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就是在‘出错'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我们应该有着理性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一、面对"错误",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学中,教师常常这样处理学生的错误:或有意回避,刻意掩盖;或简单粗暴地严厉批评;或不负责任地一味赏识。其实,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其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课程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作为教师,绝不能追求滴水不漏或天衣无缝或难容错误的课堂,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然而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5.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正>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事情,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该学会正确面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慧眼识别并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的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那么错误就能成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剂良药。一、常见的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7.
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与错误打交道的过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更加追求所谓的"完美"。这样做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错失了纠错的机会。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掩盖错误,而要要学会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使之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几种变"废"为"宝"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陈铁军 《四川教育》2013,(10):35-35
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陈爱花 《教育》2014,(6):58-58
课堂本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而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错误却显得那样少。这一现象在公开课上尤为突出。不是学生不犯错,而是好多错误都被老师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有意回避。其实,出错了,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才会最有价值。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可能是一堂课中的亮点,也是思维碰撞的焦点。“错误”有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错误是一种正常的学习现象,它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和困难,不是有人说过:“教学,就是出错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资源,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学生的许多错误是有价值的”,教师应该宽容学生出错,理性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但长期以来,在对待学生课堂的出错上,很多教师更多地是畏之若虎。我认为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善待学生的出错,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巧妙地把出错转化成新的教学契机与资源。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的统一,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正视学生的错误,当“回答别样”时,引领探究;当“回答错误”时,宽容鼓励;当“回答不广”时,延伸拓展;当“回答不精”时,辨别引导。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对于这些错误,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从而利用错误这一宝贵资源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而我们在课堂上总是怕学生出错.其实,来源于学生学习过程的错误最贴近学生,学生对来自于自身的错误存在很强的好奇心,这比教师硬塞给他们几个问题要有用得多.所以,只要合理地利用"错误资源",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有效地研讨.  相似文献   

15.
变学习错误为有效教学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学生学习中出错的过程应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学生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的。  相似文献   

16.
陈通水 《考试周刊》2015,(19):81-8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学生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本身并没有价值,当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被有效利用时,错误的价值才得到体现,因此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错误出现,但是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闪亮点,对于他们正确的回答津津乐道,却忽视了课堂上的错误。课堂是不可预测的,错误也是难免的。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学生不出错的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意外”的课堂不是好的课堂。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孩子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能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资源,为学生和教学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作为教师,绝不能简单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浮华、一帆风顺,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其实学生的每一个错误都有其思维的源头,都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想法,是经验最真实的暴露.其中往往蕴含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迸发,需要教师在学生平时的"错误"中捕捉、挖掘和积累,并能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谈谈对利用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陈通水 《考试周刊》2015,(20):72-73
<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学生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本身并没有价值,当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被有效利用时,错误的价值才得到体现,因此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这句话乍一听令人吃惊。然而,凝神三思,认真咀嚼这句话,可以品味到其丰富的含义。它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一句带震撼力的口号鼓励学生大胆去“标新立异”。一、课堂允许出错在课堂中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对学生在求知探索中出现差错,教师不责备、不歧视,赞赏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和纠正错误,能促使学生焕发更高的求知、创造热情。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中的“平角”概念后,有学生问:“是不是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