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应当从教育创新的高度,研究新问题,开辟新思路。当前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三大挑战:道德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大趋势将深刻地改变高校道德教育的旨趣,“新经济”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必将极大地拓展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将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民族特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挑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从遭遇教育理论看,现代教育应当从知识论教育转向存在论教育,将"促进生命成长"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在遭遇教育中培养个体应对苦难、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毅力。所以,在道德教育中,应当通过关注道德体验、营造德育氛围、感悟生命世界等方式开展遭遇教育,充分发挥"遭遇"在道德教育中的正向价值。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实施德育,对学生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道德教育对人格的培养以完美为指导原则,导致人格失去其应有的完整性,并由此带来大量的问题。人格整合因有利于人格整体和谐的实现并在教育实践中有其可行性,而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5.
何娣 《考试周刊》2012,(10):113-114
依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发挥主渠道、主旋律作用。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政治学科在渗透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一直以来,受应试理念的制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渗透道德教育并未得到全面落实,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陈卓在《学术探索》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教育本身是需要德性的,道德教育更应当是“道德的教育”。但现实中不少所谓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缺德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出“精神胜利法”指导下教育自身的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7.
网络活动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当创新途径和方法,要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教育,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进行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开展教育,开展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网络道德水准,还要用先进技术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章从二个方面介绍了存在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道德教育内容上,着重论述了加强人学科教育、死亡教育、自由和责任教育、朴素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在道德教育方法上,重点介绍了民主法、对话法、个 别教育法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最后,结合中国的教育实际,对存在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加以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论中学生的道德体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实施体验教育是中学道德教育规律的要求,它可以充分发挥中学生参与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增强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克服中学道德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中学应采取得力措施落实中学生的道德体验教育。  相似文献   

10.
卢梭是法国18世纪伟大的教育家。他针对当时封建教育的弊端,基于“性善论”道德哲学观、唯物主义感觉经验论和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消极”道德教育思想。卢梭虽然主张到青春期才进行道德教育,但在青春期以前仍然应当注意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发挥教育者的榜样作用,避免环境对儿童道德品质的消极影响,这些主张对现今的道德教育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在道德教育活动中,讲解没有感情色彩和毫无情绪反映的纯道理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存在的。情感可以强化或抑制道德发展过程,并影响和制约学生道德的发展方向。道德教育应该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够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为此,道德教育中,教师应在研究把握和驾驭教育内容的同时,有机的结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以适应学生心理特点,提高学生参与道德教育的互动性、主动性、自主性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道德建设中,高校的道德教育承担着重要任务,是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向。但是高校道德教育只有进行变革,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道德建设的需要。这些变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道德教育观念的变革、道德教育方法的变革和道德教育内容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张世爱 《中国德育》2007,2(7):11-13
生命与教育、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生命是教育、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内在依据,教育、道德教育以个体发展和生命完善为终极价值追求,道德教育更是对生命的超越和提升。梳理和领悟这种内在关系,找到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契合点,从应然的角度论证在价值多元社会中道德教育的生命价值取向,对教育、道德教育的改革、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高校学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后备主力军,他们应当具有职业道德意识,在走向职业岗位之前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但是,传统的高校德育注重社会公德教育,而在职业道德教育上留下了一些空白。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探讨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中。应当始终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巩固、增强思采取六项对策,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从根本上避免大学校园犯罪意识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析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小学教育中,由于忽视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分别,往往采用道德教育的方式处理心理健康的问题,导致我们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重视不够,也降低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很有必要对于两者的分别作出澄清,理顺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现有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将道德教育的根本矛盾解读为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受教育者实际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将道德教育的内在机制理解为道德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样的解读源于道德教育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简单“移植”和教条式应用。我国教育学基本理论的不足使道德教育基本理论没有能够真正揭示道德教育内含的根本矛盾。现代道德理论尽管坚持“是”与“应当”的分离,但是包括麦金太尔在内的道德思想家竭力主张解决现代道德生活失范的路径是重新弥合“是”与“应当”之间的裂缝,回归道德的整体性。对道德生成本质的探讨表明,道德生成应具备三个层次的条件:道德理解力的获得、道德领域“应当”的达成、“是”与“应当”的一致与和谐。通过对古今教育的分析表明,教育在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功能性领域,主要承担技术培训和知识训练的任务,倾向于去道德化。但教育的世俗化、专业化、功能化和技术化倾向并不能去除教育所担当的道德责任,道德教育要求教育活动必须符合道德生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积极推行道德教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效果却不甚理想。本在审视其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其症结所在,指出道德教育不振的主因乃是道德教育的政治性泛化——道德教育中强制性与其工具理性的弥漫,澄清道德教育与政治性泛化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之间的异同,剥除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和工具性外壳,揭示其合理内核,旨在重建我们的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现有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将道德教育的根本矛盾解读为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受教育者实际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将道德教育的内在机制理解为道德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样的解读源于道德教育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简单"移植"和教条式应用.我国教育学基本理论的不足使道德教育基本理论没有能够真正揭示道德教育内含的根本矛盾.现代道德理论尽管坚持"是"与"应当"的分离,但是包括麦金太尔在内的道德思想家竭力主张解决现代道德生活失范的路径是重新弥合"是"与"应当"之间的裂缝,回归道德的整体性.对道德生成本质的探讨表明,道德生成应具备三个层次的条件道德理解力的获得、道德领域"应当"的达成、"是"与"应当"的一致与和谐.通过对古今教育的分析表明,教育在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功能性领域,主要承担技术培训和知识训练的任务,倾向于去道德化.但教育的世俗化、专业化、功能化和技术化倾向并不能去除教育所担当的道德责任,道德教育要求教育活动必须符合道德生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救救孩子"以及如何"救救孩子"--中国幼儿道德教育之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儿童道德教育传统是一份值得扬弃的历史遗产加强未戍年人道德教育,应加强其科学性,加强对儿童道德教育化传统的反省,应当清扫封建道德教育余孽,应当以新道德、以近现代教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道德教育的改造和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