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贵任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曾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母婴世界》2014,(1):56-57
乐乐妈 父母要做好示范作用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其行为习惯的养成与父母的日常教育分不开。要想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1.树立榜样。父母要先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礼貌用语。对于不想让孩子玩的东西,不能一味强制地不给他玩,而是要跟他讲道理,或限制玩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作为父母,努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小习惯成就大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  相似文献   

4.
我曾读过这样一篇报道:1987年1月,2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个故事给我们深刻的启迪: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好习惯终生受益。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习  相似文献   

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应的,孩子也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要弄清楚你的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某一东西、技能或者促使孩子学到这些东西,你可以让孩子充当一次老师。  相似文献   

6.
有些新入园幼儿总觉得在幼儿园不如在家里那样自由,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各项纪津等都使他感到很不习惯.有的不愿到幼儿园,有的成天哭闹.为使新入园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与教师应当相互配合,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一、家长对孩子的爱要适度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然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要过分溺爱,使孩子变成家里的“小皇帝”.要吃什么就给什么,要玩什么就买什么.要骑马,父母就得爬下让他骑.一切部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办.慢慢地便养成他任性、执拗的不良习惯.这样的孩子入园后就觉得处处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不乐意在幼儿园学习、生活,厌恶幼儿园.这就要求家长做到,在孩子进幼儿园前,让孩子知道:不是任何要求都能满足的,如买东西,有需要和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由幼儿园的老师管他了,我们在家里只要保证他吃好、睡好就可以了。”“我们上班很忙,反正孩子有幼儿园老师照顾着,我们就放心了。”“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基本上吃个饭,看会儿动画片就要睡觉了,我们和他的交流很少。”自从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许多父母都当起了“甩手掌柜”:反正孩子在幼儿园有老师照顾,有小伙伴和他玩,又能学到知识,又不会孤单,我们做父母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也没什么好教他的。其实,父母们并不知道,一个孩子的健全发展,固然离不开他在幼儿园的群体生活,但更离不开家庭的温暖。因此,家长们,不管您的工作有…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都说明了父母的素质与孩子的素质紧密相关,提高父母素质是实施家庭素质教育的基础。现代作家老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爱花草、爱整洁和讲礼貌、守纪律等好习惯,都是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他热情、好客,真挚、诚恳,不屈不挠的性格。也是母亲传给他的。老舍在纪念母亲的时候,深情地写道:  相似文献   

9.
1.父母要以身作则,养成读书的好习惯。2.培养孩子读书的技巧。专家发现,那些每天至少花30分钟读点东西(无论是书本、报纸还是杂志)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掌握读书的技巧。3.让孩子养成去图书馆的习惯。4.对着孩子大声朗读。在《朗读手册》一书  相似文献   

10.
小事如灯     
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沉思片刻回答:“幼儿园。”他解释说:“幼儿园教会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相似文献   

11.
每到假期,你送孩子到亲戚家去度假的时候是不是有点担心?你可能会想,“我希望他不要让他外婆烦,不要给他的阿姨留下坏印象”,或者,“如果她一直使她的房间乱乱的,怎么办才好?”有工作的父母不能总跟孩子一起旅行,但没有人想让自家孩子没礼貌. “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家庭环境的反映.礼节是孩子潜移默化地从父母那里学习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里亚·沃里克说,“让孩子有好习惯,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要一步一步耐心培养.规则应该内化成孩子自己的东西,而不应该只是口头上告诉他怎么做.”  相似文献   

12.
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沉思片刻回答:“幼儿园。”他解释说:“幼儿园教会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  相似文献   

13.
案例:彬彬的父母经常抱怨: "这孩子很不听话,见到喜欢的东西一定要买,不买就不走.""一不高兴就扔东西,打人,真是气死人!""这孩子脾气也非常暴躁.如果不满足他的要求,就拼命哭闹,严重时甚至会咬自己、咬物品以威胁大人."彬彬在幼儿园也经常发脾气、喜欢指挥别人、爱哭等,还会经常无故推打小朋友,损坏他人的东西.老师为此经常向家长投诉,父母觉得很头痛.  相似文献   

14.
辛闻 《家教指南》2009,(9):43-43
案例:小廖夫妇的儿子已经4岁,原来是夫妻俩自己带,后来随着工作日渐繁忙,照顾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他们将儿子送到了幼儿园,想让他适应一下集体生活。没想到几周后,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说他们的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建议进行心理辅导。小廖夫妇很是诧异,每天上下学接送,儿子一看见父母就笑逐颜开,回家也不停地说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没看出异常啊。于是小廖决定请一天假,到幼儿园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15.
弗吉尼亚的无名小子   “我本是弗吉尼亚的一个无名小子.“在接受正规初级教育以前,纳什上过幼儿园,父母给他一本康普顿图画百科全书,现在回想起来,纳什认为他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期他还阅读了一些自己家里和外祖母家里的藏书,这些都给了他不少教益.……  相似文献   

16.
正九月开学季,又有很多爸爸妈妈将自己的宝贝送到了幼儿园。为什么要上幼儿园?上幼儿园会学到什么东西?相信多数家长都会有所期待。作为一个有教育学专业背景的家长,我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学到哪些东西呢?我主张先成人,再成才。幼儿园属于学前教育阶段,是为以后的学龄教育做准备,更是为一个人一生的生活与学习做准备的。因此,我认为孩子应该在幼儿园获得以下习惯与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而不是学习拼音、识字和加减法速算等小学化内容。  相似文献   

17.
小事如灯     
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沉思片刻回答:"幼儿园。"他解释说:"幼儿园教会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人的一生都是由平凡的小事点缀着,而幼儿园里的这些小事,其实就是一盏盏"成长的明灯",帮助他学会珍视人生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  相似文献   

18.
曾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沉思片刻回答:“幼儿园。”他解释说:“幼儿园教会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可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将会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9.
1.坚持就是胜利 父母的思想要先行,孩子任性、发脾气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孩子,不要怪罪孩子。需知:孩子哭1个小时,是因为你把他要的东西在1小时零1分钟给他了;孩子哭2小时,是因为你把他要的东西在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月,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有人问一位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最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