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铁》课例评析执教:胡生玉评析:李秀才师:老师这有一块条形磁铁,用它的一端接近大头针,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生:磁铁把大头针吸起来了。师:磁铁为什么能吸引大头针?生:因为磁铁有磁性。师:老师这还有一根铁钉。我把它接近大头针,看它能不能吸引大头针?(师...  相似文献   

2.
“噹噹噹”上课铃声响了。年过半百、白发苍苍的特级教师吕自诚同志精神饱满地走上卿头小学二年级教室的讲台。师生相互问好后,吕老师亲切地扫视了一下小朋友,对大家说:“今天,先给大家玩一个科学小把戏。”说着,他拿起一块磁铁,在放有铁钉、木屑、大头针等物的盘中一绕,向上一提。顿时,吸引住了铁钉、大头针等,还有一条由曲别针串成的“小银链”,银链下系着小纸牌上写着:“祝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磁铁吸引了铁器,吕老师的开讲却吸引住了同学  相似文献   

3.
"魔力"陀螺     
准备 厚白卡纸、钉子、大头针、铁丝、圆规、钳子、钢锉、磁铁。步骤 1.找一根长10厘米左右的铁钉,把钉帽锉掉,并把钉尖锉 光滑(图1)。 2.把钉尖在磁铁上向-个方向摩擦,使之能吸起大头针即可(图2)。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下面请认真观看一段视频,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视频(左边:磁铁可以吸起大头针,右边:通电的导线圈也能吸引大头针),引导学生发现通电的导线圈具有磁性。生:右边的这个装置和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因为它们都能吸起大头针。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装置由哪些东西组成呢?生:漆包线、铁钉。师:那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这样的装置呢?生:想。师:播放视频演示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十四、电磁学实验(一) 1.磁铁的性质实验(1) 实验用具与材料: 一块磁铁、橡皮、小刀、铅笔、铝勺、木块、纸、大头针、乒乓球、塑料尺、铁钉、石块、玻璃片、线绳、布块、曲别针、铜钥匙、铁锁、鸡毛、缝衣针、剪刀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拿磁铁一一去接近上述物体,看一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相似文献   

6.
磁场是初中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一个概念,特别是在磁体周围空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一磁场,学生更难以相信。为此,可增加一个课堂演示实验:用一条形磁铁和一个用细线拴住的小铁钉,一只手拿着磁铁在上方,另一只手拉着细线在下方,将磁铁和小铁钉拉开一个适当距离,不让它们“吸”在一起,又使铁钉“悬空”,如图所示。学生们看清楚后,逐渐将铁钉拉开—些距离,直到铁钉掉下来。这一演示可较明显说明磁场的存在,以及离磁极越近磁场就越强,离磁极越远磁场就越弱。  相似文献   

7.
例1 如图1所示是小新同学做“制作、研究电磁铁”实验的示意图,他在实验中发现大铁钉A比B能吸引更多的大头针.根据图示的实验现象他得出的结论是:当——一定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铁钉吸引的大头针将——(填“变多”、“变少”或“没有变化”),这说明电磁铁的磁性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物理第二册“电磁铁”一节的教学中,教材上关于“制作、研究电磁铁”的学生实验是这样的:用图1这些器材制作电磁铁:先用细漆包线在大铁钉上顺着一个方向绕制两个匝数不同(40匝和80匝)的线圈,再用棉线缠绕固定,使漆包线不致松散,这就制成了两个简单的电磁铁。此学生实验有以下几点不足:①要制作两个电磁铁,比较费时;②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连接电路以及改变线圈匝数不够方便;③当电磁铁磁性强弱相差不大时,学生往往较难根据吸引铁钉的多少来判定磁性的强弱。改进的学生实验如图2。图1大头针大铁钉棉线开关电源细漆包线…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认识磁铁”的活动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师演示幼儿看、教师讲解幼儿听的模式,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采用让幼儿亲自参与活动,自由探索、自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方法,组织幼儿认识磁铁。幼儿在玩磁铁的过程中,开始了解磁铁,然后教师再让幼儿说出磁铁能吸什么?幼儿争先恐后地说:“能吸铁钉”,“能吸住铁片”,“磁铁能吸曲别针”,“能吸所有铁做的东西”。大家七嘴八舌,在玩中发现了磁铁的第一个特性。这时,一个小朋友来到我面前,举着手中的磁铁说:“王老师,您看,我能吸起一串曲别针,一个接一个的,掉不下来。”其他孩…  相似文献   

10.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彼此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那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成为我们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领域。通过以下两个案例片段,笔者尝试对如何处理科学课中的预设与生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片段一:在《磁铁的性质》课上,学生们尝试用磁铁去吸不同的材料(很多材料都是课前准备的,也有一部分来自学生),汇报交流了,我说:“来,说说你们的结果好吗?”生:磁铁能吸铁钉、大头针、回形针。师:其他组是否也都能吸呢?生:都能。师:还能吸什么呢?生:还能吸自动笔铁的部分和桌子铁的部分。生:还能吸一元的…  相似文献   

11.
今天在玩磁铁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磁铁有南北极,那“电磁铁”是不是也有南北极呢?于是.我带着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买来一节5号电池.又从家里倒腾了一根没有生锈的大铁钉和一根长约50厘米完好无损且带有绝缘体的电线。最后.再拿来一块标有南北极的磁铁。实验材料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12.
准备:小纸蛇、小风车、蜡烛、火柴、大头针、磁铁。常见的热空气上升实验有小纸蛇和小风车实验,二者皆以烛火加热空气为动力。但随着小纸蛇的转动,纸蛇上棉线的扭力会增加,影响其转动;小风车也会因为有多个小纸孔与大头针发生摩擦而影响其转动。我的方法是:1)用大头针穿过小纸蛇和小风车。2)把大头针针尖吸在磁铁上。3)用蜡烛加热小风车或小纸蛇下方的空气,使之转动。这样把原来的小风车或小纸蛇转动变成了让大头针针尖转动.大头针针尖与磁铁只是一个点相接触,把摩擦减至最小,因而灵敏度更高。提示:1)小纸蛇或小风车皆为纸质材料,因而要注意…  相似文献   

13.
会飞的蝴蝶     
方法 1.幼儿先画好蝴蝶,涂色后沿轮廓剪下。 2.在蝴蝶的背面粘上一个大头针,并在大头针的一头系上一根线。 3.将一块大磁铁放在桌上。手拿线头,蝴蝶就会朝放有大磁铁的方向飞去,如同蝴蝶在飞舞。 原理 磁力使粘有大头针的蝴蝶被与它有一定距离的大磁铁吸去。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要求:①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性质和用途。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性质。教学难点;电磁铁的磁极、磁力可变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电池、大铁钉、漆包线、指南针、大头针等。(够10个实验小组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磁铁有哪些性质?  相似文献   

15.
好玩的磁铁     
大班集体教学活动“好玩的磁铁”即将结束,这时,有孩子发现沙盘里的“黑沙”(铁砂)附着在磁铁上,十分有趣,便招呼其他孩子过来观看,于是,很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物理教师教力的概念时,先提问:“谁能讲出力的表现?”学生回答很踊跃:“人提水”,“起重机吊钢管”,“磁铁吸铁钉”等。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列表板书后,进行概括: 人、起重机、磁铁都是物体,水,钢管、铁钉也是物体,提、吊、吸在物理学中称为作用,由此总结出力的初步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位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一条原则:循序渐进,让学生由  相似文献   

17.
我正看报纸,3岁的女儿琳琳笑呵呵地拉我:“爸爸,你来看看,你来看看嘛。”又搞什么恶作剧了?我知道要想清静,就得顺着她。我随她来到客厅的沙发上一看,没什么,只是把一只大布熊猫“枕”在一只小毛毛狗身上,“爸爸,好玩不?”我对儿童的玩法不感兴趣,也就随口说了声“好玩”打发她。她笑了,我也解脱了。过了些时候,妻子回来了,我听到琳琳又拉妻子去看她的“杰作”。我估计妻子也会像我一样应付她一下。琳琳问:“妈妈,好玩不?”待了会儿,我却听到妻子说:“不好玩!”真笨!我暗笑她不会迎合孩子的心理去讲话,这下准惹她问…  相似文献   

18.
以教学班为单位上科技活动课,这种课本身就必须“很好玩”,于是我就给二年级设计了《磁铁游戏》这一活动,注意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做文章。演示“游戏”,激起兴趣。一上课,我首先给学生做了一个“磁控帆船移动”的游戏,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当他们知道这是磁铁的魔力时,都急不可待地拿起磁铁自己摆弄。围绕目的,引导兴趣。科技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但老师围绕活动目的适时引导也是必要的。学生玩  相似文献   

19.
一滴水,晶莹透亮,肉眼看上去似乎什么也没有。可有一天,我在显微镜底下,窥见了滴水的秘密。哇!既好看,又好玩。水里面有闪光的“表带”、细长的“大头针”、扁平的“圆盘”,还有精致的“铁锚”。这些是什么呢?科学家伯伯告诉我,这是生活在水中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究竟是什么样的生物呢?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科学家伯伯的指导下查资料,对浮游生物作了一次探访。  相似文献   

20.
在“制作小磁针”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老师手中的缝衣针变成小磁针了,你们能把自己小组的2颗针中的1颗变成小磁针吗?”“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各小组先讨论方法后实验,开始。”5min 后教室沸腾了。从学生的表情中我看出他们成功了。“请把你们小组的做法讲给大家听。”第一组:“我们小组是用磁铁的一端来回磨针。”第二组:“起初,我们小组决定先把针放在磁铁上,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很慢,于是,我们也用了第一组的方法。”“把针放在磁铁上一段时间后,它能变成小磁针吗?”“能,我家有半盒大头针,我爸爸怕它们‘乱跑’,就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