画“圆”与认识“圆”从小学生的认识实际出发,小学教学课本不给圆下定义,而是通过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圆。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并在画大小不一的圆的过程中,加深对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圆怎么画     
某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在学了圆的画法后她对学生说:“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稍大的圆,可是圆规的脚坏了,怎么办呢?”一时间,学生们眼睛直转。一会儿,一学生从教室后面拿来一个脸盆,说:“把脸盆扣在黑板上,沿着盆口画一圈就行了。”教师当即表扬了他,然后说:“我们学校篮球场的中心圈模糊了,如果要使它清楚,怎么画呢?”马上有学生回答,像体育老师画铅球圈那样画。教师笑着点点头,又说:“我们学校西南边要建一个圆形的水池,这个圆怎么画?”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都想出用绳子来画。至此,听课教师认为这一环节该结束了。哪知,授课教师提出一…  相似文献   

19.
周育俭 《江苏教育》2012,(34):39-40
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前老师让学生买好了崭新的圆规。"圆规"这一新鲜的物品带给学生很强的感官刺激,学生急于想用圆规来画一画圆。手握新"圆规",从而想学会如何用它画圆这一急切的愿望是学生这堂课的一个学习背景,课堂上教师问出了"同学们会画圆吗?""用什么画呢?"这样的问题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用"圆规画圆"就是把握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圆的认识”这节教材是通过观察实物图形和画圆来引导学生认识圆的,而未给圆下准确的定义。有的教师由于对本节教材钻研得不够,不能恰当而准确地将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教学失误。请看下面教学实况: 师:同学们,我手里拿的是一枚伍分人民币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