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  相似文献   

2.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的解答,立足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现实,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感知教材的能力,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要解答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基本文言文篇目的理解把握以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笔者以为,若能运用一忆、二读、三思、四转移的解题方法,会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读———解题的基础。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文言文材料拿在手里,由于生疏,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读化。一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目标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要求,各地实验区的中考文言文命题材料已突破教材限制,逐步走向课外。这种改变更强调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使学生从课内文言文阅读的狭窄视野中解脱出来,真正形成文言语感,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在复习迎考时必须调整策略,改变传统文言文复习思路,由单纯识记、积累、理解逐步转变到归纳整理、注重联系上来,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考查方向根据课标精神,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向是掌握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或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文言文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言文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文言诵读、字词解释、内容理解、形象分析、感受评价等方面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基础,利用课堂.利用教材.夯实文言基础。  相似文献   

6.
怎样根据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文言文教学,以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几年,我在初中的一个班作过一些文言文教材和教法改革的尝试,做法如下: 一、增选教材,合理安排顺序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我认为首先必须增加文言文教材。初中学生精力充沛,记忆好,接受能力强,多读一点文言文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在初中一、二年级教了部编初中教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的重要内容。研究中考文言文命题趋势与特点,把握文言文命题的方向,便于考生制订复习对策,提高复习效率,进而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记诵积累的过程和能否凭借注释、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而不考查对语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阅读文言文以“浅易”为主,考查重在“理解大意”,而对文言语法、句法不做要求。【考查目标】1.顺畅朗读,断句停顿。2.…  相似文献   

8.
依据《考试大纲》,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一般性读懂浅易文言文。所有题目,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信息筛选、文意概括分析、文句翻译和语段断句,都是这总体要求的表现形式。文言文阅读题目是对知识积累和推断能力的综合考查。让我们先回顾一道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目。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同时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文言文阅读是对古代汉语书面语言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评价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重点不在于考查学生对词法、句法等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应立足于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原文 ,并通过对原文的记诵积累考察其语感能力。”可见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  相似文献   

10.
【命题动态】针对文言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我们只有对文言文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向加以研究 ,了然于心 ,才能做到迎考复习有的放矢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此谈谈管窥之见。一、文言文高考命题特点人们认识某一事物的关键是抓住它的特点 ,对于高考文言文命题也是一样。文言文高考命题有那些特点呢 ?首先 ,我们从纵向发展上看。《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纵观近几年的《考试说明》 ,就可发现以稳为主、稳中有变是高考文言文命题的最大特点。近几年《考试说明》始终把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作为考查的方向 ,而又以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指导思想:必须符合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要求,同时要有利于中学教学。何东昌部长谈话:必须按基本要求命题,这对中学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育质量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命题组想法:命题范围不超过中学教学大纲,试题难度不超过中学统编教材所能达到的程度。语文知识放在阅读题目中考查。保留少量的汉语拼音方面的内容.写错别字要酌情扣分。现代文的课外试题内容,难度不超过相似的课文。文言文试题是要求考生“读懂浅易文言文”.作文要求全面反映  相似文献   

14.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文育文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言文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文言诵读、宇词解释、内容理解、形象分析、感受评价等方面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基础,利用课堂,利用教材,夯实文言基础.学生也只有夯实了文言基础才能准确地迁移到课外,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手里有了金刚钻,才能去做瓷器活.因此我认为以下方法是很好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依据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命题的难易度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阶段(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很多地区初中语文学业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理解的同时,都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进行拓展和探究,目的是从古今联系的角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我在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对文言文阅读教学作过一些探索,下面分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  相似文献   

18.
三、文言文阅读“言”“文”并重 ,命题材料由课内渐趋课外。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文言文的学习目标是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篇。”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 2 0 0 2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命题坚持“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总原则。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 ,大多数初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或…  相似文献   

19.
文言语段阅读理解考点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中“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仍然是考查重点。但中考要体现其选拔功能,文言文阅读,不可能只停留在默写上,词句的解释、语段内容的理解必须考查,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课外文言语段,有利于考查学生能否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中文言文阅读都是选自课外的一个语段的综合题,检测学生通过对课内的学习把知识迁移到课外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001年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考查遵照2000年度语文科《考试说明》的主旨,在取材上先用了较为接近口语的浅易形式的文言文,通过6道小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等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同时又注重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信息的筛选与提取以及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选文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基本没有难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