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古代汉语中有三种常见的模糊语言形式。第一种是第三人称代词“之”,有时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第二种是副词“相”,有时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第三种是表示被动的助动词“见”,有时也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这三种语言现象曾经引起一些研究者的注意。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类语言现象,以往的研究者却没有做出回答。这三个词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常常会产生歧义,造成模糊。  相似文献   

2.
语气词“者”源于表自指的指代词“者”,“者”本是一个指称标记,功能是名词化;后来表提顿和话语标记功能凸现。这一过程大致开始于战国初,在战国中后期语气词“者”得以形成。提顿词、话题标记、假设语气词具有同一性,这是一条非常普遍的语言共性。汉代以来,带“者”的假设句开始增多,“者”字慢慢沾染上假设语气,与之同时表停顿语气的“者”还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3.
一、中日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现象1.由于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不同而导致的文化差异。“伴随意义”这一提法最早始于廖东平同志于 1982年的“模糊限制词和语意限制”一文 ,指意义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具有不同的感情评价意义和文化历史联想。从实际情况上来看 ,指代意义相同 ,但文化伴随意义不同的词例在中日语言中有许多。比如 :“你”作为第二人称代词 ,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而在日语中 ,相当“你”的“贵方”,只能用于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或恋爱中的少男少女的相互称呼。在语言运用中 ,尤其在口语中 ,日本人一般很少用它来指代第二…  相似文献   

4.
“之、乎、者、也”是四个常见且常用的文言虚词。若把这四个虚词连成“之乎者也”,这就组成了一个新词。但这个词的意义又绝非四个虚词词义的简单的相加,而是有了新的含义。“之乎者也”作为一个词使用,大概始于唐宋时代,白话小说,戏剧中用的较多。它的含义有多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着不同的意义。下面就列项加以说明。第一,由于古代的读书人,大多食而不化,读起书来摇头晃脑。所以“之平者也”就常用来形容咬文嚼字及半文半白的词语或文章,也指代迂  相似文献   

5.
今文《周书》的指示代词包括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无定指代词和旁指代词四类。从称代范围、格位选择、句法功能和发展变化情况等方面对这些指示代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了今文《周书》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蒲县方言城关话的指示代词作了全面描写。蒲县方言的近指代词“这”、远指代词“兀”各有三种读音,它们一般较少单用,要和其它量词、数量词结合为词组来表示指代,除可指人、指事物外,还可以指处所、时间、程度或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虚指代词“他”的研究过分侧重从句法结构方面去做分析,那不仅没有真正触摸到问题的实质,而且还对现行的语法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运用语言的主观性理论对虚指代词“他”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虚指代词“他”在语句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凸显言者对表达内容中数量词语的主观夸大强调,以加强语势。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是”为判断动词。然而在古诗文中,“是”的词性多样,用法灵活,其义虚实兼有。现将其用法归类整理,分述于下。一、作近指代词。此类用法最为常见,可指代人、事、物、时、地等等,表示距离说话人较近。常译为“这”、“这些”、“这个”、“这种”等等,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例如: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文章的载体。近年来,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测试已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口语表达与写作训练中对此也有明确要求,因而中招考试中“语言运用”之类的试题有所增加,新题型不断出现,所占分数比重也呈上升趋势。那么怎样来复习这部分知识呢﹖一句话,要把握“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语言表达的总体要求,不管题型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怎样才能做到简明呢﹖首先,要删除多余的语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其次,用代词或指代性的短语替换冗长的语句;第三,避…  相似文献   

10.
以语言材料的静态形式与口语表达的动态形式为视角,以重音的表达功能为根本依据,对重音进行新的分类:将语言结构材料自身的语音形式中的重音归为“结构重音”,包括词重音、词组重音和句重音(即通常所谓“语法重音”);将口语表达中的重音称为“表达重音”,包括消息重音、强调重音、情绪重音。作者试图通过对语言讯号系统中重音这一子系统的客观描述,揭示重音在传递信息方面的功能特点,对语音教学及口语表达的训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话:“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文下注释“之”指代“咸阳”。我认为不妥。郭锡良等人编的《古代汉语》选文《鸿门宴》,在讲到这个“之”字时,注释为指代“先破秦入咸阳者”。根据句意分析此句的“之”若指代“咸阳”就讲不过去。这个“之”应指代人较符合句意。  相似文献   

12.
梁哲  刘洪泉 《文教资料》2006,(13):193-195
本文探讨的是人称代词中第一人称“我”“我们”的用法。进而从形式、构成和功能角度考察了“我”“我国”“我们党”等这一类词中的“我”和“我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和不同的角色关系转换中的作用。从词汇上和修辞上,提出了“我”和“我们”指代不同的对象时,有着不同的涵义,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需要分析说话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分析人称代词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文言文主要是理解和掌握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其中,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别很大,且使用频繁,用法复杂。现就初一第一册语文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来谈一谈“之、乎、者、也”这几个我们常挂嘴边的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一、“之”“之”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助词,有时也用作动词。1.作代词“之”作为代词,指代范围相当广泛,可代人、事、物。译为现代文时可根据指代情况、句子内容灵活掌握。例如: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相似文献   

14.
口语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词块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语言教师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回顾词块的研究现状,分析词块在提高口语流利度、增加谈话者的语言信息、组织篇章和管辖话语这三方面的作用,揭示词块和英语口语水平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口语课堂上应加强词块教学和注重词块多维度的整合式教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考察1946年至1995年的官方报纸语料,总结了“期间”一词的用法以及句法分布,并指出“期间”一词在新时期的类副词用法。从介词脱落——指代明确——指代脱落三个步骤,解释了“期间”这一时间名词的语法化演变。并从语用交际角度,进一步阐释了语法化演变的最大动因是交际的语言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词块大量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是语言的主要构成部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母语习得者在大脑中储存了大量的、可随时整体使用的词块。在口语教学中运用词块法,符合口语的特征,有助于学生了解语篇结构、口语规则,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根据“其”所在的读的功能的不同和“其”与前词是否紧接.将代字“其”分为接读代字和指名代字两类。这两类“其”的指代作用和语法功能是相同的,因而这种划分是错误的,但对后世语法学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寻常语入韵”是李清照词的一大特色。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些在当时妇孺皆知的口语词,在现代汉语中变得不那么易懂了,这使今天的读者不太容易体会到作者“以寻常语入韵”“化腐朽为神奇”的语言魅力。但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些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词,却仍然完整地保留在某些方言中,李清照词中的一些口语词就是如此。现就笔者所见,例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指代词“那”既有顺接的功能,又有逆接的功能;有总结上文、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功能,也有悬念功能,制造疑问,设置延宕.不仅如此,指代词“那”还有承上的功能,也有启下的功能,甚至某些特别情形下同时拥有承上和启下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指示代词以“这”、“那”为基础,主要用来指代人和事物。《清平山堂话本》作为现存世的较早而有影响的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宋元时期的口语特色。本文以《话本》中出现的“这”、“那”系指示代词为研究对象,试对其用法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