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衡阳市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本文构建了衡阳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模型,探讨了衡阳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衡阳市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总协调度为0.533,处于"弱度协调"水平.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协调,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数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而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城市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阐述该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并以广东梅州市为例进行分析,得到土地利用的协调度为0.586 9,说明全市土地利用系统处于基本协调。另外,本文还对广东梅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协调发展提出了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立有效的城市土地利用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9,(6):52-56
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进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根据PSR模型,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商洛市2008—2017年的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商洛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0.271上升至2017年的0.633;健康状况由不健康上升到亚健康,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系统状态和系统响应的障碍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系统压力障碍度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研究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联分析.研究方法: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动态耦合关系对成都市2001年至201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联关系进行研究.研究成果:(1)2001到2010年间,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关系都处于较高关联阶段,其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2)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耦合关联度走势基本一致;产业结构程度与土地集约利用呈现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将在对土地的适度投入、合理的产业结构、大量的资金投入下逐渐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5.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再用综合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201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土地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濮阳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强度较低,今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濮阳市将面临更大的土地资源的挑战,必须牢固树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观念,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土地结构、加快城中村改造、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建设新农村等手段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达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2000-2011年安徽省17个地市(包括原巢湖市)土地利用效率,按其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将这些城市分为高度有效型、中度有效型、较为有效型和低度有效型四种类型.依据耦合度理论,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显示:安徽省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处于高耦合、低协调状态.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为改变这种现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发展经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及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应为少占用耕地,增加物质、经济产出和可持续利用。城市土地应根据不同用途特点进行布局,以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应适中,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规模效益。在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方面,目前尚没有权威性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分用途土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土地的多功能利用是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随着城市化建设和非农人口的增加,城市地域持续扩大,给耕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探讨了生态脆弱区重大发展战略、城市建设、特殊生态环境等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城市土地的多功能利用,使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快速城镇化下城市扩张内部格局协调性.本文利用成都市2000—2016年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的相关数据,构建城市扩张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都城市扩张下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经分析得出,2000—2016年,成都市城市扩张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指数均不断升高,其中经济效益指数增长最为明显;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多数年份保持高水平耦合,协调度逐年从"严重失调"过渡到"轻度失调".表明城市扩张过程中子系统之间虽然相互制约影响的程度较深,但内部发展仍然存在不协调现象,生态效益滞后逐渐演变成系统失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评价结果横向可比性和客观性较差的问题,将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通过数学变换和降维构建新的指标并得到分值,再通过熵值法赋权,对大连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距较大.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利用效率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及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漳州市为例,从数量、结构、单一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方面分析了2001-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漳州市各县(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漳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较大,总体上呈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和园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趋势;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地类相对变化率比较大;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分为较高、一般和较低三个类型。  相似文献   

13.
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中心城市的发展质量。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9年河南省17个省辖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用决策单元在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对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平项山、许昌、郑州、三门峡、濮阳、漯河、安阳和洛阳八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为DEA有效;开封、周口、驻马店、焦作、信阳、商丘、鹤壁、新乡和南阳则属于DEA无效;处于土地利用无效的城市,投入都存在不同程度冗余,部分城市产出不足。因此,提升中心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提高中心城市发展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将福建省诏安县白洋乡土地整理项目区视为人类-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考察其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整理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项目层的评价分值均得到提高,景观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由12.866增加到21.124,整理前生态环境为一般,整理后项目区生态环境变为较优.土地总体景观生态效应得到改善,满足人类社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但土地整理中忽略了水塘等的生态维护功能,今后更多地需要从生态角度进行土地整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土地利用结构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密切关系着整个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对石家庄的商业用地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两方面.评价指标包括物质产出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可持续利用指数;评价方法是通过对我国34个大中城市的商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在可持续利用指数允许的情况下,计算出物质产出指数和经济效益指数的匹配度.评判结果是,石家庄市商业用地的物质产出指数很高,但匹配度很低,商业用地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效益评价分值,对呼争浩特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升。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应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适当提高投入强度扣调整投入结构并重,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重点抓好效益整体协调提高,积极促进各区域效益的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土地科学、地理学与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可以揭示生态安全问题.本文从绵阳市安州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综合得出了近年来安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基于PSR模型对安州区土地利用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安州区近年来生态安全指数值,揭示2012-2016年安州区生态安全变化趋势.结论表明:2012年到2016年生态安全指数从0. 431 4上升到了0. 651 6,上升率为51%,年均上升率为12. 8%,安州区生态安全呈现出变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市2014至2019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和旅游发展优先度进行测度,并探究驱动机制,提出相应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表明:1.成都市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水平6年内呈现出由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的状态。2.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步协调发展逐步向旅游超前发展转变。3.促进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主要有政府宏观政策推动、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2005-2007年大量基础统计数据为依据,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中原城市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不断地提高地均经济效益水平,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以促进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