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传统学术期刊数字化可能面临侵犯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两项著作权的风险.因此,作者、期刊社、数据库三方在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的同时,应当明确约定的合同,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获得数字化授权,在数据库数字化过程中注意保护期刊的版权信息和单篇作品的完整性,同时采取有力的技术防范措施等保护作者和期刊社进而保护数据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李森  沈月娥 《青年记者》2017,(32):56-57
英国广播公司(BBC)克里斯·韦斯科特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时代逐步到来.移动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互动性强等传播特征,这使得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广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广播节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广播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作为知识传递、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面对网络化、数字化和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普通高校社科学报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和地方文化特色设置优势栏目和特色栏目,在期刊传播方面利用新媒体拓展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建设具有凝...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著作权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作了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数字化期刊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锐锋  刘清海 《编辑学报》2011,23(3):201-203
分析新形势下我国数字化期刊侵权的主要表现及侵权隐患,指出完善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合法使用机制是保护数字化期刊版权的当务之急。提出加强立法和技术研究,建立著作权专人负责制或聘请法律顾问,建立著作权集体保护制度,建立国家的数字版权交易平台等群防群治对策,呼吁人们一切从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出发,妥善解决好数字化期刊"海量作品授权难"问题。强调新媒体和新模式条件下版权保护最佳方法是"一对一授权"。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民众生活、工作、娱乐逐渐信息化、数字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快速崛起,其传播速度、影响力等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西部地区面对新媒体环境,必须对新闻传播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新媒体环境下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创新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科普期刊肩负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的社会责任,是我国科普事业的有效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科普期刊单一的传播形式已不能适合广大读者的需求,也成为制约期刊发展的障碍.科普项目能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助力科普期刊多渠道发展.文章以《农村新技术》为例,探索科普期刊参与科普项目,带动期刊发展,提升期刊影响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作者向期刊社投稿,并不自然等同于授权期刊社可以将其作品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作者同意期刊社在纸质期刊上刊登其作品并获得报酬,也并不意味着作者同意期刊所加入的期刊数据库平台将作品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给公众并获得报酬。作者享有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期刊社用“版权声明”等来替代与作者签订书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隐藏着诸多法律风险。建议期刊社和作者签订书面的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9.
现代期刊备战数字化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颖振 《传媒》2009,(3):48-49
随着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大量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并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更新,期刊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占,传统期刊被“逼”到尴尬的境地,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与此同时,期刊数字化以其高速、便捷、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成为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给现代期刊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发展空间。然而,现代期刊数字化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其实现路径究竟有哪些?期刊社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向飒 《传媒》2012,(8):46-47
数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打通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行业的边界,正在重构传媒业新的生态。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期刊社对期刊数字化发展应该有紧迫感,然而,现实中很大一部分期刊社对期刊数字化发展还停留在概念上。期刊如何实现数字化传播?如何满足读者的多样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融合国家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数字出版"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推动引导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大步伐迈进,成效突出.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阵地,新媒体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学术期刊传播路径的变革.基于河北省高校期刊新媒体发展的调查情况,文章从内容生产和传播发行两方面总结河北省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差异化选择、合作化运营、"线上+线下"服务和协同创新人才的融合模式,以期突破河北省内学术期刊传播的困局,为高校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尤其是社交媒体全民化,中医科普鱼龙混杂,中医科普期刊的运营模式亟需在转型中改革创新。本文通过分析中医健康传播的发展现状和困境,结合《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的探索实践,提出中医科普期刊要遵循新媒体规律、发展数字化营销,力争成为中医文化产业链的枢纽、科普宣传的聚合中心,期刊社的经营要转向以客户导向,强化市场服务能力,加强精准化服务与垂直内容提供,在产业链中找到期刊发力点。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著作权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作了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黄健 《出版广角》2011,(12):58-60
移动传播时代对期刊出版商和平台提供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媒介载体向数字化发展,媒体移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期刊数字化浪潮将契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将加快拓展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的应用。期刊内容生产将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移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的期刊运营商必须要融入新媒体,实现在新的产业链里的有效布局,并要颠覆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构建具有电子商务特色的赢利模式。在此基础上,更要构建一个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良性环境,实现数字版权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期刊社在全媒体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出版编辑能力是期刊社的核心,数字出版是信息传播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出版中密切结合了数字技术,也是期刊社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探究编辑能力的概念,分析如何实现全媒体发展背景下传统期刊社中编辑能力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手段日新月异、期刊体制改革逐波推进的大背景下,高校社科学报的新媒体传播遭遇外热内冷困局,原因在于办刊体制阻碍,编辑新媒体传播观念滞后,熟悉数字新媒体技术的编辑人才缺乏,学术性、专业性制约及数字出版商制造的误区。面对困局,高校社科学报应统一思想,自上而下推进新媒体传播;转变角色,做好"小众化"传播;占据先机,积极探索新媒体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的数字化革命,让传统出版业受到很大冲击,其中传统期刊首当其冲,传统期刊必须直面转型。本文以文化生活类期刊为例,以传播模式为方向,从传播内容、传播平台、阅读模式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文化生活类期刊在新媒体背景下重构传播模式的方法,为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发展道路选择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手段日新月异、期刊体制改革逐波推进的大背景下,高校社科学报的新媒体传播遭遇外热内冷困局,原因在于办刊体制阻碍,编辑新媒体传播观念滞后,熟悉数字新媒体技术的编辑人才缺乏,学术性、专业性制约及数字出版商制造的误区。面对困局,高校社科学报应统一思想,自上而下推进新媒体传播;转变角色,做好"小众化"传播;占据先机,积极探索新媒体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贵勤 《当代传播》2013,(4):79-80,92
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信息的数字化网络传播,是相对于纸质传播、广播电视传播等传统传播方式的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传播速度快,具有隐蔽性、双向性、普遍性等特点。由于立法缺位和管理不力,信息网络传播存在侵犯著作权、侵犯名誉权、语言暴力、虚假新闻等影响网络环境正常运行的不良现象。应选择适当、有效的立法模式,对信息网络传播加以科学合理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20.
陈卉 《新闻前哨》2013,(9):23-24
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期刊编辑培训"不久前在北京举行,来自新华社、北京广播电视报、中国新闻周刊、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北京印刷学院等业界及学界的专家,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的学术期刊经营与管理实践、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新闻人价值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专家们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学术期刊编辑应深入思考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积极的态度、稳妥的步伐应对数字化的挑战,通过加快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的数字化、国际化步伐,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使我国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期刊的舞台上占据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