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熊伟 《新闻战线》2015,(2):155-156
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需求不断变化,广告的运作方式也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目前,广告传播形态无论是在宏观层面上的整合运营,还是在微观层面上的集中数字化发展都需要有所突破。新媒体是一个动态性、相对性的概念,至今还没有标准化的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化、互交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能够存储并传输海量的信息,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从口口相传到多渠道融合,佛教的传播对人类社会政治、精神生活产生了诸多层面的影响,特别是当代媒介环境中的佛教传播活动,其现代性特征与传统宗教意识的互动吸引了来自多学科领域的关注.本文通过社会、历史视角的综合考察,探寻新媒体环境中宗教传播所呈现的特征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打破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传播封锁和限制,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渠道.运用新媒体来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的有效性,不仅是技术层面掌握好、利用好新媒体,同时需要打破既定传播思维与既往的传播模式,用更加高超的国际传播力,提升国家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向世界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态度也随之改变,对于社会生活的关注与认知也有了不同以往的改变。新闻媒体,作为时时传播社会情况的存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于突发事件的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也各具优势。本文从时效性、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传播效率、与民众的互动能力及其传播形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等方面,对新媒体在对突发事件传播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予以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5.
浅谈突发事件的新媒体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今传媒》2010,(12):110-111
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目前正确定位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为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笔者认为:新媒体将承担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如何以更为专业和有效的传播方式引导舆论,将是新闻传播学界、业界需要共同面对的崭新课题。对于新媒体来讲,要转变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自身之使命和新闻价值观,改变精英观念,抛弃话语霸权,参与公共生活,为草根发声,还话语空间予公民,顺应这场新闻传播的变革,并在这场变革中找回公信力及塑造权威形象。  相似文献   

6.
蔡盈洲 《新闻界》2007,(6):104-105
本文从信息的采集、内容和传播等三个层面探讨了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元宇宙、人工智能等众多新技术与应用的加速发展,不仅让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诸多问题与矛盾凸显出来,也对当下社会的信息传播结构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2022年的新媒体研究,针对上述种种问题,在社会实践、技术哲学和伦理等不同层面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本文通过对2022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上新媒体相关研究论文的主题聚合,提炼出五大议题:元宇宙研究、具身传播研究、虚拟数字人与社交机器人研究、人机传播研究、健康码与数据研究,并分门别类加以简要述评,以期通过这种有限的梳理与整合,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是校园学子在掌握专业知识之余了解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网络一跃成为新的消息的来源、交流途径以及传播渠道。通过分析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运用,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琴  卢妍 《当代传播》2013,(4):61-63
以词媒体为特色的"微文化"正重新构筑着传媒生态,随着以词媒体平台为核心的知识媒体联盟的成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产生了真正的互动和价值整合。本文关注到这一新兴传播载体独特的价值功能,从语场、语义、语境三个层面分析了词媒体对既有传播生态环境的异化表达,希望更多学者能关注规避异化的对策主张,以期推动词媒体发展,延续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马宁 《今传媒》2015,(3):26-28
本文结合信息社会语境对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变迁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分析。首先对于新媒体的数字化、交互与互动等关键技术特性以及传播主体“以人为本”的由来进行了界定,之后通过梳理人作为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在相关语境中的表征和与技术的关系变化进一步呈现“以人为本”的内涵,最后结合新媒体使用者的“评论”行为在应用层面,探析了新媒体“以人为本”的形态特征以及传播主体的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2009,(11):24-24
近日召开的河北省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论坛,对石家庄日报社实施的“四二一”计划予以肯定,标志着该社探索新媒体迈出关键一步。石家庄日报社2007年提出“四二一”计划,旨在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整合报社内部资源并开发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移动平台、商务平台,完成全传媒、全覆盖两项战略任务,最终实现由传统报业单位向现代传媒集团迈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黄浩锋 《当代传播》2011,(6):82-83,93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历史概述和内涵界定,以人文价值的体现为背景,分析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先锋姿态、交互性和作品中传递出的对人类自身价值审思.探讨新媒体艺术在科技和艺术完美整合的同时,如何释放特有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关怀,创造独特审美共鸣,以及为艺术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一个拥有无限生机的媒体已经兴起,人们称它为继报纸、户外、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媒体——新媒体。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传播速度快、方式灵活,内容丰富,而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但是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新媒体由于发展尚不成熟,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社会困扰和不良影响。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浅析新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以期对新媒体的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史剑辉 《今传媒》2014,(12):36-38
利用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从"公益传播及参与、对公益机构的认知与评价、对公益传播中媒体的使用与评价、对公益传播的整体认知与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公益传播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发现:新媒体语境中的公益传播,既涉及款物的捐助,也包括公益信息、公益话语的传播与表达。新媒体拓宽了公益传播的渠道,丰富了公益传播的内容,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公信力衰减、公益精神淡薄等问题。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协作人人参与的模式,有利于公益传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时代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不仅承担了法律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着"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数字出版时代,新媒体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构成要素主要有对受众、广告主和广告环境三个方面的责任。数字出版时代的新媒体社会责任实现模式主要有三种:强制模式、自主模式和诱导模式。这三种模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逐渐步入风险社会,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我们在风险传播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特点,公众利用新媒体平台参与到风险传播之中,新媒体对风险的放大与呈现,新媒体推进了协商民主的进程等等,使得我们对新媒体环境中的风险传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力度冲刷着时下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革命。如何看待新媒体的崛起?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崛起?不同思维方式会有不同的结论。山东滕州市广播电视局视挑战为机遇,从战略层面寻求广播电视与互联网间互动发展,优势互补,实施台、网联动,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复合传播强势,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发展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鲍尔—洛基奇的传播基础结构理论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的"传播基础结构论"是近年来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在"媒介系统依赖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文中详细分析了该理论的渊源、内容和理论基础的区别,指出传播基础结构论是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分析个人、媒体、社群乃至社会各层面之间互动关系的传播学新理论.  相似文献   

19.
陈晓霞 《新闻世界》2014,(7):130-131
现今世界,风起云涌的新媒体不仅是一个较之传统媒体的变化形态,更能开拓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平台和文化语境。儿童刊物与新媒体的融合和对接首先要考虑到技术的介入对少儿读者的阅读影响——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是否会因我们通常所说的"异化"而烫手?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真问题"。相反,新媒体为儿童杂志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全新的发展空间,在多个层面上能对传统纸质文本产生推进作用——电子刊物优点颇多,而微博、微信等平台也能为儿童刊物的良性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20.
新的时代环境要求传统出版业立足新的媒介市场,在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视域中实现新媒体传播力的有效构建,本文立足传统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传统出版业在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有效整合市场资源、优化新媒体传播服务等方面,阐述了强化传统出版业新媒体传播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