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的奥秘     
人说话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人能说话是因为声带的缘故。声带位于喉咙内部,横跨气管。人说话时,空气通过声带振动就会发出声音。这和弹拨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道理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夏天的夜晚,我们常常听到蚊子嗡嗡的声音,小朋友是不是以为这是蚊子在叫呢?其实蚊子才不傻呢,要来吸人的血了,还要叫着告诉人们,上它并没有叫,它也不会叫,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发音器官。 那么嗡嗡的声音是怎么同事呢?原来那是蚊子的翅膀发出的声肯。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口琴里有簧片,钢琴里有钢丝,胡琴有琴弦,这些东西振动就会产生优美的曲调。我们人说话,鸟鸣叫,也都是由声带振动引起的。虽然蚊子没有声带,但它们的翅膀飞起来也会振动,所以也能发出声音。 小朋友可能要问,蝴蝶和鸟的翅膀飞起来也振动,  相似文献   

3.
直击后脑勺     
①意念声带语言是人类感情交流的通道,不能用声音发出语言是痛苦的。意念声带的问世造福广大口不能言的残疾人士,它其实是一条薄而韧的簧片带,被录入了各种声音信号,并会由于波冲振动而发声,因此当人脑集中精力思考一件事时,簧片带上的读波器会将脑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说话、唱歌时发出的声音叫嗓音,人的声音是由长在喉腔内的声带发出的。因此,声带是发音的重要器官,如果声带出了毛病,嗓子就会嘶哑,引起声音嘶哑最常见的原因是炎症,还有长时间高强度发声疲劳,使声带上长出小结或息肉。另外,声带麻痹也是声音嘶哑的一个原因。但是在长期临床诊断中发现一些不明原因的嗓音嘶哑,经研究结果表明,原来是一些药物能影响嗓音,在医学上称为“药物性嗓音异常”。  相似文献   

5.
歌唱时喉头的位置与声音色彩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歌唱发出的基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部位不同,所产生的泛音就不同,故而声音色彩就不同。一般来说打哈欠吸气时喉头所降到的位置是最低的,这就是喉头应该降到的位置。喉头下降后关键是保持稳定,因为只有稳定的喉头发出的声音,才能使所有声区的音质都充满金属般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细心观察或认真思考,就会发现人的某些器官与声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用声学知识来解释.下面列举几项说明:1.我们的喉部有两片很薄的膜叫声带.在讲话或者在唱歌时,声带就会振动,加上人的口、舌、齿、鼻的配合,就发出了抑扬顿挫,悦耳柔和的声音来.2.我们每个人的声带、鼻腔和喉咙的情况略有不同,这样各人的声音也就有了差异.就像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一样,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音色).所以我们闭着眼也听得见是哪位熟人在讲话.3.我们的头骨是传播声音的好材料.你若不信,可用牙咬着闹钟上的提环,并用手堵…  相似文献   

7.
李明瑞 《宁夏教育》2013,(10):65-66
物理学中的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我们把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声音称为乐音,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乐音悦耳、优美动听。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学校也有声音,学校里的声音也有乐音和噪音之分。一所学校如果发出的是乐音,这所学校就处于积极向上的发展状态,它的发展就是生态、健康、良性的;反之,如果一所学校发出的是噪音,那么这所学校将是不和谐的。总的来说,学校里不能缺少三种乐音,即“读书的声音”“唱歌的声音”“教研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减少硬起音 一、适应症 “说话时硬起音”,即声带先闭合而后气流冲开声门使声带振动发音。硬起音这种说话方式起音急促,声带组织极易疲劳。用动态喉镜检查发现:这样说话时间一长,即使原来正常的声带也会在前中1/3段交界处的边缘形成轻度充血和肿胀。言语障碍、嗓音障碍和听觉言语障碍患经常会出现硬起音的现象,特别是声带后部疾病(如接触性溃疡)。  相似文献   

9.
噪声就是杂乱的声音。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噪声。如在教室里上课前,许多同学的说话声。在繁华市场的嘈杂声,街道上的汽车声,工地上机器声等等都是噪声。由于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而当物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音,如木工场,木工师傅用电动圆盘锯在锯木料时,圆盘锯与木料则剧烈无规则振动,就发出尖锐刺耳的噪声。声音的强弱,在物理学中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它的等级。人对不同声音的强弱的感觉可分为七个等级(见表1)。当声音在0dB至20dB的时候,我们感觉很静;20dB至40dB时,也是较安静的。超过45dB的声音就会干扰人的睡…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声音的共鸣”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取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 A和 B,使它们图 1的木箱开口相对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 A,使它振动发声 ,然后用手捏住 A的叉股 ,使它停止振动 ,这时 ,我们就会听到音叉 B振动发出的声音 .因为音叉 A振动产生的能量只有很少一部分传给音叉 B,因而音叉 B共振的现象并不十分明显 ,在环境比较安静的情况下 ,只有离讲台较近的学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 B振动发出的声音 .为此 ,本人将该实验作如下改进 (下面的实验音叉 A和 B均应选取 440 Hz共振音叉 ) :1 .取 40 W直管日光灯金属反射罩一个 ,开口朝下放在桌上 ,将音叉 A和 B的共鸣箱开口相对 ,彼此相距 2 5cm左右置于反射罩上 ,如图 2所示 .激发音叉 A使它振动发声 ,经过 1~ 2 s用手捏住 A的叉股 ,使它停止发声 ,这时就会听到音叉 B振动发出的声音 ,声音清亮缭绕 ,如果环境比较安静 ,在教室各个角落都能清晰听到 .2 .在上述实验中 ,如果周围噪音比较大 ,可用智力竞赛抢答扩音两用机 ,调节音量至适当位置 ,将话筒靠近发声的音叉 B,经...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2005,(1)
湖北监利县 12岁的小学生聂利在养蜂场发现,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出嗡嗡的声音,于是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的声音来自于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这一权威理论产生了怀疑,她执着地进行研究。聂利的这一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她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的  相似文献   

12.
夏威夷的音乐沙丘夏威夷群岛的哈那累伊沙滩上,有片绵延800多米、高达18米的沙丘。当人们踩上去时,就会听到脚下发出动听的音乐。如果用两手抓起一把沙子用力摩擦,手中的沙子也会发出奇妙的声音。科学家分析,由于这里的沙子被海水和雨水打湿后,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产生振动,而沙子表面的空气薄层就发出了节奏不同的音乐。  相似文献   

13.
在儿童的歌唱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在唱歌时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听起来不悦耳、不优美。分析原因,我认为是在儿童歌唱中存在了一些不良现象所造成的。那么,存在哪些不良现象々又如何纠正呢?一、歌唱中的喊叫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喊叫是儿童歌唱中最常见的不良现象,它是发展与保护儿童嗓音的大敌。因为喊叫容易造成声带疲劳以致劳损,长时间的喊叫歌唱会造成声带充血、水肿乃至小结,形成嗓音的严重沙哑。  相似文献   

14.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所有的振动都能发声吗?答: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如鼓在发声时,我们会看到鼓皮在振动;风吹着树叶不停的摆动,会发出沙沙声等.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发声,如单摆的振动不能发声.  相似文献   

15.
如图1,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你会听到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拨动刻度尺,观察刻度尺振动的快慢,同时听声音有什么变化.实验的结果是,刻度  相似文献   

16.
我们大家在欣赏动听的歌曲时,能够想起古人说过的一句话: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的声音是世界上最自然最优美的声音,这声音源于人的本身,是气息通过声带振动而产生了声音。歌唱的声音是由呼吸的支持而发出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有了好的呼吸,就有好的声音,也就能产生气声语言,气声和语言相互联系,是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田景华 《文教资料》2006,(23):142-143
一、如何教学生打开喉咙在高师教学中,初学声乐的学生,大都是模仿一些自己喜爱或崇拜的歌手和歌唱家演唱,他们的发声都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肯定会存在这样的或那样的毛病。对于这些学生,如果不正确引导,将会误入歧途。那么到底怎样去引导他们呢?首先要告诉他们必须尽量地打开喉咙,养成打开喉咙的习惯,培养学生强烈的打开喉咙的意识。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打开喉咙,这要从发声原理讲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人的发声器就象一件乐器,它的发声体是喉咙下面的声带,是由两条具有弹性的韧带组成的,声带在气息的作用下,两条韧带闭合振动…  相似文献   

18.
欧阳军 《儿童音乐》2014,(10):77-81
正音乐沙在夏威夷群群岛的哈那伊沙滩上,有一片绵延800多米,高达18米的沙丘,它由珊瑚、贝类及砂粒堆积而成。每当人们迈步在沙丘上时,就会听到脚下发出动听的音乐。如果用两手抓起一把沙子用力磨擦,手中的沙子也会发出奇妙的声音来。据科学家分析,这是由于这里的沙子被海水和雨水打湿以后,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产生振动,而在沙子表面的空气薄层就在振动的情况下产生音响,于是就发出了节奏不同、音色各异的音乐。  相似文献   

19.
江南 《今日中学生》2005,(13):13-16
人们之间的信息,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的。可是你知道吗?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但其表达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几类动物的语言表达形式。声音语言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如果仔细地注意一下,你会发现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于是就成了它们的“语言”。科学家发现,鱼类在呼吸、进食、运动、繁殖时,都有不同的声音。如大黄鱼在产卵前发出沙沙或吱吱声,产卵时发出呜呜或哼哼声,产卵后发出咯咯声。蟋蟀的声音清脆动听,并像乐曲一样,能够体现它们的“感情”。在雌雄相处时,那轻幽的…  相似文献   

20.
一天,小龙将水龙头打开后便回到书房复习功课了。书房的门是开着的,小龙能听见放水的声音。过一会儿,他听到水流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便对旁边的小弟说:“缸里的水快满了,去把水龙头关掉!”弟弟疑惑地跑到水缸前一看,缸里的水真的快满了。弟弟把水龙头关掉后问小龙:“你怎么听到声音就知道缸里的水满了?”小龙笑着对小弟说:“等你学了声学知识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同学们,你学了声学知识后,能够解释这种现象吗?通过学习声现象这一章,我们知道: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的频率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