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课堂逐渐趋向于一个充满技术和更加人本化的泛在学习空间,未来课堂概念应运而生。目前对于未来课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未来课堂的空间设计、技术应用、特点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还缺乏与未来课堂特性相应的教与学方式及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未来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推动未来课堂实践。教学设计中隐含着关于认知和学习的理论。虽然传统认知观对教师主导的,以传授客观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其作为面向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实现意义理解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再是充分的。当代认知理论研究已完成了由离身到具身的范式转型。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认知、身体与环境交互的重要性。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未来课堂的教学设计不再仅仅是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步骤,而是为在教学中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而做好准备,其具有学习内容的情境性、学习环境的无意识性、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以及学习活动的体验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2.
具身认知理论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人类认知和表征世界的方式,它强调身体在具体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身体在情境中的具体实践和大脑内化的反思来强化对知识乃至社会的认知.相对于儿童的学习而言,成人的学习更强调具体情境的实践以及对实践结果的反思,因此,具身学习理论无疑是符合成人自身学习特征的.具身学习理论对于指导成人教育的教学以及制定适合成人学习的教学设计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24):141-142
具身认知是认知科学一个新的研究取向,也是物理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在于强调身体的认知功能,认为认知、身体和环境是动态互动的。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对课堂设计提出了四点教学策略,为物理教学设计和具身认知理论相结合提供启发,以此引起物理教育教学对具身学习理论的关注,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具身认知观强调身体、心智、情境在认知过程中的交互性和重要性。语言是人类独特的交流工具,人类语言的获得离不开身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蕴含着具身认知观的相关思想,因此运用具身认知的观点去深入理解和研究儿童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对提高儿童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教师入职培训需要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窘境,用最短的周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从不熟悉课堂教学到能站稳讲台的两个转变。反思四年来连续四轮的新教师培训实践,具身认知理论为新教师培训突破窘境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以"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实践案例为载体,呈现了具身认知理论下的新教师培训实践创新的五个方面:培训模式从接受学习向具身学习的模式创新;参训教师由离身旁观者变为具身建构者的角色转型;课程内容从惰性知识设计到认知、身体与环境系统知识设计的范畴迭代;学习过程从头脑参与到身心参与的全人学习;培训目标从知道知识指向知识理解、应用与创新的认知升级。这种培训实践创新为新教师及各类教师培训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范式。  相似文献   

6.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交互,这与研学旅行所倡导的“做中学”理念相契合,能较好地指导研学课程设计。文章立足具身认知理论的涉身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等特点,将其融入研学内容设计中,形成实施具身模拟、凝练核心探究点、设计探究任务三大设计步骤。以“广西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为例,依据设计步骤进行研学内容设计,以解决研学内容脱离真实情境与学生认知水平、探究问题较为空泛等问题,为研学内容设计提供合理可行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具身认知理论有助于解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情境创设不足的问题。基于此,可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情境创设,使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促进认知发展。实践教学重视通过肢体行为增强学习感受,达成学习目标。以河北宣化北山工业园区为实践地点,设计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地理实践教学案例和评价量表,为教师高效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促进学生在课外实践中体认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  相似文献   

9.
由当下"填鸭式"教学想到教师对学习主体的漠视.具身认知理论诠释了新的认知理念,它强调学习者的身体、经验以及所处的环境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对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初探:变革课堂常规要求,为学生的身体参与认知创造可能;创设贯穿全课的认知情境,为学生身体参与认知搭建平台;开展体验型教学,为学生身体参与认知提供机会;构建合作式教学,为学生身体参与认知营建氛围.  相似文献   

10.
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核心。具身认知理论作为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为实现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具身认知理论为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了身体学习、认知方式与环境相融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认知置于情境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学习结果,提升学习体验来实现学生的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逐渐老龄化程度加深,庞大的老年人群的教育需求日渐上升,国家也相应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推动老年教育的发展,但是对于老年教育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单纯的娱乐身心层面,与目前老龄化社会发展和老年人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相矛盾,并且由于认识的偏差和经费不足,对老年教育的投入也较少,造成目前老年教育发展不完善。通过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结合老龄化理论和老年教育现状的突出矛盾,从社会观念、管理机构、资源整合、资金问题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老龄化社会问题。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并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应上升为国家战略。破解老年教育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和适合的教育资源,促进老年人的学习发展,并彰显老年人服务社会的贡献和价值。这一核心理念与我国当前的老年教育政策一脉相承。老年教育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追求均等化是其应有之义。促进老年教育发展的均等化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教育权利与机会均等、教育资源配置均等、教育质量均等和教育目标均等。其中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是前提条件,资源配置均等和教育质量均等是实现老年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三者形成合力最终有效促进老年教育目标均等实现。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在均等化的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深层问题。我国未来应确立老年教育均等化发展战略定位,健全老年教育立法,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需求导向式”供给体系,重点关注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建设成效,切实推进老年教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作为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手段之一的思维教学于20世纪初在美国萌芽,经历50-60年代的蓄势,70-80年代开始受英美两国思维教学运动的影响,从“潜学”成为“显学”,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哲学层面的理论关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包括教育在内的实践领域的迫切需求是推动思维教学向前发展的三股核心力量。从思维教学的实践取向来看,思维教学起源于“授之以竿”的“思维技能”教学,发展于“授之以饵”的“思维倾向”教学,回归于“授之以渔”的“知识理解”教学。三种取向的思维教学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他们之间是相互重叠的。回归“知识理解”的思维教学并不意味着回归知识的机械学习,而是在提供娴熟思维技能和培育良好思维倾向的基础上,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我国要实现课程教学的实质性变革,思维教学不仅是有效手段,也是必经之路。如何学习、吸收、应用、创新国外思维教学研究成果,有效发挥后发优势是我国教育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需要一个全民学习的终身学习型社会给提供人们学习机会,提高人们学习与生存的能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首先阐释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实质,分析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教育梦"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人们的学习意识淡薄,政府对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缺少支持,终身教育体系难以实现纵横衔接与沟通,最后提出在推进终身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有优质的教育作为基础和保证。要发展优质的教育 ,应该把“人”作为“全人”来思考 ,使人的需求、人的素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得到发展。而新课程的推行正是在这一理念之下而进行的 ,是人的全面发展对优质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终身教育视野下的日本老年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日本老年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的施行是终身教育"教育机会均等"宗旨的有力体现,有利于终身教育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有利于终身教育实施范围的扩展。但仍应在老年期的第一阶段适当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调动农村老年人和老年妇女的受教育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老年教育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使老年人更好地享受生活,发挥余热,教育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老年教育政策的演进过程中,经由多次老龄问题会议的研讨和诸项法案的制定与修正,不断地谋求改善,以符合社会实际的需求,增进老年教育的发展与落实。逐步从消极的社会福利取向转变为积极的教育服务导向。尽管美国老年教育政策也具有无法忽视的弱点和盲区,但是其老年教育政策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完善老年教育法律,促进具体方案执行;发展多元办学体系,丰富老年教育内容;提高老年群体参与,重视老年人力开发。  相似文献   

18.
终身学习与人的生命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金兰 《成人教育》2009,29(2):36-37
在社会哲学视野中人的存在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生命的完善是通过学习来改变的,学习本身能够组织和改进大脑。正是在学习化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教育促进了人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发展。终身学习的不断实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应对社会的要求,根本是基于生命完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构建学习型社区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具体细化。构建学习型社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学习型社区要确定其所要达到的目标体系,即培养终身学习者,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健全教育设施,建立教师队伍;建立终身学习评价体系等等。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要加强领导,创新制度,以法治教,提高管理水平,加大人力、财力投入。  相似文献   

20.
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要求人们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它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学校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的调查研究,了解和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为学校和社会的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使学生更早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终身受益.同时,为新世纪的课改提供依据,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学生自身发展,更快的实现我国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