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设计思想在不少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中,“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这块内容无足轻重,教学过程也大多轻描淡写.其实,这块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生活实际,而且,硅元素是带给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承担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也很有必要好好钻研如何教学.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立足生活实际,营造出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能导致知识迁移的问题环境,使具体的情境与学习活动联系起来.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解  相似文献   

2.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个内容我教了两次,但两次的教学方式有根本性的区别。第一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教学设计层次很清晰,先是导入新课,接着讲授例题,最后巩固训练,整个流程都是教师一步一步指引着学生在学习,师生问答式是课堂的主旋律。而第二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一改往常的做法,先让学生自学后再点拨质疑,最后进行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3.
硅酸盐细菌几种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对硅酸盐细菌分解钾矿石能力的研究,并对硅酸盐细菌的促生作用和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硅酸盐细菌无分解钾长石的能力;在含菌10^5-10^7个/mL的范围内能使萌芽不高的陈旧小麦种子萌发率提高2-3倍;盆栽试验表明在灭菌土壤里接种硅酸盐细菌比不接种能显增加苗期植物的生长量;平板试验表明硅酸盐细菌对棉枯萎病、小麦全蚀病、小麦赤霉病等植物病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影响白色硅酸盐水泥白度几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白色硅酸盐水泥白度的措施:适当提高石灰饱和系数,采用还原气氛煅烧,用水急冷熟料,选择较高的水泥粉磨细度及掺矿化剂时应减少氟化钙的掺入量,适当提高三氧化硫与氟化钙掺入比等,并做了较完善的实验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为教学案例,反思以往两种教育教学理念的不足之处,分析如何让学生从化学科学的角度探究分析硅酸盐的衍生与发展,从而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化学的视角看世界进行教育教学,从而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更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理论教学体系是硅工教改的重要部分.本文综述了硅酸盐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及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介绍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我校硅酸盐工艺专业的教改,已被国家教列为教改试点,为了少走弯路,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把教改系统工程分解为四个具体任务来实施.而每一个具体任务,又有其分年度的工作内容.具体任务是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的调整与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1、教材建设硅酸盐工艺专业教改采用了“渗透型双体系”教学模式,双体系是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碱浸出量定量评价醋酸乙烯/乙烯共聚可再分散(VAE)乳胶粉对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二次泛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创新点:采用定量化手段评价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的二次泛白程度。方法:1.采用碱浸出率方法定量评价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的二次泛白程度;2.采用水浸取法测试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内部可溶性Ca2+、K+和Na+的含量,pH值及可溶性物质总含量等;3.以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毛细孔失水速率表征其内部水的蒸发速率。结论:1.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的碱浸出量可用于定量评价其二次泛白程度,碱浸出量越大,二次泛白越严重;当碱浸出量大于1 g/(m2·h)时,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会呈现出可见二次泛白;2. Ca2+, K+和Na+等碱离子是导致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二次泛白的主要根源;3. VAE乳胶粉增加了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内部Ca2+,K+和Na+等碱离子的含量,并且促进它们向表面迁移,增加了碱浸出率,从而促进二次泛白。  相似文献   

9.
一言热情讴歌教育战线的模范先进人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厂大教师。是推动社会士精神文明和师徒建设的重要内容。读罢《情酒热土》一文,刘让贤老师扎根山区,38年如一日,献身士族教育的模范业迹,那敬业奉献的情怀深深打动着我们,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尽管教师的生活充满着清苦与艰辛,但刘让贤却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做一名人民教师的那种旁人难以领略的幸福与自豪,更深刻地印证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与神圣。这无疑为广大教师了解自身的价值,使社会更了解教育、了解教师,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一、化学类课程在硅酸盐工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中的重要性 硅酸盐工艺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硅酸盐生产工艺、运行、检测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在硅酸盐材料的生产工艺中包含了大量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过程,这些变化过程以及过程所需的条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性能;在半成品和成品检测过程中也大量应用一些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因此,化学类课程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受到各有关高校的重视。教改前,专科学校与本科院校一样均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硅酸盐物理化学,统称五大化学。每门化学课各成体系,全部采用本科教材,总学时为400多学时(占总教学时数的20%左右),教师仍感学时不够,学生负担重,学习效果不佳,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化学类课程改革的思考,并以此作为整个专业教改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本表达。我国将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并列为现代建设的两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强调发展和整体性、协调性和持续性。 我校硅酸盐工艺专业是高工专的教改试点专业,经过近4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面向21世纪,建材工业提出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及其基本原则,探索硅酸盐工艺专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培养跨世纪应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田忌赛马》一课,授课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我觉得不仅合理,而且很有创意。因为语文课不应该仅仅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要理解《田忌赛马》这篇课文的内容,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对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教师若一味地讲解,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而授课教师提出的“假如让田忌、孙膑进行第三次赛马,会怎么样”这一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过一把“导演瘾”,设计事情下一步会怎么发展,做一回足智多谋的孙膑去赢齐威王。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矛盾关系的角度对硅酸盐结构的辩证内涵进行了分析,并简介了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实践。元素周期律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二氧化硅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硅酸盐相对于其他含氧酸盐所展示的结构复杂性和丰富性。硅酸盐结构中网络阴离子和网络间阳离子的作用体现了破与立的矛盾关系。在含三氧化二铝的硅酸盐结构中,碱金属的存在对氧化铝在硅酸盐结构中对网络的破坏和修补的作用产生影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专业问题的辩证思考,对提高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送给学生一句寄语,让教师的关怀和激励如春风化雨般浸染学生心灵,这是一种格调优雅、轻松有效且便于操作的教育方法。在我校的有效作业中,我们设计了“教师寄语和评价”两部分内容,下面我就这两部分内容谈谈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5.
三元系硅酸盐熔体分子网络构象的高温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温拉曼光谱技术对硅酸盐三元系高温熔体的分子网络构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熔体实时原位测定,获得了硅酸盐三元系高温熔体的分子网络的结构基元和构象在高温状态下的蠕变过程,并观察到在熔点附近有一个突变。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个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能上一次市级的信息技术整合课,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所以我格外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事先请教了老师和同学,我试讲了三次,但是每次下来我都有不同的感觉。下面我就说说这三次课的不同感受。一般来说,同样的内容重复会让人感到有些乏味、单调,但是对于教师来说,绝不能把它看作简单的重复,因为即便是相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个内容我教了两次,但两次的教学方式有根本性的区别.第一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教学设计层次很清晰,先是导入新课,接着讲授例题,最后巩固训练,整个流程都是教师一步一步指引着学生在学习,师生问答式是课堂的主旋律.而第二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一改往常的做法,先让学生自学后再点拨质疑,最后进行拓展延伸,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课难上!和我一样曾执教过本课的老师大都有此感叹。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大,法学概念多,线索又复杂;二是由于教师法学知识大多储备不足,又无讲授这一内容的经历(以往教材无此内容),等等。本课教师执教的这一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其知难而进的创新勇气和教学智慧,实在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第一节《碳族元素》 ,从已在初中学过的碳元素入手 ,引出碳族元素 ,根据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点 ,运用前面学过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通过讨论 ,研究碳族元素的一些重要性质 ,然后 ,结合已学过的碳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着重介绍了硅、二氧化硅、硅酸盐的存在、性质、用途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节《硅酸盐工业简介》和第三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简单地介绍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热制成的硅酸盐产品———水泥、玻璃等的主要成分、用途以及生产它们的主要原料、反应…  相似文献   

20.
向硅酸盐水泥中添加丙烯酰胺,利用水泥水化的内部环境促使丙烯酰胺聚合.与水泥水化产物结合的聚丙烯酰胺能在硅酸盐水泥中形成稳固的网络结构,起到改善水泥石性能的作用.通过实验发现,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加丙烯酰胺的量为2%时,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提高了近20%,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氢氧化钙的含量增加,絮状水化硅酸钙的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