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主要有环境因素、生活习惯、读写习惯三大因素。针对三大成因,需要从强化学校、教师、家长防近意识以及规范学校管理等角度采取相应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小学班级管理的关键,它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品性的形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他们活泼好动,自控能力不强,对于班级学习生活中要求做到的规则不能很好地遵守。  相似文献   

3.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是心灵的窗口,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第一要素,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90%有赖于视觉。近些年来,在校小学生配戴眼镜的人数逐年上升,小小年纪戴着眼镜,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怎样预防和矫正近视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了解在校小学生的近视率,了解近视产生的原因,以及近视的矫正方法、近视的预防措施,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预防和减少近视眼。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生近视状况,并探讨近视预防措施。方法:对农村某小学16年级小学生的视力进行普查,了解小学生的近视状况,分析近视形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随着年纪升高近视率成现增高趋势,六年级小学生的近视发生率明显高于一年级。结论:开展有效预防措施对农村小学生近视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天 《少年月刊》2011,(3):15-16
据报道,现在我国约有三成小学生患有近视,而且学生近视的情况逐年低龄化。大约每天有五六百万的小学生戴着各式各样的眼镜在学习、生活。面对这样庞大的"眼镜一族",小天很想听听各位的心声。我们一起来聊聊有关眼镜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我觉得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都比较差,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能有一个好习惯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和行为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育阶段,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好的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上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同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现在我国约有三成小学生患有近视,而且学生近视的情况逐年低龄化。大约每天有五六百万的小学生戴着各式各样的眼镜在学习、生活。面对这样庞大的眼镜一族,小天很想听听各位的心声。我们一起来聊聊有关眼镜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5月28日发布《中日韩三国首都小学生生活习惯研究》称,比较而言,北京小学生父母更重视学习方面的规定,东京和首尔小学生父母更注重消费方面的规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寄宿生活对于有的小学生来说是其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寄宿生活上,学校对小学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寄宿制生活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要建立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小学生的寄宿生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地区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滞后的,此外,一些寄宿制的小学生在生活习惯上也不符合学校的要求,这给学校相关的管理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因此,对农村小学生寄宿生活习惯的培养提出一些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寄宿生活习惯,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安全、卫生、集体等方面的意识,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适当采用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台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小学生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台州市767例中小学生近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55.15%,其中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分别为25.00%、39.55%、64.96%、85.71%,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不同年龄段近视率有显著差异性(χ2=34.09,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视危险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读写坐姿不良(OR=5.63)、遗传(OR=3.65)、桌椅高度不适合(OR=3.6)、平均每天用眼时间≥5h(OR=2.59)、饮食习惯不良(OR=1.48),而平均每天睡眠时间≥8h(OR=0.45)是保护因素。结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养成端正姿势、平衡膳食、合适时间用眼、合适桌椅高度等科学用眼习惯对保护视力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中小学生人格的塑造、价值观念的构建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这一工作不能忽视。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形成的学习习惯和思想认知将会影响学生一生。学校要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来开展这一工作,以使中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养,今后为祖国建设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李文军 《天津教育》2021,(2):128-129
导学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逐步应用导学式教学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丰富数学资源和课堂互动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任惠琴 《天津教育》2021,(2):174-175,178
劳动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应用,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劳动知识的热情,为小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应用劳动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劳动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利用率,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普校小学教师学习障碍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251名接受过不同层次学习障碍培训的普通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普通小学教师对学习障碍认知的态度维度得分最高,知识维度次之,行为维度最低;普通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对学习障碍认知的知识维度平均得分高于数学学科教师;普通小学不同教龄教师在学习障碍认知的行为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1-3年、4-6年、21年以上、11-20年;学习障碍专业培训对普通小学教师对学习障碍的态度、知识与行为均有明显影响。为此,可采取将学习障碍纳入我国教师教研或教师培训课程,为学习障碍学生创设良好的支持环境等措施,改善普通小学教师对学习障碍的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16.
周立平 《天津教育》2021,(11):65-67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与学关系的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变化,成为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出发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让学引思”的引入,要求教师让渡学习主动权,启发学生思考,而这对于优化教师教学行为,让学生获得学习主动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简要分析“让学引思”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对“让学引思”的实践方法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中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探索学科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形式,采用西南师范大学刘电芝教授主持开发的中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在乐山市5所中小学5个年级的352名学生中进行了为期1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学科学习策略训练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水平,学科学习策略对中等生和差生的作用明显,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学习策略训练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陈慧 《创新人才教育》2020,(1):66-68,78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可以丰富教材的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字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新知的好习惯。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在培养他们的资料查阅能力时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课前为学生指明方向,由"扶"到"放";二是课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彰显个性;三是课后要丰富形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同时,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记忆感兴趣的内容;要拓宽学生处理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搭建展示信息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能力、行为、品德与情感的融合体,系统培育应遵循其认识向度与应然进路。研究发现,“接受一反应”与“同化一顺应”是其形成机制。保障制度之殇与教师的观念之惑,是阻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因素,也是检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现状、改进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题中之义。面向未来,应从完善顶层设计、激发学习内驱力、提升教学效率、生成教育合力等角度寻求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突破,全面深化对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认识、系统优化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生态。  相似文献   

20.
学习者的整个生活圈子,包括学校以外的非正式学习环境,处处都提供潜在的学习机遇。"成语,动起来!"项目以新加坡小学五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应用移动技术为学生建构一人一机(手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无缝连接的华语文学习环境,协助学生建立起时时学、处处学的习性和技能。在正式学习的范畴中,教师上成语、连接词课,以情境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在非正式学习的范畴中,学生积极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从所经历的情境中联想到所学成语,用手机拍照、造句,张贴上网,供同学互相修改、比较、讨论句子。项目通过对两名学习方式各异的学生进行校外创作活动的认知历程分析发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家长和移动技术的支持对非正式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语言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