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六书”分析汉字形体始于东汉许慎 ,周伯琦在《说文字原》中承继许慎“六书”说并有所发展 ,在对《说文》5 40部首的具体形体分析上 ,借助古文字资料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其中不少认识对后世古文字研究产生了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的角度对古文字材料进行研究对古文字学、汉语史和古代文献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古文字学的重要内容:阐释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目的之一;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内容;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则是考释古文字的重要根据之一。汉语史研究也不能不利用古文字材料和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古文字材料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汉语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追溯汉语历史的最重要的途径;古文字本身也是汉语史研究的根据。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释读古文字文献的基础,这种研究的深入也可以明确古文字材料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谈"婚"     
汉字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在汉字中可以发现许多古代文化的信息.民俗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惯制,必然反映在古文字的形体之中.很多古文字均可作为考溯、解释一些上古社会习俗惯制事象的"活化石".通过对古代汉字"昏""婚""娶"等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视古代抢婚俗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古文字教学法"是运用古文字字形学知识来辅助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汉字的形象性,增强学生对汉字同义字的辨识和理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学习中遇到的通假字、形近字,增强对文言文关键句和整体文意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徐时仪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2):19-22,27
古文字字库建设与古文字研究手段现代化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是古文字研究面临的一次新机遇和新挑战,也是古文字研究与当代信息社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标志。以“样”和“怕”为例,理想的古文字字库应载明字库中各字的本字本义,且应揭示古今用字之异与其所表词义及假借义的演变。汉字形音义衍变递嬗的古文字字库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产物,代表着古文字研究手段现代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博士丛书》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持,选择两岸三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博士生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7.
出土古文字资料的纂辑、检索历来是研究工作的瓶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本文将着重探讨数据库技术对于石刻古文字研究的作用。本文所述石刻古文字是指殷商至汉魏间以石为物质载体的古文字实物材料。从文字类型来看,石刻古文字的主要书体为篆  相似文献   

8.
古文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学生在学习古文字词时主要存在缺乏兴趣、缺少使用等问题。教师需要研究古文字词教学,通过结合朗读、本土方言、文字学、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结合生活语言、课文教学、课堂活动等方式,实现对学生古文字词学习效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谋”字在古文献中的用法分析及对“谋”字的古文字字形考证,认为“谋”字的本义应当是“贞问”。  相似文献   

10.
赵平安教授新著《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是其古文字研究第四部著作,在学术研究上具有抢占前沿,推陈出新,融会贯通之特点,为古文字研究提供了新鲜的成果,也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近代古文字学家林义光先生在探求古文字演变规律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字是由原字改变字形方向或增减笔划而成的,而传统六书理论却不能涵盖这些字,所以他提出了"形变指事"说.本文旨在阐发"形变指事"说在六书理论研究中的开创性和科学性及其对后世六书理论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目"及从"目"诸字字体的构造为切入点,以典型的古文字材料为佐证,论述了这些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和意义的引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些已识的古文字的本义尚未得到考释或尚未得到正确的、明确的考释 ,在这些古文字当中 ,有许多都是在本义上被后起的今字代替了的古字 ,由于它们的本义很早就不使用了 ,而人们又往往习惯于从一个字在古文献里常用的意义中去寻找它的本义 ,结果不是找不到就是找错了。对于这类古文字 ,只有根据古今字的原理 ,找到它们的今字 ,才能确定它们的本义  相似文献   

14.
马媛媛 《天中学刊》2014,(2):134-136
因教学目的与教学对象不同,语言学、文学、历史学专业的古文字课程教学体系不适应书法专业的教学需求,目前书法专业的古文字课程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总结古文字书法特色,甄选古文字书法艺术精品,确定教学内容纲目,编订教材,均是现阶段古文字课程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书法专业的古文字课程,在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强化古文字的书法特色,要以各阶段书法特征为纲目建构古文字书法教学体系,同时还要结合古文字艺术精品强化书法实践练习。  相似文献   

15.
出版信息     
《甲骨文金文释林》出版《甲骨文金文释林》为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胡澱咸教授的遗作,近日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甲骨文考释34篇,铜器铭考释58篇,古文字考释理论性文章1篇,共400千字。胡先生以其深厚的史学修养关照他的古文字研究,又以古文字研究中的所见、所  相似文献   

16.
释"耿"     
本文分析了“耿”字的古文字形体,“耿”由“耳、火”这两个部件构成,并以“耳热”会意。“耿”一词的本义为耿直不安,而“耿”的形体构造,正是以这种强烈情绪的外表特征“耳热”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7.
水族古文字——“水书”,水语称为“Lel Sai3”,汉语译为“水书”或“水文”。笔者对“水书”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水书”的造字方法主要有:以动物、植物的形体造字、模仿用具造字、描摹人体器官造字、以方位造字、会意字、象形、会意与指事结合造字,以及汉字的反写或倒写等。  相似文献   

18.
有些已识的古文字的本义尚未得到考释或尚未得到明确的、正确的考释,经研究,我们发现,这类古文字大都是在本义上被后起的今字代替了的古字,所以,只有找出这类古文字的今字。才能根据今字的本义来确定它们的本义。  相似文献   

19.
《一本书读懂汉字》是一本关于汉字知识的科普读物,特色是把古文字知识与现代识字用字结合起来,使古文字研究成果为现代语文教学服务,从而使得似乎远离现代社会的古文字研究发挥了为汉字正本清源、揭示规律、好学易用的作用。通读全书,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新颖、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20.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性字典。《汉语大字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字典代表作,它有许多长处。但是,由于未能充分吸收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因而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主要是:缺列古文字形体、误引古文字形体、缺释古文字形体、误释古文字形义、误列汉字的本义、误排汉字的义项、缺少古文字义项、缺引古文字例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