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以从构式层面将英语进行体看作多义构式。该构式的不同义项构成一个原型语义范畴。其不同义项的产生应归因于类型各异的动词或其他句法成分与进行体构式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过程则主要是通过构式压制机制实现的。进行体构式语义扩展的过程包含语义冲突、语义和解及新义产生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根据构式的形式与表意特点,本文将汉语新兴因果构式"因为A,所以B"构式义概括为:以简约方式对原因与结果同时予以强调,文章区分了新兴因果构式中的原型构式与边缘构式,详细描述了各种构式的框式成分与结构变项的变化,用构式意义的承继关系解释了造成这些变化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的原因。还根据该构式的表意特点描写与分析了构式在语篇中的具体使用情况,特别是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变化。最后,深入到构式两个变项的语义底层,揭示了推动新兴因果构式生成的认知创新动力与特殊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3.
沈婕  吴钰 《考试周刊》2013,(43):35-36
构式语法理论是以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为原型,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兴的语法理论。传统的语法理论主要采用模块式的方式分析语言,把形势和语义划分到不同的模块,但是构式语法认为构式就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本文主要是对构式语法理论,构式语法的特点,它的优越性及不足作了相对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反义疑问句的实体构式及图式构式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两种构式的互补关系及整体统一性。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是各构式的基本组成要素,对三要素的分析清晰展示了构式的层级特征。低层级构式的共性整合出高层级的构式,各构式具有不同的能产性,层级越高,语义句法结构越抽象,语用功能越复杂。各层级的构式互为条件、在互动中构成统一的整体。揭示了反义疑问句形式与认知模型的对应理据。  相似文献   

5.
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具有不同于构成成分的独立语义,这种语义与动词具有互动关系。运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重视结构分析的教学方法,促进英语教学方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六部习语词典中的明喻习语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着重探讨明喻习语构式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些非典型现象,分析了这类非典型性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及其语义特征,指出非典型性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更为复杂多变,在喻体中心词的前或后往往带有明确的限定修饰语;英语明喻习语构式除了具有一喻体多喻义、一喻义多喻体的语义特征外,部分习语构式还呈现喻体与喻义相反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构式语法是在认知语言学批判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背景下产生的。构式语法使人们的研究焦点重新回到构式上来,主张将形式与意义、结构与功能紧密结合,将其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形义配对体,力主从完型和整体的角度解释语言。构式具有体验性,整合性,原型性,多义性,层级性,因语言而异,句法、语义、语用相融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原型范畴、转喻及压制理论.研究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多义现象及其产生的认知理据。指出当动词的词汇义和双及物的构式义发生冲突时,会出现语义相互压制。当动词的词汇义成功地压制构式义时,会产生双及物构式的多义现象并具有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褚纬纬 《考试周刊》2010,(34):34-35
构式语法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句法理论,是对语言结构组织的认知研究。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Goldberg认为构式的语义从本质上来讲是多义性的,并决定动词的及物性用法,像双及物构式这类基本句型是人类最基本经验场景的编码。双及物动词结构的中心意义是施事论元有意愿并通过某种行为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地进行转移,除了其基本用法以外还常用隐喻和转喻用法产生引申意义。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对双及物构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许艳敏 《语文知识》2012,(3):106-108
"V开"是一个构式,该构式根据语法化的程度,呈现多种构式意义,但是都有一个一致的原型构式义即某种力量致使某物发生变化。构式语法化的机制是隐喻,在"V开"中为结构隐喻。"V开"构式的语法化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在语法化过程中,"V开"构式內部的紧致度增加,与此同时,"开"逐渐虚化为标记。  相似文献   

11.
英语双宾构式的意义可解释为"给予",但真正意义还有其特殊性,且进入此类构式的动词形式并不单一,需要进行细致分类研究。然而构式语法本身对于语法结构多义性问题的解释比较困难。以Langacker认知语法理论中的动态分析为核心,探究双宾构式的认知机制,并对中心语义和扩展语义识解,根据动态体验,得出某种图式形式的认知结构并用以分析进入构式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构式的形式、意义或功能的任何一方面变化,都会产生新的构式。这些构式相互关联,形成以核心意义为原型的构式网络,或通过“家族相似性”形成构式链。语素构式、词汇构式、习语构式和论元结构构式中的形义匹配都存在原型效应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式语法突破了传统语法单纯结构分析的局限,致力揭示形义之间的某种系统联系。认知语言学认为每一种构式表达一类与人类经验有关的重要基本情景,双宾构式是句法形式S+V+O1+O2与"给与性转移事件"的结合体,是以"转移"为原型义而展开形成的网络系统。构式为动词及整个语句提供基本的情景(generalscene),而动词表述这个情景中的某些突出的行动(salient action)。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构式压制的视角来研究轻动词构式的语义特点,研究发现在构式压制的作用下轻动词构式具有语义完成体,意图性和语义类型转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词汇语用的角度,对英语中动构式进行新的探讨,得出结论:英语中动构式在形成过程中存在语义修正的现象.中动词原有的动作意义与中动构式的状态意义所构成的语义冲突是该现象发生的语义环境,中动词与使役动词之间存在的关联是其触发因素,转喻迁移是实现语义修正的途径.中动构式的语用功能是引导话语参加者.  相似文献   

16.
陈磊  王克禹 《海外英语》2015,(1):223-225
近年来,以fillmore和goldberg的研究为基础的构式语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为众多语言学者所青睐。语言中构式和语义是相互作用的,语义对构式产生影响的同时,构式也对语义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X里X气"构式在汉语口语中较为频繁使用,笔者基于BCC语料库的检索结果,试从构式语法构式压制的角度来分析"X里X气"构式内在的语义、语用和结构特征。笔者发现"X里X气"构式具有将名词化为形容词的功能以及强化形容词语义的功能。词汇方面,构式"X里X气"中的X词汇决定了"X里X气"构式的语义以及词汇感性色彩。  相似文献   

18.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分析角度,文章分析了“最XX”的构式义“凸显XX所具属性的极性量级,第一”的形成与构式要素“最”的关系,“最”由“军功第一”之意逐渐泛化为表达某种属性的极性量级,这种意义一经形成就融入构式义之中。由于构式的语义规约或压制,使得进入构式中的“XX”激发出丰富的属性义、量度义或内涵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习语中存在大量VP+hand结构的表达,这些习语中的动词除所属身体部位意义,表示所属,获得之外,它们的整体意义还扩展到给予,位移,信息传递,致使等方面。那么,这些扩展义是如何形成的,VP与hand的非所属性如何解释?该文在认知语言学及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将vp+hand习语视为一种独立的构式,以图式范畴理论,自主依存理论和构式压制中的M-压制为理论基础,加以修补和整合形成新的SMA模型,以此来解释此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表明,vp+hand习语表达式中的动词以归属类和获得类动词组成了构式的原型图示,其他六大类为语义扩展图示,语义扩展的途径体现为M-压制。修补整合后的SMA模式对vp+hand习语构式的语义认知机制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对称的解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以差点儿VP与差点儿没VP、VP之前与没VP之前等正反同义结构为研究对象,回答(1)否定式是怎样产生的?(2)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上的异同;(3)否定式为什么与肯定式语义不相对称?指出否定式是由语义具有同一性的正反两个概念表达式叠加整合而成的;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基本相同,但语义重点、感情色彩有异,因而适用范围或有所不同;否定式是一个与其原型同形异构的新构式,异构式造成语义异指,因此在语义上跟肯定式不相对称。文章还对这类否定式进行了历史的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