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内科医学档案》6月14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周吃五份或五份以上的精米饭会使人患上1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17%,而吃糙米饭或其他全粒谷物(粗粮)可以使人们患上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降低16%。  相似文献   

2.
《健身科学》2012,(2):9-9
日照不足,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也不足,从而使人们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大。在澳大利亚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体内维生素D含量充足的人们患上II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会降低。充分进行体育锻炼和饮食科学能够预防糖尿病发病,但研究显示缺乏日照也会起到促进发病的作用。体内维生素D含量低于50纳摩尔(毫微摩)的人被认为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可以通过在日常饮食中摄入维生素D来避免患上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何芳遥 《健身科学》2013,(10):26-26
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不能随意吃糖和含糖食物,经常会去超市购买无糖食品,可是前一段时间有关糖尿病人吃无糖食品导致血糖升高的新闻被传得沸沸扬扬。吃无糖食品就真的不会有风险吗?怎样选购无糖食品才安全呢?什么是无糖食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无糖食品"的概念。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号称"无糖"的食品,那它们是否真的"无糖"呢?无糖食品的关键在"糖"  相似文献   

4.
《健身科学》2010,(3):9-9
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人们居住在一个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中.并目能够购买到健康的食品,那么这些人患上II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会降低。  相似文献   

5.
美国洛玛琳达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日常饮食中多吃豆类、糙米饭、绿色蔬菜和干果可以让人们患上肠癌的可能性降低。如果人们每周吃豆类食品(如小扁豆或者四季豆、菜豆、芸豆)至少三次,会让他们患上肠癌的可能性降低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东丽 《健与美》2020,(1):100-103
糖果。吃糖多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这是因为增加的糖干扰了能起到抗感染作用的白细胞的工作。此外,糖会增加被称为细胞因子的炎症标记物的数量,而细胞因子会在体内引发炎症。精制碳水化合物。精制碳水化合物会被迅速分解为糖,引发与含糖饮料和零食相同的血糖水平升高,具有相同的促炎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不适宜在感冒期间食用。  相似文献   

7.
现今,人们开始讲究吃的学问,既不想肥胖,也不想超体重;既不愿忌食和吃得差些,也不想开禁吃身体所需求而本人又不感兴趣的食物。怎么办?有何良方? 当今,典型的西方饮食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从吃植物类食物(谷物、豆类、干果、蔬菜和水果)转到吃动物类食物(肉、鱼、家禽、蛋和乳制品)。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摄取太多的糖、脂肪和蛋白质,而吃得太少未精制的淀粉食物,必然会增加得心脏病、癌症、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和肥胖  相似文献   

8.
运动必知     
《时尚球类》2007,(1):63-64
运动后。若食用过多的糖、甜食,在体内要转变为能量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所以人会感到倦怠和食欲不振等,并且影响体力的恢复。因此,运动后,不宣多吃糖或甜食。若想吃甜食,可同时服些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品,这样就不会感到倦怠了。日常生活中,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品有蔬菜、肝、蛋等。  相似文献   

9.
在实践中有些运动员认为糖对提高运动能力有好处,就大量摄取白糖、葡萄糖或含糖食品,想通过吃糖来提高运动成绩。这不仅是图劳的,而且还会有副作用。因为在短期内大量糖分进入血液,使血糖过高,由于它的渗透效应使水分从胃壁进入腔内进行稀释,从而影响了胃的排空,引起恶心、头晕及腹部不适等感觉。另外纳糖过多使血液粘滞度及血液循环量增加,凝血酶元指数增高,血钾下  相似文献   

10.
《短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亚洲人因患上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由于亚洲国家的快速经济增长,亚洲人的膳食变得十分丰富。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亚洲经济增长令人民多进食一些高糖分及盐分的(快餐),代替传统上以鱼及蔬菜为主的健康膳食,导致蛀牙及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过胖等(有关生活习惯的疾病)正不断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在东亚、澳、新及南太平洋地区,百分之九十的成年人患上  相似文献   

11.
“隐形盐”这个词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生活中,还潜伏着另一个损害我们身体健康的看不见的“杀手”,那就是“隐形糖”。事实上,“隐形糖”在我们身边几乎无处不在,并非只有带甜味的食物才含有大量糖分,很多吃着无味,甚至口感酸咸的食物里,也可能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打着“低脂肪”、“低糖”招牌的食物其实富含“隐形糖”,它们会让您在吃的似乎并不多的情况下,不知不觉胖起来。尤其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过多含有“隐形糖”的食品,还极有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2.
哪些病人不宜吃冷品很多人喜欢吃冷品,对于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来说,冷食过多是有害无益的。冷饮中的雪糕、冰淇淋等主要是由奶酪、蛋白质、糖、香精等制成,胆固醇的含量都较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血脂高的病人不宜多吃,因为这些冷饮的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有发生脑溢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如果人们烹饪或做色拉时使用色拉油,或足将面包蘸着橄榄油来吃,他们会比那些从来不吃橄榄油的人患上中风的可能性低41%。研究者通过选取将近8000多名受试者发现,老年人如果大量使用橄榄油,会让他们长寿。  相似文献   

14.
国际     
核桃——呵护女性乳房的"天使"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马歇尔大学的学者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每天吃一把核桃就能让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减半,肿瘤的发病率和严重性都明显降低。研究者给一些老鼠一直(从在母亲的子宫内到成年后)喂食核桃,摄入量相当于人们每天吃2盎司(58克),这些老鼠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不仅降低,而且即使患上了乳腺癌,它们体内的肿瘤细胞也较少,肿块也较小。  相似文献   

15.
糖是人体必需的养分,是构成身体组织的成分之一,在生理上起着产生热能、节约蛋白质消耗的作用。如果糖类摄入不足,则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易于疲劳;但摄入过多,则可致肥胖症、龋齿等。因此,孩子要择时、适当地吃糖,才能做到恰到好处,正常儿童在以下情况可以吃糖。  相似文献   

16.
医生们说,超过30%的肝硬化患者是由于饮食不慎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意外的。临床上常见,病人及家属误以为高营养的东西有利于病情的康复,但是,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营养丰富的食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肝细胞的修复,但有些食物是不宜多吃的。一、巧克力、块糖及其它甜食,一日之内不宜多吃,吃得过多会使胃肠道的酶分泌过多发生障碍,影响食欲;糖容易发酵,能加重胃肠胀气,并容易转为脂  相似文献   

17.
贺乃静 《健与美》2023,(2):82-83
<正>体重的小幅度上升是很常见的,原因通常很简单,也许是你吃了过多的宵夜,也许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如果体重突然增加,那就值得担心了,这可能关系到健康问题。当你不能责怪鸡翅、饼干或工作压力时,突然变胖会特别令人沮丧和困惑。那么,在短时间内体重增加了多少才是令人担忧的呢?如果你的体重在几周甚至几天内增加了5磅或更多,那是时候注意了。不同的体重甚至体重增加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8.
《健身科学》2008,(9):23-23
在美国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加中风的危险。这项研究选取了93,000多名女性,发现:那些每晚睡觉超过9个小时的妇女与睡眠7个小时的妇女相比,患上中风的可能性增加了  相似文献   

19.
最近,国外科学家提出一种新观点:中年人要想健康长寿,运动必须保持应有的强度,要多流汗才行。同时,还要持之以恒。不少中年人因事业和家庭所累,其运动量明显不足,容易患上多种疾病。而中年人适当消耗体力,多流汗之所以能延年益寿,主要是大量的活动能增加血管弹性、消耗过多脂肪,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减少。许多形式的体育运动都能增强人的心理健康,减轻精神压力,改善胃肠道功能和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使高血压、糖尿病和结肠癌等疾病发生率降低。研究还表明,中年人应进行能让他们的代谢率比静止时提高6倍以上的锻炼,才能有…  相似文献   

20.
付贵 《健身科学》2009,(7):23-23
在挪威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工作时间过长,会导致人们患上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