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工程。当下,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必须坚持以真为魂、以人为本、理论建构与现实生长对接、继承传统与批判创新统一等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有利于和谐精神生成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浅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它在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针对当前中国的国情,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要明确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致的精神理念——以人为本;第二,要加强诚信建设;第三,要贯彻落实制度建设;第四,要充分汲取和利用中国传统的人际和谐思想精华,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校园”深入人心,因为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实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是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推行个性化教学,实施人性化管理,建设生态化校园,推动全面发展。高等学校作为社会重要子系统,理应运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原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来为和谐社会的稳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和谐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养等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物质基础、社会氛围和人才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传承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精神,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布朗族传统伦理和谐精神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大力弘扬布朗族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和研究布朗族传统文化中传统伦理和谐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维护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以及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阐述,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政治任务。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也是构成和谐社会体系的一部分。本文从儒家文化对和谐社会思想的描述出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与儒家文化的和谐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并从儒家文化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阐述、儒家"孝"思想、儒家"诚信"理念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儒家文化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主体精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以及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自我完善的改革精神等精神特质。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和谐精神特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包括和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和谐校园文化是高校和谐稳定的保障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提供和谐社会建设人才的保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落实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正确处理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大的建设性作用。就高校而言,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校园就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尊重教师,从他们的需要出发,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新命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在这个大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科学构想的本质诉求,是我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校党建建设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使高校基层党组织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以党内和谐推进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国华  常征 《吉林教育》2006,(12):12-14
构建和谐校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关于和谐文化的记载,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都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的主张。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和"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道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主要包含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体说来,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探讨道家传统和谐观,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正确理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的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同样,在构建"和谐贵州"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必须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和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和理论支撑。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实践路径,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职业院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学院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院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为师生员工创造了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友爱、励学进取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0.
和谐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中国先秦思想家对理想的和谐社会也做出过描绘。伟大导师马克思更对理想社会做出了精彩论述。现阶段提出构建和谐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且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