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数据平滑和连续小波变换(CWT)的方法,对女贞子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NIR)进行处理,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NIR快速测定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测定女贞子样品中齐墩果酸的含量,与紫外光谱法测得的数据相比,回收率为95.54%~104.2%.  相似文献   

2.
建立酸浆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浆中多糖的含量.在最大吸收波长488nm处测吸光度,线性范围(4.286~12.857)μg/mL.测得多糖的回收率为94.3%~103%,变异系数小于0.3784%.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莫尔法对不同水样中氯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加入丙酮做保护剂,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测得不同水样中氯离子的吸光度,测得自来水、湖泊水和饮用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分别为19.97mg·L-1,8.02mg·L-1,2.00mg·L-1,相对平均误差均小于1,加标回收率在98.9%-100.8%,说明实验结果比较可靠;莫尔法通过控制溶液的酸度以及指示剂的用量测定氯离子含量,测得自来水、湖泊水和饮用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分别为20.41mg·L-1,8.31mg·L-1,2.70mg·L-1,相对平均误差较大,加标回收率在91.4%-101.2%,说明实验结果较可靠,同时也说明采用该实验方法测水中氯离子的准确度较高。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的简易程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都优于莫尔法。  相似文献   

4.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05nm处测定毛茛中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在0.0024~0.0480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n=6,RSD=0.98%),测得毛茛中总皂苷含量为4%;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毛茛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依利特色谱柱,乙腈-0.4%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建立热淋清糖浆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槲皮苷和槲皮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槲皮苷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1~11.008 μg,0.041 6~0.416 0μg,0.045 6~0.455 8 μg,0.006 7~0.067 0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RSD1.3%)、100.0%(RSD1.7%)、100.4% (RSD1.6%)、100.5% (RSD2.2%).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热淋清糖浆中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建立测定铁包金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考察铁包金中槲皮素提取条件的影响。采用RP—HPLC对槲皮素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5:55),检测波长256nm;结果显示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n=6)。因此本方法分离良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玉兰中小白菊内酯含量的方法.采用ZORBAXS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min,10%—48%A;10~20min,48%-80%A),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188~2.82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3%.证实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广玉兰中小白菊内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波法从紫花地丁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最佳提取条件,并建立了紫花地丁中黄酮的光谱分析方法.本法的回收率为102%~10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081%.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对金属离子具有强烈的螯合作用。本文研究表明在pH4.6的HAc—NaAc缓冲液中,槲皮素能与Cu(Ⅱ)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紫外光谱中其吸收带Ⅰ比单独槲皮素红移了59nm。采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槲皮索-Cu(Ⅱ)配合物的配位比为2:1,采用平衡移动法测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2.0410^8。并初步探讨了槲皮素与Cu(Ⅱ)配位的部位是30H~4C=0。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了几种松柏科植物中的槲皮素,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进行含量的测定.色谱条件如下: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与0.4%H3PO4的水溶液,比例为40:60;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1.0mL·min^-1.实验结果表明,松柏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槲皮素,柏科植物中槲皮素的含量大约是松科植物的2-5倍,并且其槲皮素的含量随着科属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建立一个快速灵敏且具有专属性的体内分析方法用于银杏叶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创新要点:运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连用法(UPLC-MS/MS)进行大鼠血浆中七种活性成分的测定,方法简单快速,适合于银杏叶制剂的药代动力研究。 研究方法:采用液液萃取进行血浆样品处理,该方法简单且快速。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进行七种活性成分分离,达到了多种成分快速分离的目的。采用二级质谱(MS/MS)进行检测,优化质谱条件,减小了内源性干扰并提高检测灵敏度。经过专属性、线性、回收率、基质效应、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考察,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经验证,该方法适用于银杏叶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重要结论:液液萃取处理血浆样品简单可靠,回收率稳定,无基质效应(表4)。UPLC-MS/MS能够快速、灵敏、专属性地分析大鼠血浆七种活性成分的血药浓度(表3和图3)。该方法适用于银杏叶片的七种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图4和5)。  相似文献   

12.
对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果脯中安赛蜜、苯甲酸、糖精钠、山梨酸进行了方法优化,对色谱条件进行了调整,采用ODS-Cl8型(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2 mol/L乙酸铵(体积比15∶85),流速为1.0mL/min,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0 nm。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5),平均回收率安赛蜜、苯甲酸、糖精钠、山梨酸均大于90%,该法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声波悬浮液制样横向加热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铅、镉的条件.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铅线性范围为0~100ng·ml^-1,r=0.9997,检测限为2.8ng·g^-1;镉线性范围为0~10ng·ml^-1,r=0.9992,检测限为0.8ng·g^-1.该方法用于河泥样品分析,效果良好,Pb的回收率为91.5%~105.5%,Cd的回收率为91.2%~101.2%.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乔3号中芦丁、槲皮素中成分的含量。采用SHIMDZU VP-ODS(4.6 mm×150 mm,5.0μm)色谱柱,甲醇-0.08%:磷酸溶液(6∶4)为流动相,流量为0.95 mL.min-1,检测波长为358 nm。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度良好(R>1.5),芦丁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32.0~288.0μg.ml-1和18.8~169.26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9.0%,相对平均偏差(n=5)分别为0.4%,0.4%。  相似文献   

15.
在波长范围220-370nm,间隔0.2nm,测定了三种硝基甲苯异构体混合物乙醇溶液的吸光度数据,并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邻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的回收率分别在98.225%-101.19%、100.25%-103.09%和99.547-100.94%之间.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偏最小二乘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用于多组分混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桑姜感冒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506 nm作为测量波长进行测定。结果:芦丁在0.5~3.0 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6.63%,RSD为1.9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桑姜感冒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大败毒胶囊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2:18),检测波长为438nm.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进样量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6、0、9994和0.999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RSD=0.4%)、99.6%(RSD=1.1%)和100.2%(RSD=0.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和食醋中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含量的方法。紫外检测器254nm处测定。结果表明,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在0.0~50.0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各组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1mg/kg、0.2mg/kg、0.25mg/kg、0.2mg/kg(S/N=3),不同剂量的加标回收率为86.3%~101.6%,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7%~3.1%。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和重现性较好,可作为酱油和食醋中测定多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添加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