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实验、高速摄影等方法,从专家调查、实验验证、理论分析3个方面对前臂负重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前臂负重法符合素质练习要尽量与专项技术动作特征相一致的运动训练学要求;对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速度效果显著,且可以节约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跆拳道后横踢4种战术动作的击打速度效果及对运动训练的启示。方法:以跆拳道后横踢"进攻""迎击""反击""近身"4种战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Motion-Analysi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研究在"空击"状态下部分关节转动幅度,人体重心位移变化,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速度、加速度;并运用电子护具采集后横踢4种战术动作的击打力量。结果:进攻、反击战术动作在骨盆、髋关节旋转上与迎击、近身战术动作有差异(P<0.05),而在躯干、膝和踝关节旋转上没有差异(P>0.05)。进攻、迎击、近身战术动作的提膝向心加速和踝关节离心加速好于"反击"(P<0.05)。进攻、迎击、近身战术动作的提膝速度、击打速度均高于"反击"(P<0.05),击打力量也高于"反击",尤其是"进攻"(P<0.05)。"进攻"和"反击"重心移动速度高于"迎击"和"近身"(P<0.01),向心加速度也高于"迎击"和"近身",尤其是"进攻"(P<0.05),但"反击"移动方向与击打方向相反。结论:跆拳道后横踢4种战术中,"进攻"与"反击","迎击"与"近身"动作结构类似;"进攻""迎击""近身"在整个过程中各环节动作肌肉收缩用力、动量传递、击打力量方面均优于"反击",特别是"进攻"显著优于"反击"。在运动训练中,要以比赛规则为导向,了解战术运用现状,科学提高击打速度,提升击打效果策略,更新运动训练思路。  相似文献   

3.
运动促进健康就是在运动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测评和运动素质测评,为个体制定出全面、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完整运动方案及相关建议,并指导运动训练计划的完成,从而促进和保持个体健康的过程。近10几年来,"运动促进健康"作为改变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被不断提出和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结合ACSM第61届年会的热门主题,提出"音乐伴随训练"、"合理抗阻练习"和"健身移动辅助工具的应用"是运动促进健康实施领域的未来趋势和有效手段,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运动促进健康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演进与研究现状。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中的项群训练理论、超量恢复理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时空协同理论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作了相关简短的述评,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回顾中国体操训练理论的发展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对体操训练理论发展与运动训练学、相关基础学科以及体操训练实践的关系及矛盾进行分析,认为竞技体操训练理论体系由于现代体操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基础学科发展及应用的局限而不能适应实践快速发展的要求,从而对于实践的指导尤其是高难动作的训练缺乏有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相对科学合理的仰卧起坐测试方法,为优化我国学生体质测评中仰卧起坐测试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完善我国学生体质测评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世界上7个国家和地区健康体质测评中的仰卧起坐测试从动作形式、受试对象和计量方法 3方面进行研究。结果:7个体质测评体系中仰卧起坐动作开始与结束状态相对统一于仰卧;存在5种上肢摆放位置;膝关节均要求弯曲;双脚存在固定与非固定2种要求;躯干最大运动幅度分2种,即30°<角度<90°和角度≥90°;受试年龄、性别要求不一;计量方式分时间-个数与节奏-个数2种。结论:各国健康体质测评体系中仰卧起坐动作形式的5种上肢摆放位置带来不同的动作完成难度;双手手指交叉抱头的上肢动作易引起颈部损伤,其他动作无不利影响;下肢采用膝关节弯曲且双脚不固定的动作,对促进腹部肌群发力和限制股直肌发力较为有利;30°~45°的躯干运动幅度对评价腰腹力量素质相对有利;仰卧起坐受试在6~70岁范围中,无性别限制;以节奏-个数作为计量方法相对优越。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四本较有代表性的《运动训练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从教材的框架以及主要章节内容的对比研究中,探讨我国《运动训练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写要以"一元训练"理论为指导的思路,为丰富与完善《运动训练学》学科理论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核心期刊所收录的自1992年以来的230篇竞技体操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Ⅱ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指出,竞技体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规则""技术动作""本质特征"三个板块;依据奥运会周期对研究热点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当前的研究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证,缺乏深度、广度和创新性,训练层面研究不足,作者间跨学科合作缺乏等问题,旨在为全面了解与深化我国竞技体操体育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教练员关于业余排球运动专项灵敏素质训练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构建业余排球运动员专项灵敏素质多级训练框架、层次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一在学生们上体育课复习学过的动作时,教师经常要求他们先回忆动作要点及动作路线,然后再做动作,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念动",它是心理训练法诸形式中的一种.英国乔·马西姆(Joe·Massimo)指出"这种训练的有效性达45%-55%".关于体操运动员进行平衡木训练的具体心理训练法,他介绍了三项内容,即在学习后让运动员在家对动作进行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