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电子政务应用即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的总体需求、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给出了系统设计模型,介绍了面向政府应用的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的架构、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如同电子而务深刻的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一样.电子政务也必然会对政府自身组织结构运转方式工作机制和行为模式以及政府其他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自从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级地方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投资力度逐渐加大,重大工程陆续启动,业务系统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及网上服务、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日益显现出来,但总体来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总结微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经验分析国内地方电子政务的现状和需求,结合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针对国内地方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提出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一.应用原则 电子政务建设应该首先以“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为第一原则。 实践证明.电子政务是“用”出来的.电子政务只能由应用推动,应用是规划技术方案的前提。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初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硬件、轻软件,重资金投入、轻运行管理。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就是电子政务的建设者与管理者没有从本质上重视电子政务的应用原则“所谓”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指要以需求作为动力.以应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在我国,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中要善于捕捉和发掘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领导科学决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并通过系统应用的成果不断推进系统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的功能载体和表现形式,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环节,根据国内大部分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以构建政务基础软件平台为基础”的总体技术路线,J2EE架构是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发中所采用的最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重点介绍基于Struts+Hibernate+Spring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架构涉及的各项工具和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从9月1日起,许昌市电子政务内网应用系统将全面启用,许昌市政务系统将采取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双轨运行的方式办公。从2007年1月1日起,许昌市将实现无纸办公。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国家加快了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全国各地政府机关随之加快了信息化、网络化平台的建设,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多数中,基于Web的协同办公成为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协同办公环境,能够快速有效提升政府效率、精简部门工作人员和大幅降低办公成本。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是当代公共部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的集中表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普遍推行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二者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应用,为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营造了政务环境。然而,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两张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因此,根据实践验证的逻辑和理论发展的逻辑研究分析我国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行政流程再造的问题和提出具体对策,将有助于调整和正确把握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是沿着政府机构工具信息化、事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组织信息化的发展轨迹而成长起来的。作为电子政务具体表现形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也经历着从替代手工劳动的易学易用的桌面型应用系统,到为了实现政务系统简化而开发的独立应用系统,到较大业务范围内执行业务任务的集成业务信息系统,要到朝着功能交叉可变、各类应用并行运行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以至于覆盖政务及其管理全方位.内外部用户驱动下的综合信息系统发展,最终实现在恰当的时间、给在任何地点需要信息的任何人提供最恰当的信息服务;因此,根据电子政务业务范围,最终的电子致务系统主要包括3种应用模式:一是各级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各级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信息的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之间公共信息均发布与双向的信息交流,同时由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中国,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2002年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后,各行各业都把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各部门、各地方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在电子致务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多年来存在的部门和领域信息割据、网络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如何将分数的“信息孤岛”进行有机的集成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只有进行集成和整合,才可能有完整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才能向更高水平的应用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县级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县级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对策、总体框架、建设步骤、保障措施.对目前网络重复建设以及重建设、轻应用、疏管理的现象提出一些建议,藉此达到提高机关办公效率、改善服务水平、降低服务成本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移动办公平台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应用架构的设计和相对应的安全设计.设计一个与原办公系统相对独立、或是松耦合的移动办公平台,使其能够以较小代价适应不同的办公系统、实现移动办公,将会大大降低移动办公部署成本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存在和发展.有力地改进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办公效率。在分析国内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成绩,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信息安全、信息共享,系统效率等难点.提出了解决目前基于GIS的电子政务发展难点的一些方法,并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汲取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进一步阐述了基于GIS的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球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难点之一,就是电子政府业务架构建立和总体结构设计滞后于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发展,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许多人不十分了解电子政务的概念本质,将电子政务理解为就是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13.
为巩固机关网上办公成果.继续深入推进水利电子政务,2007年12月28日上午.水利部召开水利部政务内网暨综合办公系统试运行总结会。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做了题为“以业务应用为主导,以管理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行电子政务”的讲话.水利部总工刘宁宣读了《关于对水利部政务内网暨综合办公系统应用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扬的通报》,  相似文献   

14.
刘春年 《现代情报》2005,25(12):215-216,199
论述了电子政务目标分析的总体概况,随后对基于系统角度、应用角度、功能角度和制度化角度的电子政务目标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5.
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未来电子政务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山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山西实现跨部门协同办公创造了条件。对如何推动跨部门协同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实现部门间工作流程以及管理机制协调统一等问题做了探讨和思考,并对协同办公建设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本文对江西省气象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建设方法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一个公文收发具体办公工作流程展示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电子政务建设比作鼎,则信息安全、资源共享和网上办公就是三个不可或缺的足。电子政务建设.不仅是建网站.上网访问查询、收发电子邮件这么简单.它有严格的章法可循。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系统.政府要具备门户网站.可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可以实现政府机关内部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各行业逐步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包括网上审批、网上登记、网上采购、网上发证等;各部门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在跨行业多部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一站式平台办公。  相似文献   

18.
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多媒体通讯平台的核心,视频会议应用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视频会议,网络全方位沟通的“绿色通道”,威速科技、V2 Conference专业视频会议专家。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全区各单位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办公协同,同时又适应本地有限财政资金的约束,从2005年初开始.平谷区政府决定在全区所有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的桌面Linux、办公套件、数据库、服务器和中间件等方面推广应用正版国产化软件,并以电子政务办公平台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大范围地使用国产桌面Linux和办公套件,为国产软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试验基地。它的开成与应用均使用了国产软件: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使用了红旗Linux.数据库采用了人大金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客户端操作系统使用了共创开源桌面Linux,办公套件使用了共创Office。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和治理理论都是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新兴事物,由于处于同一历史背景下,受相同的社会因素催生,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电子政务蕴含着治理理论的思想精髓,是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公民网络参与、政府结构扁平化、政府网上办公等方面,政务的发展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电子化治理是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科学模式。明晰电子政务的治理意蕴有助于明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向,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