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借代的比喻基础及其构成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代 (metonymy)是英语中的修辞格 ,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 ,而是借用与要说的人或事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的一种写作手法。借代是美学修辞范畴的一种辞格 ,其本体 (tenor)与借体 (vehicle)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其构成方式也比较复杂 ,所以在运用时就要求准确得体。适当地运用这种辞格 ,注意借代与隐喻的区别及相互渗透 ,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和语言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成语与积极修辞的关系极为密切。一般地说,运用成语的目的和积极修辞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成语的组合方式往往与辞格的形成不谋而合。如“比喻”(铜墙铁壁)、“借代”(明眸皓齿)、“夸张”(气吞山  相似文献   

3.
借代和借喻的异同与连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借代和借喻的异同 借代和借喻是两种很常用的修辞手法,但也是修辞教学中不好区分的两种辞格。之所以不好区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辞格“同”中有异。 首先,借代和借喻有共同特点——“借”,即两种辞格都不是用原来称说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所说的事物,而是借用“相关”的词语来代替原来的词语。例如:  相似文献   

4.
Synecdoche例话     
文章采用大量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实例,阐明英语辞格“Synecdoche”的借代关系、修辞效果及其与其他类似辞格的比较。学习、掌握该辞格对阅渎和欣赏英语文学原著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名词谓语句、名词作状语具有鲜明的修辞学意义,是两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古汉语比喻句式。重新认识“相似关系”和“相关关系”是区分借喻和借代辞格的关键。其中,相似相关关系是借喻辞格的基础,借助想象思维。非相似相关关系是借代辞格的基础,借助联想活动。比喻引申义是比喻修辞逐渐固化充当词语义项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为蓝本,全面分析鲁迅小说常用的修辞方法,研究鲁迅先生使用频率很高的比喻、比拟、借代修辞方法,涉猎模状、回文、排比等不常采用的辞格及鲁迅先生把不同修辞手段集合在一段话里同时使用,形成的辞格的套用、连用和杂糅。  相似文献   

7.
以鲁迅《故乡》中的“圆规”用法为代表的一类修辞,疑乎借代与借喻之间。作者认为,根据修辞构成、修辞本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修辞形式转换的内在规律来看,应是借喻而非借代。  相似文献   

8.
符代具有增强语言含蓄性、讽刺性、幽默性和精练性等修辞功能,与借代、同形、会意等辞格有明显区别。在话语表达中符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已经长期存在于汉语文中,完全具备了作为辞格的条件。因此,在修辞学中为它正式定名,有利于划清几种辞格的界限,有利于人们对这种修辞现象的准确解释,也有利于修辞教学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鲁迅《故乡》中的“圆规”用法为代表的一类修辞,疑乎借代与借喻之间。作认为,根据修辞构成、修辞本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修辞形式转换的内在规律来看,应是借喻而非借代。  相似文献   

10.
借代琐议     
萧逸 《语文知识》2000,(7):61-62
借代是一种常见的辞格,它的定义是“不直说某一事物名称而借用另一种说法来表现”(黄汉生《修辞漫议》);“不用本来指称某人或某事物的名词,而用另一个与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词语来代替”(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那么,是否“换一名”、借用另一种说法都是借代呢?本文试图通  相似文献   

11.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的表达上。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关于言语行为转喻的观点,研究名词动用现象。本文认为,名词动用实质是言语行为转喻。  相似文献   

12.
当代汉语修辞学越来越重视用各种理论和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汉语各种修辞现象,然而无论如何,汉语辞格始终是汉语修辞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汉语辞格时,应该合理地认识和摆正汉语辞格在汉语修辞方法体系中的地位,注重汉语辞格研究方法,弄清汉语辞格理论史和汉语辞格史的关系,关注从属于整个汉语修辞学研究的汉语辞格研究形态,彰显汉语辞格研究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而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词义引申本质上是一种隐喻现象。认知语义学研究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意义关系的原则是语义的隐喻性。从认知的角度对"口"的本义及引申义进行分析,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新闻英语中借代的简约性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修辞学分析,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它不直接说出某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通过联想,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或其本身的某些属性来代替;而认知语言学认为借代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还是一种概念现象,一种思维模式,并称之为转喻。通过对借代的理解,结合借代在新闻英语中常见模式,分析借代在新闻写作中可以使要表达的句子更加简洁凝练,信息传递更加便利和经济,从而体现其语言表达的简约性。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出发,认为转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对人体头部器官的认识、使用过程中,英汉都有转喻,形成了各种转喻现象,这些转喻现象反映出了英汉两个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广告中,常常使用多种修辞手段:明喻、暗喻、拟人、双关、重复、排比、对比、头韵、尾韵、提喻、换喻、仿拟、对偶等。广告,需要修辞,修辞可增加广告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格,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这种异于传统的转喻观认为转喻是一种用于组织我们的思维和行为的认知方式,转喻语言的使用必须适应特定的语境。本文旨在探讨语境对转喻语言选择与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镜花缘》一书中的谦敬语进行搜索整理考察,发现人们的言语行为中主要出现的谦敬修辞有比喻、借代、用典、仿拟、夸张五种修辞格,使用谦敬修辞可以贴切地表意,使语言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9.
濮侃  庞蔚群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6):14-17,22
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吴士文根据唯物辩证法,在充分肯定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对该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慎重的完善工作。吴士文对辞格理论的科学创新,对辞格分类的合理调整,对辞格和非辞格关系的严密论证以及"辞规"、"辞风"新概念的提出和对修辞方式系列化的建构,这些成就表明他为继承和发展陈望道的修辞学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修辞学学科定位,即确定修辞学的性质,确定其研究对象。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定位,有助于建立具有特色的修辞学体系或理论框架。修辞学只研究表达效果,不研究接受效果。修辞学不是边缘学科,把修辞学视为边缘学科而产生的麻烦是:如何与文艺修辞学等边缘学科加以区别?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表达效果修辞学的传统。修辞学不是美辞学。美辞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修辞学是结构语言学走向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