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冲突被认为是“文化冲突”,那么,中华文化是否可以弥合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冲突呢?中国媒体在这方面应有何作为呢?关注中华文化的亲和力中华文化倡导的是“上善若水”的美德,因而它有极强的亲和力,这是传媒界应该引以自豪并加以传播的。中国的国际形象是由中华文化哺育的,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形象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被世界人民所认识、所了解、所接受,随着这种认识、了解、接受程度的加深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将会越来越好。但就中国媒体传播中华文化而言,还任重道远。中华文化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
蔡大鼎汉诗,是琉诗绝响。蔡的创作生涯与琉球国寿命同告终。蔡孝亲忠君、忧国思乡.倾慕中华文化,盛赞闽都薪传,放歌三山史韵,关注左海民俗,迷信神祗。并重域外交往。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面对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建构中华文化认同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突破既有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研究路径,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多元一体的视角出发,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与中华文化认同建构情况进行考察,以质化研究为基础,辅以必要的量化分析。通过研究分析结果来重构中华文化认同的指标体系,为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建构中华文化认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使用较多的新闻传播专业术语,表达中国媒体融入世界交往体系的意向,体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新闻传播观念上的变化,也为我国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更新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全球化、媒介融合化趋势的发展,中国新闻界高度重视与世界媒体的交往和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新闻组织,在世界新闻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陈力丹  王晶 《青年记者》2009,(21):22-23
2009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使用较多的新闻传播专业术语,表达中国媒体融入世界交往体系的意向,体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新闻传播观念上的变化,也为我国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更新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7.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经过200多年的艰苦努力,今天,华文媒体已遍布全球五大洲,数量达到400多家。他们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华人融合的主要力量,还是华人与祖国联系、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在世界出现新一轮“中国热”时,海外华文媒体更显出作用与价值:掌握话语权,传递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8.
善待媒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媒体已成为重要建设力量;二是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力度不断扩大,媒体是塑造国家形象、与世界对话和交往的重要工具;三是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网络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沙庆 《新闻世界》2023,(5):23-26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外宣媒体应该加大国际传播力度,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外宣媒体的翻译能力来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0.
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悠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也是增强华侨华人身份意识的重要文化工具。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众多,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高,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互鉴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星洲日报》是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在将近百年的办报史中,它生产优质内容,传承中华文化,担当不同文化对话的使者,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展现了华文媒体在维系华人身份认同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角色。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媒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崛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传媒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日渐崛起在于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对全球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国家 ;中国与世界的融合 ,为中国传媒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传播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媒体的全球化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传媒产业的振兴 ,使中国媒体有可能面对更具挑战性的国际传播大环境 ,并跻身其间 ;华侨华人精英层的形成 ,使世界对华人刮目相看 ,也使他们透过华人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了解 ;汉语成为全球最新的强势语言。  相似文献   

12.
赵玉  王健 《档案与建设》2015,(12):35-37
同美国国家档案馆一样,英国国家档案馆在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档案工作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文章主要介绍英国国家档案馆在线社交媒体档案库建设的背景、归档范围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两岸应该扩大交流交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值得欣慰的是,在两岸出版  相似文献   

14.
《龙报》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中俄双语媒体之一,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其"中华文化版"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搭建中俄两国文化桥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选取了《龙报》"中华文化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主要文本,从内容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分析了《龙报》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的特色,认为其向俄罗斯华人华侨及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贸易传播、中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通过主题活动传扬中华文化,充分体现出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辞时,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支持中国媒体同外国媒体在新闻传播、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业务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16.
郑宇 《视听纵横》2010,(1):7-10
为了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浙江,进一步加强浙江与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推动浙江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经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批准,2009年10月15日至21日,由浙江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浙江广电集团国际频道、浙江在线网视联盟、芬兰大众明天媒体集团公司承办,杭州文广集团、宁波广电集团和温州、义乌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浙江媒体周在北欧芬兰、瑞典、丹麦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支持重点主流媒体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填补“数字鸿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传媒》2002,(12):55-55
21世纪,突飞猛进的信息传播技术让世界日新月异。作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基础和重要手段,因特网已成为大众媒体和大众文化的一种独特的传播渠道,为全球的交往构  相似文献   

19.
从古到今,中国编辑作为一个群体,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编辑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编辑队伍日益壮大并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  相似文献   

20.
"世界交往"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宏观传播现象的出发点。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的交往循着从狭隘到广泛、从局部到全球的发展道路,世界交往必然要替代局部的民族交往,成为现代交往的主旋律;民族交往必然会冲破以往的种种藩篱而成为世界交往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