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归纳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感到困难的就是第二步的论证。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一肤浅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文化和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重点研究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中进行学科素养的渗透成为当今初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国家文化还是学科文化,在其各自领域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数学文化不仅对其领域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起到促进作用。近年来,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科素养的渗透当中,新的课标版本已经明确提出将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从而培养新一代的青少年。所以在课堂中如何将其高效地渗透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王静 《现代教学》2007,(5):47-48
如何设计数学概念教学,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考虑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以《数学归纳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在概念教学各阶段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主要面向六到十二岁的学生,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学好数学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数学文化一般我们认为是人在数学活动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数学命题、数学问题等)与精神产品(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等),数学文化不是一蹴而成的,是经过人类长期数学活动形成的,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的必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渗透的特点,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猜想归纳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例推断普遍规律,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猜想归纳法,学生可以从具体实例中发现数学规律,并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和知识.文章介绍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猜想归纳法,培养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会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注重数学证明和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教学实践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猜想归纳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中的数学归纳法是一个教学难点,特别是学生对于原理的理解,从教学过程来看;国内关于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已有一种统一,甚至包括所举的典例,这里我们对这两种思路加以比较,以期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数学归纳法是解决有关数列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只有理解数学归纳法中的递推思想,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掌握两个步骤,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有关数列问题.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有关数列问题,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了解完全归纳法与不完全归纳法的联系与区别;2.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能规范书写;3.能体验数学归纳法的本质是用有限步的证明达到无限步验证,完成了从有限到无限的过渡.感悟数学归纳法是中国文化(善于归纳)与西方文化(长于推理)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1前言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演绎证明方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学归纳法这个方法很重要,对学好高等数学有帮助,对认识数学的性质也有裨益,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深思."[1]法国数学家H.Poincare同样十分推崇数学归纳法,称它是"数学中全部优点的根源",并认为这个有限到无限的飞跃,既超越了经验的归纳,也超越了纯粹的演绎.数学归纳法有许多形式,比如第一数学归纳法、第二数学归纳法、倒推数学归纳法,等等.在基础教  相似文献   

10.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且具有递推性的数学命题,通过“有限”来解决“无限”问题的一种严谨且十分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教学中许多学生没有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证题停留在机械模仿,盲目套用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格式,造成不必要的失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归纳法,根据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的经验,对数学归纳法证题的难点及教学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并遵守科学的规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在初中数学课的教学中,提前渗透数学归纳法的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笔者对此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高三数学归纳法的复习教学中,几位往届生对我说:"老师,我们过去的老师说,重庆的压轴题用数学归纳法是无法解决的,那些命题者有意回避数学归纳法,你没必要浪费时间."对于学生的说法我一度有些怀疑,请教几位老师,他们说:"此信息江湖流传已久".回想2005年至今,重庆高考压轴题的标准答案确实没有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而又独特的数学解题方法.因其应用的广泛性,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少学生在学完这一部分内容后,往往产生这样的认识:数学归纳法只有固定的应用程式,其核心只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步骤,此法刻板、俗套,并无别致之处.实际上,这是因缺乏对它的深入了解而造成的错觉.在解决一系列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时,倘若我们能把过去已有的认识结构同数学归纳法结合起来,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异彩纷呈,引人入胜.下面,我们从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骤入手,结合例题来体会数学归纳法的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为“数学归纳法”正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来不断有文章对“数学归纳法”这个名称提出异议,有的直截了当:“数学归纳法是一个接一个的假言直言推理的演绎过程。”“数学归纳法是典型的三段论,与归纳推理毫不相干。”有的则说,“一般人们大都承认其主要属于归纳法,但也渗透着演绎思想”,“‘数学归纳法’应该确切地称为‘数学归纳—演绎法’。” 我不同意这些看法,觉得很有必要为“数学归纳法”正正名。 一、演绎与归纳 大家知道,演绎法是由一般结论得出特殊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它的模式是:因为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性质P(大前提),而元素a属于集合A(小  相似文献   

15.
李剑峰 《数学教学》2010,(10):25-25,29
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有关自然数的命题常常可以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但是有时直接运用却又难以实现,本文通过一道试题的求解历程,谈谈数学归纳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学归纳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归纳、猜想、证明是应用数学归纳法所体现的比较突出的思想。有很多问题难以用直接推导或证明的方法解决,而用数学归纳法求解,则简明扼要。因此,数学归纳法是数学方法中的一种无可替代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归纳法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工具。归纳公理是一个基本的归纳原理,第I与第Ⅱ数学归纳法具有等价性。只有递归命题才能运用数学归纳法,而判别一个与自然数相关的命题是不是递归命题,则是运用数学归纳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数学归纳法"教学难点在于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以及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的利用。为了有效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稚化思维",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以及经历过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和类比,寻找其与数学归纳法的联系,通过不断深入的对话和具体问题的解决、辨析,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本质,掌握数学归纳法的使用步骤。  相似文献   

19.
用数学归纳法解题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通过对n=k时和n=k 1时命题结构的差异分析,有时可看出只需将原命题作适当转化便可直接证得,此时可不用数学归纳法.但这个不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却不是一开始就容易发现的.而要在试图进行归纳过渡的差异分析后才能发现.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数学归纳法的虚用。  相似文献   

20.
概率统计教学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更加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精神。也就是说,我们在开展数学文化渗透到概率统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数学文化的作用。新课改的逐渐发展,使数学文化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的价值不断发挥,特别是通过概率统计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那么如何在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详细阐释了数学文化渗透到概率统计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目前数学文化在概率统计教学的现状,探析了如何实现数学文化向概率统计教学工作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