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越来越多农民外出务工,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导致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或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问题儿童和问题行为是两个心理学上的术语。问题儿童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这类儿童有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往往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不遵守社会公认的正常儿童的社会规范,在处理事情、学习等方面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别。问题儿童的症状具体表现为:性格发展偏离或具有一定神经质表  相似文献   

3.
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阻碍其个性良性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或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一系列行为,它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同龄人的正常行为,但在儿童的学习生活中较常发生,需要教育者给予矫正.  相似文献   

4.
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阻碍其个性良性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或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一系列行为,它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同龄人的正常行为,但在儿童的学习生活中较常发生,需要教育者给予矫正。  相似文献   

5.
问题儿童和问题行为是两个心理学上的术语。问题儿童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这类儿童有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往往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不遵守社会公认的正常儿童的社会规范,在处理事情、学习等方面与正常儿童有显差别。问题儿童的症状具体表现为:①性格发展偏离或具有一定神经质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或外出务工,在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还有一些孩子脾气变得暴躁、任性,打架斗殴、侮骂同学和师长,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路下滑,或者一直处于低谷。  相似文献   

7.
何谓儿童心理健康?大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持续的心理适应状态。儿童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智力,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和社会关系,具有与大多数儿童相同的心理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大部分孩子的心理发育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正常健康地发展,只有极少数的幼儿由于心理发育存在着偏离现象,其表现出的性格、行为、情绪都较为异常,如破坏、攻击、厌恶、离群等等,成为教师眼中的“顽皮儿童”。 笔者认为这类顽皮儿童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8.
覃雪雄 《中学教学参考》2008,(4):F0003-F0003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轨道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如今,农村初中学生因心理沉重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只有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疏导,才能促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轨道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如今,农村初中学生因心理沉重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只有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疏导,才能促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何谓儿童心理健康?大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持续的心理适应状态。儿童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智力,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和社会关系,具有与大多数儿童相同的心理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大部分孩子的心理发育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正常健康地发展,只有极少数的幼儿由于心理发育存在着偏离现象,其表现出的性格、行为、情绪都较为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耿昕 《现代语文》2006,(6):18-19
社会心理指公众或某些社会群体、组织、阶层所共有的心理趋势.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社会心理因素常常会造成语言的偏离.所谓语言偏离是指语言的表述突破了一般的常规的形式.本文主要从"趋吉避凶"的社会传统观念、社会审美心理、社会角色特点、言语动机等四个方面,结合言语交际实际,对语言偏离现象作出了简要的分析,以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权淑兰 《甘肃教育》2014,(13):39-39
正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既是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下面,笔者  相似文献   

14.
星星点灯     
儿童吮吸手指有心理压力许多婴儿出生后都会将手指放入口中允吸,这是与生俱来的正常现象。但儿童四岁以后仍吮吸手指,则可能是行为障碍。吮手消除不安儿童吮吸手指与父母养育方法及环境有关,而缺乏亲人或身边同伴的关怀,也使儿童产生孤独感或紧张。以致用吮吸手指来消除不安。压力大致咬指甲儿童咬指甲也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的行为障碍,小童咬指甲的原因通常与精神压力有关,小童学习压力大、父母期望过高等等。补钙过甚,一岁女娃长出“鬼脸”一位1岁女孩自从生下来起,其母就给她狂补钙,认为补钙有百利而无一害。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丑,最后…  相似文献   

15.
社会心理环境是指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的家庭、学校、亲友邻里等对孩子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的态度。这些看法与态度对儿童身心发育、成长关系极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重视社会心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一个被扭曲的幼小心灵(注)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日,教育实习开始了,原班主任向实习生介绍班级情况时说:  相似文献   

16.
家庭治疗理念对防治幼儿问题行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幼儿问题行为的危害及存在的普遍性 幼儿问题行为一般是指那些和普通儿童的一般行为相比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社会行为问题(如攻击,破坏,说谎,嫉妒,过度反抗或任性等),不良习惯问题(如习惯性吮手指、咬指甲,习惯性痉挛,活动过度,注意分散,反应迟缓等),生理心理发展问题(如遗尿、不自主排便等排泄机能障碍,偏食、厌食,睡眠障碍,抑郁,冷漠,焦虑,口吃,多动症,小儿自闭症等)。 幼儿生理、心理方面的异常和障碍,大多属于在发育过程中所特有的障碍,通常表现为行为方面的某种…  相似文献   

17.
儿童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症。本病患儿智力正常,但是行为上缺乏自控力,不能约束自己。表现为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或者出现咬指甲、咬铅笔、削橡皮,手、足和身体不停地运动,而且常伴有情绪不稳,易激动发怒等,个  相似文献   

18.
袁辛 《家长》2006,(Z1)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面对一个儿童成人化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仔细想来,造成孩子成人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儿童身体发育提前带来的迷惘,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和社会学习造成的结果。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改变等因素,现代的儿童身体发育比他们的父辈普遍提前了1~3年。孩子身体发育的提前使得孩子更早地进入青春期,中学生甚至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出现的青春期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身体发育引发的心理、情感倾向。同时,身体的成熟带来孩子心理成人感的增强,儿童渴望拥有成人拥有的掌控生活的权力,渴求随心所欲地…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某些超出常规,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心理和行为。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严重的心理发育性障碍。由于它在婴幼儿期发病,因此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社会技能等各方面均可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弥漫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