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洪宝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06+208-206,208
中国重彩画一直是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彩画在现代,从艺术取向,表现语言、绘画材料方面都有新的发展,高校的重彩画教学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重彩画教学中技法练习课,学生对材料的熟悉和对技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绘画创作的效果。重彩技法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寻找自己的个性表达,并且让学生在技法练习的过程和课程的最后进行小结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一个画种最重要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其材料属性,因此对绘画材料语言及新审美空间的探索创新会极大促进画种的认知和表现空间。岩彩画先天带有现代绘画特质——开放复合的多元综合性。中国画家应重视现代岩彩画材知识,研究探索其材质综合特性,在继承中国传统重彩画优势、保持自身文化身份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画种的媒材技法,使岩彩绘画语言不断丰富、成熟,表达更自由、更具中国精神,可以跨地域空间,与西方强势文化进行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3.
作者经过对岩彩画艺术的认真研究和实践,并对当下岩彩画家多类作品风格分析总结认为,以其材料技法、画面底色、黑白元素,以及形式构成等要素为契机,完全可以改革甚至颠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画风面貌,进而推进、拓宽、延伸工笔重彩画的现代审美领域和表现形式现代化,加快重彩画在创新理念、审美追求和视觉美感诸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当代重彩画是高校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各大美术学院在对当代重彩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创新研究一直处于停滞水平,对历史传统更多的是继承而缺少突破和创新.当代重彩画的变革主要通过运用综合材料和技法来实现,但是当代重彩画的变革还没有引起高校美术教育部门的重视,大多还是分门别类,把材料和绘画分体教学,并没有意识到当代重彩画的变革能提高教学创新意识.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当代重彩画特点,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绘画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交流重新审视重彩画的特点,引导学生领略当代重彩画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推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指明高校艺术就业新方向,从而促进艺术市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水墨重彩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创新表现形式,其技法丰富、色彩鲜艳、风格新颖,发挥空间较大,趣味性高,非常适合儿童学习。通过对儿童水墨重彩画的发展现状探究,结合指导儿童水墨重彩画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分析如何开展水墨重彩画材料创意教学的实践和水墨重彩画教学的材料开发,并在材料应用和课堂体验中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的美术创意价值,以期能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美术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相连、与时代契合,使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发端于工笔重彩画。从中国绘画史看,工笔重彩画在汉唐时期达到鼎盛,宋元以后走入低谷,直至20世纪80年代,被旁落千年的工笔重彩画才再度振兴。现代重彩画是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是当代中国画坛一个相对独立的画种,它融合了水墨画、青绿山水和壁画的技巧,吸收了油画和岩彩画的营养,在重视颜料、材料、技法和绘画语言开发研究的前提下,重视题材的选择和意境的开拓,如今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动的视觉效果在画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中国重彩画也就是石颜料绘画 ,古称青绿 ,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汉唐以来 ,中国重彩画技法传入日本 ,后形成日本画。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与日本颜料绘画的区别 ,一是在造型上中国是线造型 ,而日本则线造型减弱 ,视觉上与油画相近 ;二是在制作上两者在绘制方式、色彩应用、材料工具和颜料上均有不同 ;三是在视觉效果上中国画更适合于近处欣赏 ,而日本画则尺幅较大 ,色彩富有光泽。近年来 ,中国重彩画的兴起 ,在色相、颜料和材质方面均有创新 ,开拓了中国当代绘画表现的新途径 ,加快了中国绘画由传统表现方式向现代表现方式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绘画语言是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传统重彩画在语言表达上有程式化的特点,因而制作过程比较容易把握。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法的出现,使现代重彩画少了程式化成分,而更多地关注制作和材料。现代重彩画在继承民族传统,融入外来形式因素的同时,从形式语言到艺术观念的探索应始终立足于当代审美文化,展现当代意义,才能最终显示其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重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开放形态 ,它正在创造着一种新的色彩体系 ,更加强了色彩意识 ,关注色彩的审美潜质 ,无论从工具到技法都体现了丰富多样的创新思想和个性化倾向 ,使现代重彩画的色彩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和更强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综合材料和媒介是现代艺术变革的产物,综合绘画从审美观念、方式、媒介和技法上都紧紧围绕对传统的变革而进行的,从而表述一个现代人对艺术进程、现代生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小说里的教育叙事,生动地记录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片段,形象地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教育变革的时代主题。这些变革虽然只是通过现代小说体现的,但这种观念形态的呈现对于研究现代教育史有着特殊的价值。它不仅可以拓宽教育史研究的视域、丰富教育史研究的资料,还可以完善教育史著作的文本写作。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一些开拓性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晚清上海五彩石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五彩石印技术开始传入上海,其制版方法主要有"毛石"与"光石"两种,用于印制钱票、月份牌、仿单、舆图及书画等物,当时较为著名的五彩石印书局,有富文阁、肇记、中西、藻文等十数家.民国初年,上海五彩石印业成立了自己的同业组织,对彩印价格、公平竞争等事项进行了规范.从印刷史的角度而言,五彩石印术,充当了传统木版套色印刷与现代彩色胶印之间的过渡桥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型的比较史学在中国日益兴起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较史学在实践上就是对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历史的比较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它有利于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大跨度的综合考察,能够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做到更客观有效的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处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点,探讨了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处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实践表明: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原始时期的彩陶艺术及秦汉到明清时期的陵墓彩绘、文人绘画为例 ,寻求中国古代造型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造型手法的相同之处 ,从而论证了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现代魅力。主张在进行现代艺术的创作时应立足于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身处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时期,对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有切身体会和深刻感悟。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影响,除了他的东西文化观之外,还在于他那独具风格的文化历史哲学思想。动力论、主体论、认识论、人物论和历史观充分展现了梁漱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毕生求索,以及对人类未来走向的深沉之思。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可以拓宽梁漱溟思想研究的视阈。  相似文献   

17.
综合版画是现代版画艺术中的一种独立版种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有几十年时间,却在技法造型、图式理念及媒介手段的综合应用方面突破传统版种的边界限定,不断改变着中国创作版画的视觉形态。版画注重制作方法,印版是艺术家表达精神诉求的物质载体。综合版画在制作技术上通过不断试验创新获得新的视觉经验,达到表现手段自由应用目的,并在实践中产生不同于其它版种作品的痕迹趣味,形成综合版画材质本身特有的痕迹语言特征。综合版画将物性痕迹造型语言与精神理念相互融合,形成综合版画独特的趣味性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18.
以两性之爱来构架学作品,古今中外不乏其例,但台港现代小说的性爱小说,则把焦点聚集在个性性爱心理的透析上,它不但拓展了小说题材的领域,更引发了小说体的重大变革。因此,探讨其人物主题及审美价值,则有着独特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