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红军 《新闻知识》2002,(12):31-33
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整体格局中,二十世纪90年代是一种具有非凡意义的标志性存在。在此期间,中国纪录片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比之90年代之前近70年的中国纪录片发展(中国纪录电影萌芽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一方面,纪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异军突起,掀起声势浩大的纪实浪潮:另一方面,规模空前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化运动席卷全国,形成纪录片收视高峰。然而,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对纪实节目兴趣的降低和中国电视台市场运作的深入,中国纪录片陷入暂时的困境。在整个90年代中,中国纪录片不论从文化形态、传播效果,还是从价值  相似文献   

2.
谁妨碍了国内纪录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纪录片在中国大地上开始小有气候,到今天我们跨入21世纪,中国纪录片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今天的状况似乎并不十分乐观,很多问题已经日益显露出来。近年来反观曾经走过的道路,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国际市场的被动地位目前的纪录片市场主要是被国外的强势媒体集团所控制,一些国际级的交流会上一些国际强势集团常会在会议上谈论他们的标准,对于弱势团体来说,一些纪录片制作上的标准和规格多是他们说了算,即使不是完全照搬,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外的纪录片起步较早,发展形态比较成熟,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3.
戴国光 《青年记者》2010,(18):80-80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制作人,涌现出一大批社会反响强烈的优秀之作。众多电视工作者热情地投入到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它一方面推动了此类创作的发展,同时,由于许多人缺乏理论上、实践上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4.
段一 《新闻知识》2007,(4):74-76
一、电视纪录片的生存现状1.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电视纪录片即通过电视媒介播放的纪录片,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以宣传为主导的时期,其从理念、选材、主题等各方面都突出纪录片的宣教功能,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政治要求,如1958年10月1日,第一部中国电视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以及1965年的《收租院》等。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以纪实主义为主的纪录片黄金阶段。虽  相似文献   

5.
叶志良 《新闻界》2008,(3):138-139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到2008年,走过了50年的历程。这50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与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密切相关。50年历史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件实录到叙述,从意识形态化到人文化,从标准化到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报道手段,正日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出现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和社会变革的佳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笔者有幸加入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队伍中,先后拍摄了<求职半年间>,<乡村戏班>和<大厂>等一系列片子,把镜头对准普通人,通过记录生活中的故事来折射出变化中的中国.这些纪录片播出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各类政府奖.  相似文献   

7.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电视便走进了中国人民的视野,开始了其繁荣发展的道路。在30年之后的80年代,新闻编辑者根据社会的形势制作了大量的新闻纪录片,新闻纪录片开始大规模扎根于我国电视领域,它不仅调整了电视节目制作人的节目内容安排,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同时还让更多的电视观众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新闻纪录片了解中国的社会形势和生活状况。从另一个层次来讲,新闻纪录片也是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当代电视新闻纪录片更是走向了空前繁荣的局面。经历过失败后的崛起,更多的电视新闻制作者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给观众带来一部部优秀的新闻纪录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邓武 《青年记者》2009,(22):76-78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纪录片走过了从幼年到成熟的历程,而中国制作拍摄的国际题材纪录片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纵然有《大国崛起》这样出类拔萃的作品,总的制作规模和制作水平却难与国内题材的纪录片相比,也与中国电视媒体在国际上日益重要的地位不相符。对中国拍摄的国际题材纪录片进行梳理,有利于找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9.
李涵鑫 《今传媒》2023,(1):83-86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伪纪录片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20世纪20至50年代伪纪录片电影开始出现到90年代末成为票房商业神话,厘清了它的发展概况,并结合不同国别的不同影片类型,总结阐述了伪纪录片电影的媒介美学策略与媒介叙事策略,旨在明晰伪纪录片电影的独特美学风格,并思考它今后在媒介美学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祺 《新闻世界》2013,(4):87-89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以当代中国社会为时代背景,以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或社会发展的进程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纪实的风格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感情或记录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在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引领下,此种类型纪录片的意义和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本文的初衷和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于都 《军事记者》2004,(8):53-53
在中国,新闻纪录片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历史使命.大到政治、经济、化,小到民众的衣、食、住、行,纪录片和专题片作品的产生再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无疑是推动社会明发展的重要传播手段之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世界,电视作为一种经济的、大众化娱乐消费手段,可以很轻而易举地为政府提供宣传平台.为社会描述主流价值取向。可以说真实性和纪实性的特点.使纪录片成为众多类型片中的贵族。一部拥有真实画面语言的纪录片,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可以超过同样分量的报告学或其他纪实学体裁。  相似文献   

12.
王喆 《声屏世界》2017,(7):43-45
纪录片本身能够记录历史,它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应以史为鉴,从内容选择、技术更新、平台运营、盈利模式、市场运作等不同方面,用历史的眼光来探究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电视纪录片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望长城》为标志),兴盛于整个90年代中期,在90年代中后期达到巅峰后开始走下坡路,逐渐陷入低迷困境。时至今日,电视纪录片虽然不乏佳作出现,但在创作上依然呈现出了发展迟缓的状态,出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那么,电视纪录片要生存、要发展,究竟要偏靠哪一个特性,是精英文化的艺术风范还是大众文化的电视品格?两者之间一定存在矛盾吗?  相似文献   

14.
张阿林 《声屏世界》2009,(10):46-47
随着“Discovery”和“国家地理”等境外强势纪录频道的进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爱好者的注意力被吸引走,留给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份额和收视率开始萎缩,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面临境外纪录片的猛烈冲击。中国电视纪录片作为民族文化的最佳记录载体怎样走向市场?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融入新的时代?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兴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媒介市场化改革的一步步加深,中国的电视台逐渐开始"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收视率成为衡量一切电视节目的不二法则。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重视纪录片作为文化产品的商业属性。在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纪录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纪录片的市场化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缩影。对城市的记录,其实就是书写人类社会的历史。文章分析了中国城市纪录片的内容构成,阐述城市纪录片多样化的叙事形态,探索城市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城市纪录片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史兴庆 《记者摇篮》2006,(10):18-19
10年前DV进入中国民间.同纪录片独立制作人相结合.从此民间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DV主导的新时期。 DV纪录片埘纪录片的发展功不可没。当年达到颠峰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由于外界和自身的众多原因.开始走下坡路.但DV纪录片延缓了纪录片整体下滑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何凡 《新闻世界》2012,(8):218-219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1958牟开始,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本文主要采取文本分析的办法,将不同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不同特点和该时期的代表作品相结合,试图勾勒出一幅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脉络,并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张洁 《新闻世界》2013,(11):190-192
历史作为社会发展的印记,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历史的累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而在纪录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经验。纪录片强调对真实生活的记录,因此纪录片的发展不能够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在不同的环境里,纪录片所呈现的状态也不同。随着近年来新媒体的不断兴起,媒介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对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由此,本文在梳理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以新媒体对纪录片的影响为切入点,谈一谈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侯斐 《记者摇篮》2010,(6):47-47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探索频道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仅在众多观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让媒体界的专家学者们眼前一亮。同时,它的“纪录片故事化”及“纪录片娱乐化”的理念也启发着中国传媒界尤其是纪录片的创作者,成为他们学习和观摩的样片。那么探索频道节目究竟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观众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