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国喜 《文教资料》2005,(3):122-123
我国中学体育场地主要用于学生的体育课上,但是在大量的课外时间里,体育场地是空闲的,场地的空闲实际是一种资源浪费,怎样开发和利用中学体育场地,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本文根据我国目前中学体育场地的实际利用情况,探讨开发和利用我国学校体育场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问卷调查等法,从生均活动面积,场均生数,体育场地达标等角度对安徽省城乡中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几乎所有的中学体育场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城乡不同类型与性质的中学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并提出加强中学体育场地建设力度;提高体育场地使用率;加强对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的体育场所监督;重点扶持劣势学校;限制班额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课外活动的物质条件。目前,现有体育场地设施远不能满足大众的健身需求,适时合理地将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有利于改善和缓解供需矛盾。本文对长沙市8所中小学(长沙市一中、周南中学、长郡中学、三角塘小学等)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管理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旨在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参考。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长沙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和训练需要,仅个别学校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课外体  相似文献   

4.
通过乌鲁木齐市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根据对全市学校体育场地、中小学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情况的统计,分析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情况,发现占全市体育场地近三分之一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很低。因此,对如何使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为全民健身发挥重要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状态,割裂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严重阻碍了城市和农村的均衡发展。鉴于此,已有许多国内学者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并对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理论、发展模式、评价体系等作了很多研究。但很多研究都是基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研究甚少。通过对新疆及各个地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基于新疆13个地州市2002-2012年的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城乡发展、城乡均衡、城乡统筹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新疆2002-2012年城乡一体化指数及2012年新疆各地州市城乡一体化指数。结果表明:近年来,新疆城乡一体化整体进程较快,其中城乡发展、城乡统筹进步明显,城乡均衡没有太大改变;同时结果还表明,新疆自治区各地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极不均衡,差异主要反映在城乡均衡和城乡统筹两个方面,城乡发展略小。  相似文献   

6.
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方法对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做了定量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新疆城乡义务教育在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配置呈现不均衡状态,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几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对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做了定量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新疆城乡义务教育在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配置上呈现不均衡状态,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几条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华北科技学院体育场地设施与河北省内高校体育场地现状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标准》进行比较,针对华北科技学院体育场地实际情况提出:延长室外体育场地的使用时间;对现有室外体育场地科学管理;增大体育场地室内面积建设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长沙、株洲、湘潭三地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和开发现状.结果显示:长株潭三地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紧缺、开发力度共享和利用情况不理想、管理思想较为陈旧等问题,针对研究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态世界观,从体育生态学思维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审视,从经济环境因素、思想环境因素和管理环境因素把握体育场地、器材设置与利用的内涵,阐述体育场地、器材何以在体育生态中发生,又何以对培养学生的生命生态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燕 《考试周刊》2012,(78):115-115
作者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及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调查学校体育场地和全民健身场地使用情况分析.得出学校体育场地应兼顾全民健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毅 《考试周刊》2010,(6):153-154
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西部中小学体育经费缺乏、体育设施不足是短期难以改变的现实。要减缓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紧缺这一现状。学校就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性地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切切实实地解决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体育教育延伸的最佳方式是课外体育锻炼。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新疆财经大学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果:(1)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呈递减式分布;(2)学生对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较低;(3)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项目不同。建议:(1)适当开设体育公共课;(2)增加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3)为有效实现引导与督促学生积极加入课外体育锻炼,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与评优、推免等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135所城乡小学体育教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小学体育课课时不足,农村小学体育课被占用严重,体育课程资源上城乡不均衡,城市小学体育场地不足,农村小学器材严重缺乏,城乡体育师资在数量、学历、职称、进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完善制度,加强督导,保障城乡孩子接受体育教育的权益;加大投资,扶持弱势,保证城乡小学体育硬件资源配置;师资流动,促进城乡教育人力资源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对小学体育教育重视力度不够,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教师资源、体育课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对南宁市城乡小学体育发展不够完善以及一些体育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并对这些问题提出意见和看法,调查表明南宁市地区城乡小学存在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桂林市21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现状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桂林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情况不尽如人意,对周边社区居民的开放几乎是一个空白。造成此现状的原因有管理问题、观念意识问题、经费问题、场地设施维修问题等。为此,提出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向社会开放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体育场地是体育事业的基础。是中小学体育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体育教学的“硬件”,是开展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是衡量一个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标志之一,是学生参加锻炼的根本保证。本研究通过对金华市区、城乡结合部、山区小学体育场地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只有科学的规划、合理的使用、体育教学的多样化才能解决目前的现状,使学生真正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50年,幸福一辈子”。  相似文献   

18.
温一帆 《惠州学院学报》2013,33(3):81-83,8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惠州市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惠州市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存在大型场馆公共体育公益性弱化;偏重大型化场馆投资,弱化小型化体育场地建设;封闭管理,利用率低;筹资渠道单一,场地设施建设经费不足;惠民的体育设施品类单一,数量少,质量差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要想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发展,首先硬件设施要达到要求,这样才能有利于软件设施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金坛市初中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对全市中学体育设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进一步优化全市体育教学工作创造条件。一、调查研究1.调查对象和内容。本文调查对象是金坛市中学体育场地设施的条件状况。调查内容为全市各中学的体育场地及器材设施。其中城区4所中学和随机抽取了4所农村中学作为本课题调查对象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皖北地区120所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师资、体育教学情况、课余体育活动状况、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皖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兼职现象严重、男女比例失调,体育教学状况、课外活动执行情况令人担忧;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供学校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