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学生的能力只有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参与整个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把新知内化,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下面就如何在概念、法则、应用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概念教学,重在概括   小学生形成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是:感知材料,建立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运用概念,加深理解。在概念…  相似文献   

2.
关于数学心智技能形成过程的研究,人们比较普遍地采用了原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研究成果。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活动是一个从外部的物质活动到内部心智活动的转化过程,既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知内化是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基本任务.内化就是外部的知识结构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活动转化为学生认识结构的过程.这个内化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活动环节,即观察感知——操作分析——归纳小结.这三个环节环环落实,新知就能很好地镶嵌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 观察感知主要是感知新教材,它是内化新知的开端环节,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感知的途径有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两种. 直接途径的主要形式是: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枯燥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少,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学生同化接纳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力不强.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重视过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经历感性到理性、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活动,逐步促使素质“内化”,发展智能.  相似文献   

5.
一、文化素质教育定义 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使文化内化成为受教育者内在品质的教育活动.内化,在此处定义为:受教育者把外在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主观意识并形成稳定的行为品格的过程,包括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基本常识、意识、价值观和行为.文化只有内化为人的素质,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才能看到它带来的精神力量,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促进这一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是学生基于教师的指导深度融入新知探究、自主获取内化、灵活解决问题的过程。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数学高阶思维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分析、综合、创造以及评价的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基于规律激活学生的学习体验、灵活应用知识进行变式训练、开展数学实验具化抽象知识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考前复习目的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 ,使学生学会两种本领 :一是对初中阶段学过的零星、分散的化学知识归纳梳理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以便于理解和记忆。二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狭义的说就是学会寻找解题思路 ,掌握思维技巧。前者是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深化和再认识 ,后者是展现学生能力的复杂的心智活动。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时 ,是否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即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状况 ) ,是否对学生的心智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复习工作的成败。长期以来 ,许多化学教师囿于复…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概念 心智模式的概念来源于认知心理学,是指个体对环境及其所期望行为的心理表征,简单的理解,就是个体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或知识库。心智模式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中,通过自己的认识、辨别、评估、接受、内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逐渐形成的。它影响我们怎样看待周边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共享心智模式的教师团队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概念心智模式的概念来源于认知心理学,是指个体对环境及其所期望行为的心理表征,简单的理解,就是个体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或知识库。心智模式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中,通过自己的认识、辨别、评估、接受、内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逐渐形成的。它影响我们怎样看待周边世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一个把外部的感性材料通过思维活动转化为内部心理的智能“内化”过程,这是学生深透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和形成数学能力的核心。知识内化的关键是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其基本途径有:一、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培养思维的准确性感觉到的东西并不等于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解的过程,就是把新的学习内容“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即实现知识的迁移,使某一概念和相关概念在头脑中  相似文献   

11.
马际娥 《农村教育》2006,(7):100-100
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在教育教学中。不是教师越勤快地讲授,学生就会学得越多。相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是“勤快”地讲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就越少.学生独立探究体验的机会就越少,教师的“勤快”必然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2.
操作分析是指动手操作外在的、可见的活动和动脑操作内在的、不可见的活动.它是新知内化的中心环节,是在感知新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操作分析一般要经过下列过程:操作——表述——仿练——新知内化. 操作.小学数学内容,无论是性质、概念、法则,都是比较抽象的.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地创设环境,引导学生操作,让他们在操作中,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这样,就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发展智能.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第十二册)时,教师可事先给每个组的学生准备一个圆柱形容器和几个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旧知识运用和新知识掌握的过程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知识作为心智活动的材料,被不断地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因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教学的效果。 1.新知与旧知在广度上的对应性 学生对课文的新知识的掌握,是以他们原有知识为基础的。课文中的知识表现出性质、系统等方面的结构特点,要理解这些知识,学生必须具备一定广度的对应的知识,若知识广度不够,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时候,无法在大脑知识仓库中检索到相应的知识,必然产生过份的思维惶惑而给思维的启迪增加难度。阅读作为在意识参与下的心智活动,学生要从大脑中检索出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以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明确的要求 :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让学生经历新知呈现的过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 ,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 ,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模型是对部分现实世界,为了一种特定目的而作的一个抽象、简化的结构.这个结构是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数学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在初中数学教育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建模训练对学生的心智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剖析一个课堂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运用模型思想开展教学.一、教学案例(一)引入新知  相似文献   

16.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是数学思维的“细胞”,也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单位和认知的起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重视概念的建构过程,立足生活中的概念原型,借助教具,创设操作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帮助学生内化新知、形成知识技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借助具体的心智图像增进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数学学习中比较普遍。小学数学中的心智图像有自己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选择使用适度概括水平的心智图像,注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能够反映数学本质的心智图像,注意借助典型范例构筑心智图像。记得中学学习“函数”概念时,很难理解其真义,老师便用“加工机”来比喻函数,并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模型,农村出身的我立刻想到了很熟悉的面粉加工机:从一端送入小麦,从另一端便出来麦粉,如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一个体验探究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重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及获取新知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现以…  相似文献   

19.
数学知识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为了维系这一过程的顺利展开,教师往往需要给学生提供多个连续的数学活动。事实上,一个有效的数学活动也就构成了一个鲜活的教学情境。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置身于一个又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情境之中。通过教学情境所形成的特殊场域来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进而有序推进学生对新知的体验。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算式的算理与算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与解答思路……"等核心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由模糊变得清楚,由散乱变得井井有条,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探索成功的体验,从而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快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促进学生各种素质和个性的全面、主动发展,我校于1997年下半年开展“形成性内化教育”实验。 形成性内化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范式,强调外部(包括德智体美劳诸育)有关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主张通过主体活动促使学生良好素质从低到高、从单项到全面渐进地形成和发展。具体地说.形成性内化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中介、激励为核心、隐性教育为特征,主要通过激励、诱导、感染、陶冶等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在动情的基础上认同有关道德规范要求,并逐渐转化为自我需求、内在信念,培养起规范的道德行为习惯及一定的道德判断、评价和自我教育等能力;同时,在努力开发学生意向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坚持因材施教和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