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材料(Biomaterial)是用于取代、修复活组织的天然或人造材料[1]。它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产物。生物材料的狭义含义是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ine Materials)。按照材料的性质,生物医用材料可分为天然生物材料(如猪心瓣膜、牛心包、羊膜等)、金属材料(如钛及其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等)、高分子材料以及杂化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生物医用金属钛材料表面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以乙酸钙、β-甘油磷酸钠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采用微弧氧化实验方法,在金属钛表面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氧化物陶瓷层。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能谱分析仪(EDS)对氧化物陶瓷层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物陶瓷层的主晶相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同时含有钛、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以及钛酸钙相;试样表面形成大量的微孔,孔径1~3μm,孔洞分布均匀;电解液中的Ca、P元素也参与了反应,并沉积在氧化物陶瓷层内。通过此实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金属钛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用真空离子镀技术在L316医用不锈钢表面镀上一层氨化钛薄膜,制成氮化钛-不锈钢复合体,并以纯钛及医用L316不锈钢作对照,植入60只小白鼠的胫骨内.经扫描电镜等观察结果表明:氮化钛-不锈钢复合体及纯钛材料与骨之间都形成骨整合及纤维整合界面,但是,氮化钛-不锈钢复合体比纯钛材料骨性结合界面形成早,成骨活跃  相似文献   

4.
在钛基合金Ti-6AI-4V上分别注入3×10~(17)、6×10~(17)、9×10~(17)和2×10~(18)N~+/cm~2四种剂量的氮离了后,进行显微硬度的测定及通过划痕试验测定其耐磨性,结果表明:经离子注入后的钛合金,其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其提高的程度与注入剂量的大小有关,其中,以6×10~(17)和9×10~(17)N~+/cm~2为佳,表明在离子注入技术用于材料改性时,注入剂量与材料表面性能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奥氏体不锈钢、钴-铬合金、钛及其合金经常被用作医用植入材料。在这些金属材料中,奥氏体不锈钢是最常用的材料。然而,它在侵蚀性生物效应的长期作用下容易受到局部侵蚀。为了改进奥氏体不锈钢的抗磨损和耐腐蚀的效应,已经研究了几种不同的表面改性技术[1,2].本文的研究是采用具有耐腐蚀性的生物医学纳米涂层Al2O3涂复在奥氏体不锈钢AISI304的表面上,工艺中是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和浸入技术,并使用电化学极化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6.
以工业纯钛为基体,采用仿生法制备钛基磷酸盐涂层复合材料。对钛基进行酸碱活化处理和热处理后浸入模拟体液进行矿化,分析碱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等因素对钛基表面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碱溶液浓度为9 mol/L、处理时间为10 h时,钛基体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能达到最大;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钛基在模拟体液中矿化形成的磷灰石增多。但当热处理温度超过700 ℃时,钛基体表面的二氧化钛凝胶层结构改变,钛表面层与溶液的离子交换能力下降,磷灰石形成量减少。该研究可为钛及其合金在骨植入材料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  相似文献   

7.
生物膜的形变与许多生物过程密切相关:内吞、胞吐以及细胞对周围环境的响应.本文主要研究在固体基底GO表面包裹磷脂膜,通过激光照射GO@lipid复合材料,GO表面的磷脂膜发生形变形成囊泡及微管这一具体的生物膜形变过程.首先我们制备了微米尺寸的lipid@GO复合材料:GO表面包裹了层状的磷脂膜,在激光照射下,GO@lipid表面的磷脂凸起并在GO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囊泡,囊泡的尺寸为GO@lipid复合体尺寸的0.43倍,囊泡的位置和动态形成过程都可以调节,囊泡倾向于在GO边缘处产生.降低激光的功率,GO@lipid表面会产生微管而不是囊泡.GO@lipid表面的磷脂膜形变产生囊泡和微管是由于在激光照射下GO还原为rGO,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气体.  相似文献   

8.
新型诱变源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人们发现激光、离子注入生物效应后,激光、低能离子与生物体系相互关系的研究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并且很快在许多领域投入使用;本文简述了新型诱变源激光、离子注入的诱变作用机理、生物效应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国的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特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珊瑚羟基磷灰石(CHA),由于它的优越的骨骼传导性[1,2]和生物相容性,作为一种骨骼修复替代物对于临床应用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医用移植材料[3,4].它的内部多孔性结构为新骨的内生长提供了通路和空间[5].本文对于一系列的骨骼移植材料进行了比较,并总结了CHA的研究发展和临床应用.结论表明:作为骨骼修复替代材料,CHA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聚乙烯醇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聚乙烯醇的制备、特点、性质及其在油田、胶粘剂、涂料、助剂、表面活性剂、功能高分子材料、膜材料、分析化学及纤维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对其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磷污染极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除磷常用化学絮凝法和生物法.除磷的化学药剂有钙盐、铁盐和铝盐,效果好但价格高,宜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法除磷应用广泛,在阐述生物除磷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后,简要介绍了生物除磷工艺,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碳毡因其成本低、来源广而作为电化学能源的电极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碳毡电极的孔隙率较大,可逆性较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电极进行表面处理,从而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化学镀镍和电镀镍的方法在清洗后的碳毡表面覆盖了一层纳米镍,纳米镍层由直径100 nm的镍颗粒构成.电化学测试表明,化学镀镍后碳毡的电化学性质优于电镀镍碳毡.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提高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润滑性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光接枝法,并说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详细讨论了光接枝改性的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润滑性的测试方法及其改性后的表面形态,概述了提高表面润滑性的意义,并对表面润滑性今后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医用金属材料目前的研究现状、性能和应用,指出了医用金属材料应用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近年来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新进展,提出镁及镁合金材料的应用是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表面工程在口腔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及钛合金.陶瓷和高分子材料为例.综述了临床广泛应用的口腔修复材料采用的表面技术,阐述了不同表面技术的应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从富勒烯发现以来,科学家被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所吸引。富勒烯C60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抗氧化性、催化性能、超导性、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使得其在众多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富勒烯C60及其衍生物材料在光学、电学、催化和生物医药等方面应用研究,并展望了富勒烯C60及其衍生物材料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医用高分子是一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高分子化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本文介绍了医用高分子的种类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教材对磷及其化合物知识虽然着墨不多,但其相关知识在历年高考中却常常出现.下面对磷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和应用方式归类分析如下,一是提醒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中重视这一知识点,二是了解这一知识点的常考形式,提高知识掌握水平.一、考查物质的存在、性质、用途等这是磷及其化合物知识考查的基础点和重点,要熟悉各物质的性质特点.如白磷与红磷的区别、磷酸是中学阶段所学的唯一的三元酸、五氧化二磷能用作干燥剂、物质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等.例1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B)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  相似文献   

19.
超微粒由于受表面效应与量子尺寸效应等特性的影响,而具有不同于块体材料和原子或分子的介观性质,本文就超微粒的基本属性以及对其特性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颅骨修补手术中手工塑形医用钛网存在手术暴露时间长、反复塑形、颅骨曲率吻合度差和对临床医生手工水平要求较高等问题,提出了微钢珠软凹模成形和3D打印相结合的技术方式,实现了医用钛网的个性化塑形.采用Dynaform软件对医用钛网的软凹模成形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可能出现的拉裂和起皱;分析不同冲压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