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收藏》2020,(6)
正永历通宝折银钱背面有"壹分"(图1~2)、"五厘"(图3~4)两种纪值,且分别为云南(滇版)和贵州(黔版)两地所铸造。从钱文上看,滇版与黔版的最大区别在"永"字和"通"字,相差较大,滇版为"点永折通",黔版为"二水永角通"。泉界所说的滇版永历钱,也就是永历帝从贵州安龙行都至云南昆明后所铸的纪值折银钱,其细分版别主要是在繁体"暦"字上分类,按写法厂字头下面分别为"双禾日、双禾目"与"双木日、双木目"。  相似文献   

2.
师文涛 《收藏》2016,(11):49-50
永历通宝是南明时期桂王朱山榔永历年间(1647-1661年)所铸,前期以小平钱为主,后期转战贵州、云南,以折银钱为主,包括壹分和五厘两种。由于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铸,因此大小、轻重、厚薄、文字书写风格干差万别,再加之文字资料的缺失,对于其铸地只能从实物和风格来确定。笔者根据收藏的钱币实物,结合其他方面的研究资料,认为永历通宝折银钱主要可划分为三个系列。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6,(21)
正永历通宝是南明时期桂王朱由榔永历年间(1647~1661年)所铸,前期以小平钱为主,后期转战贵州、云南,以折银钱为主,包括壹分和五匣两种。由于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铸,因此大小、轻重、厚薄、文字书写风格干差万别,再加之文字资料的缺失,对于其铸地只能从实物和风格来确定。笔者根据收藏的钱币实物,结合其他方面的研究资料,认为永历通宝折银钱主要可划分为三个系列。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枚“乾隆通宝”折十型开炉大钱(见图),系户部宝泉局所铸造。“乾隆通宝”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铸造的制钱。包括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在内,全国共有22个局开铸。制式以小平钱为主,无折二、折五等品种,其钱体大小厚薄不一,文字笔画位置多变,是清代小平钱中版式最繁者,超过了北宋各钱。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07,(8)
"崇宁通宝"有小平及折十钱。小平钱存世较少,大致可分大字、宽缘、缩范等版式。缩范小平钱极罕。所谓"缩范",马定祥先生概括得非常形象。在《历代古钱图说》第95页,批注曰:"另有一种如折十缩小之字文者,珍。"换言之,似缩小的折十"崇宁通宝"钱。这种"崇宁通宝"小平钱,也有称"美制"者。  相似文献   

6.
史载:"大观通宝"系北宋徽宗大现年间(1107-1110年)所铸。面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计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数十种版式,分铜、铁、锡等币质。小平钱又以"通"字部位结构,有"昂通"、"降通"、"斜通"、"楷通"、"大字小通"之分。其中以当十大钱最为精美,尤以小平行书及样钱、母钱为珍贵。折十铜母当属精美之品。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7,(1)
正宋哲宋赵煦绍圣年间(1094~1098年)所铸年号钱有元宝、通宝、重宝三种,分小平、折二二等币值;钱文书体为篆、行、隶三体,其版式繁杂且大多可成对钱;铸币材质有铜、铁两种。从钱谱和出土实物中知,绍圣钱的统计占比以元宝钱为多,包括小平、折二铜、铁钱,其中小平铁钱为四川路所流通,折二铁钱则行用于陕西  相似文献   

8.
叶柏光 《收藏界》2012,(10):76-77
中国南宋理宗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铸造了"大宋元宝"铜铁钱,为非年号钱,有小平、折二、折三之分。背幕有光背、纪年、纪监之别;纪年者有元、二、三之记,纪监者有汉、春、定、泉之载。同时期还铸有"大宋通宝"背"当拾"大铜钱,钱文"大宋通宝"四字直读,瘦金体真书文  相似文献   

9.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铸行"政和通宝"及"政和重宝"钱。通宝分小平、折二等铜铁两类,铁钱还见折三大钱。重宝为折二铁钱,铜品为铁母。笔者珍藏着"政和通宝"折二铁母及"政和重宝"铁母钱各一枚。借贵刊一角发表出来与泉界朋友共同欣赏。  相似文献   

10.
许杰 《收藏界》2012,(10):85
"至正通宝"为元惠宗(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所铸,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等五大类。此五类钱皆铜优制精,品种繁多。背部有蒙汉文纪年、纪值、光背等不同版别。笔者收藏一枚"至正通宝"当十大钱。此钱为细字版(在华光谱著作中定为五级),直径4.64厘米,厚度为4.2毫米,重  相似文献   

11.
成日至 《收藏界》2011,(7):88-88
在明代各种版式的"天启通宝"方孔钱中,背文为"奉旨"的小平钱较为突出,主要原因为:一是这种古钱不仅是奉旨铸造的,而且还在背文上铸了"奉旨"二字,应为"天启通宝"的开炉钱;二是许多古钱虽然同样是奉旨铸造的,却都没有铸上"奉旨"二字的背文。所以,背文为"奉旨"的明代"天启通宝"  相似文献   

12.
正顺治通宝"云·一厘"钱(图1),是顺治时期清政府在云南所铸,其面背钱文均为楷书汉文。它是明清易代之际,云南官方制钱中样式独特的品类。从其钱廓、穿口和铸工等方面来看,均带有明显的明末云南铜钱铸造工艺之遗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政权虽已改朝换代,但工场、工匠、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几乎都与前朝无二,甚至就是前朝全套设备和人员的延续使用。对于此种铸造风格的影响,最迟在康熙时云南官方铸造的制钱中仍有所体现。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对顺治通宝  相似文献   

13.
钟旭洲 《收藏》2010,(3):118-119
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1131~1162年)铸有“绍兴元、通宝”两种钱币,且有铜、铁质之分。在铜质行用钱中,“绍兴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其钱文旋读,书体篆、真成对,制作颇为精整。“绍兴通宝”亦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直读,书体则皆为真书。另外,谱录中又有“绍兴通宝”瘦金体旋读折五、折十型试样大钱存世。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20,(6)
正顺治通宝系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并有五种形式的铸钱,史称"顺治五式",即一式仿古钱(含光背、纪值、背圈星纹饰),二式背单字纪局,三式背"一厘",四式背"满汉文",五式背"满文"。最终,背满文钱确立了清代货币体系,获得了极大成功,直至1911年清朝覆灭才最终结束,其影响意义深远。是时,全国先后有近30个钱局开炉鼓铸顺治通宝钱。从顺治元年由京畿地区开始,伴随着清朝铁骑的南下征战,从北向南逐步推进,开始设局铸造光背或单字纪局的顺治钱。据《清世祖实录》载,浙江钱局于顺治六年(1649年)三  相似文献   

15.
北宋徽宗宣和年号的钱币,分通宝和元宝两大类,其中通宝钱铸量大,版别多,至今仍不少见。"宣和通宝"小平钱,折二钱,常见版别现时市价才1-10元左右一枚。但是,"宣和元宝"钱虽然版别也不算少,至今所见不下20余种,但各种版别的存世量都不多,而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6,(17)
正蚌埠市博物馆的藏品中,元末农民起义军钱数量较多。1988年市区青年街基建工地出土一处钱币窖藏,共有5个品种总计22枚,其中龙凤通宝折三3枚,天佑通宝5枚(包括背篆书"叁"1枚、背"五"4枚),天启通宝折三1枚,天定通宝折二、折三7枚,大义通宝折三6枚。此类钱均属元末农民起义军政权货币,地域性强,铸期短,铸量少,在同一窖藏中出土如此众多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万历通宝是明代中后期明神宗朱翊钧的铸币,始铸于万历四年(1576年)。目前流传于世的万历钱多以光背为主,背字的万历通宝相较少见。而在为数不多的几类万历背字中,尤以“厘”字类较为特殊。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万历背厘字钱,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万历通宝背右厘、万历通宝背厘二以及万历通宝背厘十。除此之外,还有通过光背钱改制的背厘钱。  相似文献   

18.
戎畋松 《收藏》2014,(1):73-75
宋代铸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个别年号外,每逢改元必铸新钱成为定制。其钱文在称谓上主要有元宝、通宝、重宝之分;币值上则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几等;材质上又有铜、铁、金、银、铅、夹锡之区别;而最为辉煌的就是钱文上的书法艺术,有篆、隶、真、行、草数种。宋代铸钱无论是在规模数量、货币制度、工艺水准以及书...  相似文献   

19.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所铸“元丰通宝”有小平、折二铜铁钱和折三钱,篆、行成对。钱文书法水平较高,版别复杂、书体多有变化。笔者藏有一枚行书折三“元丰通宝”铜钱。钱径31.2毫米,穿径7毫米,厚2.1毫米,重9克。天然合成红褐色轮廓,翠绿色地章,红里掺绿,绿里透红,协调自然有层次的包浆着实惹人喜欢。但钱谱中没有查到此钱版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元丰通宝”行书钱文中进行对照比较,此品钱文书法  相似文献   

20.
宝福局咸丰钱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六种面值。有些版式未正式铸行,存世仅见母钱、样钱,如当五缘纪重钱,还有国内纪重钱等。该局钱币铸量多,版别复杂,书体独特异于他局。笔者珍藏着一枚宝福局"咸丰重宝·当五"背外缘纪重"二钱五分"四字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