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郭店楚简平议》对《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98年版 )所列楚简《老子》、《儒书》、《语丛》凡 18篇的字、词、句、篇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 ,《老子》甲、乙是表述道家原创者以道治国、“清静为天下定”思想的两册重要典籍 ,《老子》甲所提出的“道” ,是战国道家“建之以常无有 ,主之以太一”的理论依据 ,是道家本体论的发端。《大一生水》(含老子丙 )为晚出 ,似为关尹子所作 ,当是战国早期的作品。传世本《老子》晚于《大一生水》(含老子丙 ) ,将楚简《老子》甲、乙、丙的内容全部溶入 ,“建之以无常有” ,完成了道家学派的本体论的建设 ,于是便以《老子》著称于世。《语丛》比较复杂且佚简较多 ,在编排篇目时仅据简文内容对简序作了部分调整。  相似文献   

2.
张朵 《语文知识》2009,(3):4-5,8
《孔子诗论》是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中一篇极为重要的文论文献。其中,第八简集中评论了《诗经·小雅》中的五篇作品,这些作品,历代都有较多解读。孔子认为,《十月之交》的特点是善于揭露和批判,《小曼》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执政能力的怀疑。这些评论,对推进《诗经》相关作品研究的深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中《景公疟》篇第四简"■"字的释法有多种看法,通过字形上的对比分析,以及跟传世文献比对总结,得出"■"可释为"肥"字,乃"薄"之意。  相似文献   

4.
战国竹简《融师》是近年发现的重要古代文献,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全文共存四简,字体是战国古文,形体奇异,内容深奥,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流行观念,是研究古代思想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周易》之《讼卦》"■"、《豫卦》"■"、"猷■"与"■欲■"三处文字。  相似文献   

6.
出土战国文献中出现疑问代词“何”的主要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郭店楚简》、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战国纵横家书》、银雀山汉简中的《孙膑兵法》,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讨论了出土文献中疑问代词“何”的数量与频率、询问功能与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传世本《缁衣》作为戴圣辑《礼记》中的一篇,其成篇年代、作者及其后的传授情况历来不详。上世纪90年代湖北出土了一批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回购了一批楚简,这两批文献中都有《缁衣》篇,证明其成篇年代不晚于战国。传世本、郭店简本、上博简本三者互证,使我们可以对《礼记·缁衣》作一番追本溯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蔡葛陵楚简》属于战国中期偏早的毛笔墨迹,其中出现了丰富的笔画形态,字形有方扁化的特征,且继承了西周古文字的写法。《葛陵简》和《上博简》《郭店简》的文字比较从图像学的角度展示了战国以来毛笔笔法的发展脉络,葛陵楚墓出土墨迹和铭文的对比研究探讨,有助于大家了解手写体与铭刻体不同发展序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郭店楚简中的儒简是孔子至孟子之间的作品,其中有多篇与子思学派相关,通过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比考证,《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六德》《语丛二》八篇当归于子思学派。郭店楚简中子思学派的作品对认识先秦儒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治邦之道》《心是谓中》是清华简(捌)中刊布的两篇先秦佚籍,与战国诸子关系密切,对梳理、研究诸子思想有重要意义。虽然整理者已经做了详细的考释,但仍有个别字词的训释有待商榷。结合相关传世典籍及文意分析,《治邦之道》中简5"锐士"所指应是贤良之士、"■"训隐为好;简9"还"应训迷惑;简17"?"通"笃",训切实、专心。《心是谓中》简1第三个"中"应是一个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现实中存在的现象,虚假供述尚未引起我国司法人员的注意,而对此美固学者却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美国学者根据虚假供述成因的不同将虚假供述区分为三类:自愿性虚假供述、强迫顺从虚假供述与强迫内在化虚假供述,并对各类虚假供述的成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美国学者对虚假供述成因的分析对我国深刻认识心理强制时代的侦查讯问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汉语热的大背景下,21世纪的日本也掀起了汉语学习热潮,文章介绍了目前日本汉语的教学、教材、师资、汉语水平考试、孔子学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日本汉语学习的特点,分析了日本汉语热背后的虚热症状,客观地认识日本的汉语学习,有助于汉语在日本更好地推广。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依靠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约束,要依靠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监督,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会计人员的努力,多方配合,切实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伪机遇”是《项链》真正的内在玄机,它具有双重色彩。《项链》启迪人类在探索机遇在生命过程中的戏剧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同时,昭示人们善于用眼光、见识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来把握真机遇。  相似文献   

15.
通假,是我国古文中特殊的用字现象,大量通假字的出现给我们阅读古文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能够正确认识占文中的通假字,对于准确理解古文有着较大的帮助。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中的通假字注释不尽如人意,这里就其9例的注释进行商榷,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虚概念的“真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概念就是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其所指对象的概念,概念(包括实概念和虚概念)是无所谓真假的,真假特性是判断(或命题)所独有的,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存在对应物并不构成真假问题,只构成实虚问题,主或虚概念有真假的主张或违反逻辑或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7.
硬币代替小面额纸币流通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银行等一些特殊部门要对大量的硬币进行高效的处理,如计数、清分、辨伪、包装等,以使其再流通;无人售票车、投币电话等需要对硬币进行实时识别。随着假币的出现,在线辨伪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应用电涡流传感器来辨别真伪硬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燃素说是一种错误的假说,但它推动了化学的发展。它注重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发现了许多的新物质,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用2个心理理论范式测量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能力,比较33名孤儿和33名非孤儿的表现,并分析了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的关系。结果显示:(1)孤儿错误信念认知水平发展趋势与非孤儿一致,但孤儿的错误信念认知能力发展显著低于非孤儿;(2)孤儿的情绪理解发展趋势和水平与非孤儿基本一致;(3)儿童(包括孤儿)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在3-5岁期间发生明显变化,大多数儿童在5岁时已基本具备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的能力,4岁是儿童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年龄;(4)儿童错误信念认知与情绪理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学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这一真理却在新闻实践中屡遭践踏,导致各种各样的新闻失实现象层出不穷。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不高和职业道德缺失是新闻失实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