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是后现代社会人们回归自然的载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自从1994年可持续旅游期刊发专刊对乡村旅游进行系统研究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近20年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驱动机制、地理空间结构和旅游企业管理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结果发现:尽管乡村旅游的研究遵循了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突出乡村旅游主要功能特色和旅游乡村性的研究欠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等研究主题是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更侧重于研究乡村旅游的地理空间结构和驱动机制问题。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在中国乡村旅游的研究中比较缺乏,导致结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受到限制。采用实证分析或定量分析等规范的研究方法扩展乡村旅游的研究领域,提升乡村旅游活动中的乡村性,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投资相比,绿色投资顺应生态文明的理念,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分析、探索措施则是推动企业绿色投资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然而,企业绿色投资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是多元的,每个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绿色投资中的关注点和需求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力与利益,开展有效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本文建立了一套实现企业绿色投资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从识别—调查—互动三个层次开展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最后,提出了企业绿色投资利益相关者驱动机制,通过企业的环境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绿色引导,共同驱动企业实现绿色投资。  相似文献   

3.
杨燕  蔡新蕾 《科研管理》2016,37(9):1-10
关于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概念、特征、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影响等方面,对原始性创新触发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创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动机性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触发企业原始性创新的因素及路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原始性创新的触发机制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利益相关者通过内外部两条路径影响原始性创新:其一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观点/评价的采纳为创新提供过滤机制,帮助企业筛除新颖但无用的想法,确保创新想法的"有用性",为创新产品的推出和商业化成功提供前提,即从内部触发原始性创新;其二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基于知识的声誉的感知为创新提供信号机制,为创新资金投入提供支持,并有助于用户接受创新产品进而实现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即从外部触发原始性创新。研究丰富了原始性创新的相关理论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原始性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关于企业绿色管理的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绿色管理和企业绩效的分析模型,从技术相容性的角度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对绿色管理及绩效的影响机制,并以珠三角235家制造型中小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客户、管理层、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绿色管理具有显著影响,技术相容性正向调节股东与企业绿色管理关系,企业绿色管理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围绕高校图书馆利益相关者利益驱动力的提升,在概述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基础上,指出了不同层次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需求,并以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为研究基点,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利益驱动力,并从利益驱动力的驱动机制和管理学角度,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利益驱动力的提升策略,将物与人的因素统一到利益驱动力提升视域加以考察,从而拓宽了利益驱动力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高校科技成果为研究载体,研究知识扩散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机制,以期助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落地。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与内部利益相关群体进行识别,考察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定位与作用。其次,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因素、高校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中介服务因素以及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因素三方面,分析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最后,从完善法律实施的配套措施、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以及加快健全技术市场和服务中介服务体系三层面给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分析长三角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机制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以长三角地区20家先进节能环保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网站、媒体报道、学术期刊等收集相关二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研究构建节能环保企业绿色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并进一步以其中两家典型企业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作用阶段。结果发现:(1)市场因素与环境规制是外部导向因素,创新技术与能力是内部驱动因素,利益相关者压力和资源整合与投入是强化因素,企业文化是维持因素;(2)在节能环保企业绿色创新实践的4个阶段中,模糊前端、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商业化运用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市场因素、创新技术与能力、资源整合与投入、利益相关者压力。基于此,提出长三角地区政府加强市场激励型和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企业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共同加大绿色创新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联盟的企业绿色战略导向与绿色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色环境战略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将环境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进行整合,通过绿色创新提升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家和战略管理学者们未来研究的重大课题.基于资源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构成的绿色价值网络;提出了绿色战略联盟与绿色创新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阐述了绿色创新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陈爱兰  李明骞 《内江科技》2007,28(10):87-88
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已经运用到西方国家的旅游研究和实践中,并开始运用到我国旅游研究领域.本文认为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旅行社激励机制,激发并提高各利益相关者为旅行社提供有效资源的积极性,这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可以推动各利益相关者为旅行社经营目标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实现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网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3):80-85
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对其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网络组织关系。结果发现:(1)什寒村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分为四大类17个子类;(2)从网络凝聚性来看,四大类利益相关者群体相互间沟通联系欠缺,不存在明显的派系林立情况;(3)从网络中心性来看,什寒村旅游扶贫不存在绝对强势的利益相关者,县旅游委拥有较多话语权,旅游企业话语权被边缘化;(4)从网络结构洞来看,旅游专家和媒体等利益集团的限制度和等级度低,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最后,提出了促进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朱振峰 《科教文汇》2023,(6):186-188
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乡愁记忆和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传统村落、传承乡村文化、延续乡村记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青田村为研究案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青田村乡村文化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博弈机制。总体而言,“青田范式”是青田村村民、基金会、当地政府三大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峰 《内江科技》2005,(3):18-18
我国学者对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目前皆以理论介绍为主,而对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追求的经济利益及其实现方式讨论较少。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重点,试图以利润表为基础,展示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经济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案例和理论研究为手段,深入剖析旅游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归纳出包括市场需求、旅游元素、环境因素等单方面的内源驱动因素,以及政府和企业两个外部主体驱动因素,并对各因素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在深入对比研究旅游地产成败案例基础上,基于驱动因素的劣势角度,为开发主体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生态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但存在采纳水平不高、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生态创新扩散效率有很大提升空间.系统梳理近20年以来国内外生态创新扩散相关文献,总体上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集中在政府规制对生态创新宏观扩散规律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视角逐渐拓宽、方法不断丰富:在生态创新扩散规律和影响因素上,学者从不同层次、多个视角,重点运用创新理论、制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剖析政府政策、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企业资源和能力等四方面因素;在生态创新扩散机理上,采用了建模仿真、案例研究、二手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等多元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结论指出,未来可以在对生态创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直接测量的方法,从微观视角对企业生态创新采纳的过程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理清企业生态创新和一般创新的关系等方向进一步探究,以补充当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同时为推进生态创新在我国实践中的扩散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实践中,企业采取绿色管理行动有着不同的驱动因素和方式。通过诠释绿色管理行动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驱动企业进行绿色管理行动的外部、内部和内外部协同因素,并总结了企业采取绿色管理行动的法律(浅绿)方式、市场方式、利益相关者方式和活动家(深绿)方式,同时整理了评估绿色管理行动的不同方法和绩效测量的指标。研究发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生活需求的提高,企业绿色管理行动的驱动因素逐步由外部(法律、顾客等)因素为主过渡到内部因素为主,以企业家精神最为显著;企业采取绿色管理行动的方式也由浅绿方式向深绿方式过渡。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乡村旅游的发展波及到后现代社会的诸多领域,已成为过去30年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搜集了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2010年以来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通过分析得出:①经济价值取向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②乡村旅游者出游动机多样,体验方式及内容不同,对服务、产品的满意度是影响其忠诚度的重要因素。③乡村小企业发展具有局限性,创新和合作非常重要。④乡村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不一,社区参与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社会公平的关键因素,且该领域研究更多在于“如何参与”的问题。⑤政府干预存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地方实践效应的差异,其研究往往与其他领域研究相融合。⑥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呈现批判性特征,旅游的“正向”经济影响在社区层面的实证研究中受到质疑,目的地的文化变迁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负面”“被动”的问题等。总之,国外学者多把乡村旅游视为“现代”经济行为,乡村旅游地作为资本、权力的实践场域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鉴于此,中国学者应根据社会需求拓展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反思价值伦理问题,重构本土理论等,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集聚是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以及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地利用视角,研究了苟各庄村旅游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聚落旅游产业集聚本质上是各种旅游业态类型不断丰富和集聚的过程,以住宿接待为主的核心业态的规模扩展和档次提升为主导,伴随着与之相配套的延伸业态和外围业态等相关旅游产业链条的不断植入和集聚;(2)各类旅游业态集中分布在靠近景区与村庄入口的前半部分,并对交通区位和景观区位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其中核心业态和延伸业态主要偏向于交通区位和景观区位选择,外围业态则重点对于交通区位选择比较敏感;(3)旅游产业集聚是自然地理条件、利益相关者、规模经济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旅游消费是一种空间消费,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业态集聚演化为旅游乡村聚落产业集聚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地理学视角。  相似文献   

18.
李秉祥  周浩  白建军 《软科学》2013,27(1):104-108
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经理管理防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经理管理防御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责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理管理防御是一把"双刃剑",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会有积极的效应;股东、员工、客户是具有防御动机的经理人最为顾忌的利益相关者,防御经理人将履行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作为一种防御行为,而这种防御行为又会损害股东长期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国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梅  邹统钎  金川 《资源科学》2013,35(12):2334-2343
本文通过对112篇较具代表性的国内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国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研究特点与发展趋势,同时为我国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国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的研究总体呈现跨学科、多视角,技术运用、案例多的趋势。除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管理等传统研究领域外,还拓展了遗产地旅游资源管理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对遗产的影响、遗产管理全球准则本地化困境等新兴研究领域。近年来,学者们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0)等遗产管理全球准则的合理性及适用性提出了许多质疑,世界遗产提名对旅游业的效果影响也引发学者们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钰敏  魏晓平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68-170,194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断发展为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由于项目组织的特殊性,对其利益相关者实施有效的管理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完全套用企业等长期组织的相关理论。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揭示出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是对项目管理目标战略性转变的主动适应;此外,在剖析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战略,即战略性伙伴管理,对这一战略实施中的管理要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