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课堂气氛也称课堂心理气氛,它是一种社会心理气氛,主要是指“工作集体中的情绪”状态,即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学指出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课堂气氛就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师生情绪、情感状态,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积极的、健康的、生动活泼的气氛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始终存在着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心理活动的双向交流。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气氛则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不…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力求创新,面对不同的课程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积极的情感感染,能有效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积极的情感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兴奋剂。古人云: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互动共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一般型三种类型。积极型的课堂气氛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学生在这种课堂上能获得愉快、轻松、积极的情感体验。消极型的课堂气氛表现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紧张,教学内容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之间也没有合作和交流,学生在这种课堂气氛中表现出紧张、压力、害怕、烦闷等特点。而一般型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积极型的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岚 《学周刊C版》2014,(9):68-69
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愉悦、满意、进取、收获、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一种享受甚至陶醉的感受。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相似文献   

5.
李婷婷 《小学生》2013,(7):15-15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是学好数学的催化剂。学生如果把学习数学的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相结合,将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的体会是:一、增进师生情感,调动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喜欢数学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情感效应。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热心,会转化为  相似文献   

6.
课堂气氛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同师生情感的"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它虽然不直接参与实际的教学反应,但却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迅速升温,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因此如何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轻松的融入教学过程中,是每个化学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探索的问题。本课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营造良好的化学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完善心理品质的“多功能厅”。使课堂教学起到上述作用的关键是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勇敢而充满信心地回答或探讨每一个问题,其关键是积极评价。笔者认为,积极评价的基础是师生关系和谐而课堂气氛活跃、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师生情感是积极评价的心理基础 教师要利用学生在校的分分秒秒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动和老…  相似文献   

8.
课堂气氛,就是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课堂气氛有两种基本类型,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和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气氛。从教育工作的角度来看,良好的课堂气氛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积极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教海撷英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点燃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师生建立融洽情感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爱,是感情的本质体现;爱,是情感的结晶。由爱产生的积极情感则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利用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激  相似文献   

11.
一堂好课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沟通师生情感,使得师生在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搞好教学。本文就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几点做法。一、少点“威严感”,多点“亲切感”。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辩证地认识“严”,多留点“亲切感”给学生,将会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爱”。一个亲切的面部表情,一些幽默的课堂语言,一个生动的实际事例,都会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课堂气氛是整个班级在课堂上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表现。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上进的教育情境。教师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及进行课堂评价等手段,构建积极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1):159-160
课堂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课堂上需要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营造和谐良好的气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者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良好课堂气氛表现特征入手,从教师自身角度探讨并列举出五方面谈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4.
正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愉悦、满意、进取、收获、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一种享受甚至陶醉的感受。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呢?一、教师应该"心中有爱"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人说严厉打骂也是一种爱,但是在打骂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北大,其心理也是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本文拟就课堂教学艺术问题略陈管见。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艺术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气氛十分重要,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传递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智慧,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剂。其外部特征表现在:(一)良好的秩序。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教学目标明确及教学活动有条不菲为特征,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踊跃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加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以学生为主体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整个班级在课堂上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表现 ,只有积极的课堂气氛才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特点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 ,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从教育的角度来看 ,良好的课堂气氛 ,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 ,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 ,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教学的角度来看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会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更好地接受知识 ,并且能够使所学…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绪状态。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因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受到"社会助长作用"的影响,使学生情绪高昂,引起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求知欲望,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反之,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思维活动,窒息智慧火花。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小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有他自身的特点,小学生思维形象具体,认识事物有极大的情绪性,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持久。下面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百花齐放,正在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无论采用何种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没有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的烘托和支撑,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是整个班级在课堂中情绪和情感的表现,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能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感情上的共鸣。它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特点,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发展。所以,它是运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前提。因此,营造良好教学的体育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如何去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呢?  相似文献   

19.
林勇爵 《新疆教育》2012,(10):116-116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百花齐放,正在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无论采用何种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没有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的烘托和支撑,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是整个班级在课堂中情绪和情感的表现,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教育情境,能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感情上的共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特点,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发展。所以,它是运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前提。因此,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良好课堂气氛标志为:师生情感交融,产生更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调动课堂气氛,并使其达到这种良好状态,我认为应从兴趣、学生、教师这三个要素入手。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发思维、驰骋想象。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