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是要给人看的。在激烈的传媒竞争环境中,地市党报时事版应当与受众“无缝对接”,减少对政务信息和部门工作总结的报道量,让受众所关心的议题,所反馈的信息.都能得到关注,通过贴近的内容使报纸报道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受众.从而有效地推进内容营销.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党报的公信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报纸,对于亿万人民群众,应该富有极大的吸引力。党报是党的报纸,又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报纸。人民的正义呼声,人民的革命情绪,人民的合理要求,人民的正确主张,人民的民主权利,天天要跃然活现在自己的报纸上。一张不能很好反映人民意志的报纸,不能成为合格的党报。党报脱离了人民,本身就要发腐生霉。至于那些反对人民的报纸,如象林彪、“四人帮”直接控制的报纸,人民称之为“戈培尔总编辑的造谣报”,“反人民报”,那是公平不过的。在他们把持下,党报的人民气味都被搞掉了。  相似文献   

3.
让订党报的人看党报.让不订党报的人买党报。2009年以来,辽宁日报先后进行两次改版创新.强势进入报刊零售市场。4月1日首次改版,提高了报纸的阅读魅力.在读者中引起一片“叫好”声:7月1日再次改版,实现了辽宁日报进报亭进家庭.让党报在市场上有了让人满意的“上座率”。  相似文献   

4.
苏成雪  卢娟 《现代传播》2005,7(5):110-112
面对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的冲击,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我国党报发展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不断深化新闻改革、提高报道质量、增强宣传效果,才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党报的可读性,亟待改变党报那种“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状况。坚持“三贴近”,不仅是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提高党报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其…  相似文献   

5.
詹恂 《新闻界》2004,(2):28-29
面对以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报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大众对报纸质量和信息的多方而需求更加凸现出来,地方党报要在报纸林立、多媒体繁生的市场上,牢固地占领阵地,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靠什么?仅靠地方党报的区位优势、靠公费订报是远远不够的,地方党报要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重要的就是要全力提高报纸综合质量和宣传水平.提升报纸的品位和档次.尽快由前几年的扩版、办子报“跑马占地”式的“抢摊”向品牌优势推进。  相似文献   

6.
《传媒》2014,(18)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
  传媒老王每天在网上为我们推荐当天党报、都市报的重要新闻,有时还介绍国外报纸的内容。我问过老王,每天要看多少家报纸,他说单位订了3份纸媒,另外每天在网上翻看大约100家报纸的PDF版。今天倡导媒体融合,我觉得老王就是一个撮合媒体融合的热心人,是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摆渡人”。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党报改革中,人们一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头版加强新闻信息量、经济版如何为当前的经济改革服务、文化版如何提高思想性和趣味性等方面,最被人忽略的是党报的理论版。而现在党报的各个版中,最为枯燥的可能就是理论版了。党的机关报设有理论版,这是自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以来的传统,不能摈弃,但是要适应现在读者的信息接受习惯。若还是老一套,一块版二三篇大文章填满了就算完成任务,是没人看的。特别是那些围绕某个当前流行政治术语的“学习”文章,几个诸如它是“指南”、是“旗帜”、是“方针”、是“一道亮丽的风…  相似文献   

8.
一张报纸.一版既是要闻,也是“门面”。这个“门面”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报纸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党报尤其如此。说党报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看一版;说党报的权威性、引导性,先得看一版;说党报的示范性、大局性,还得看一版。因此,办好党报,首先要办好一版;党报要创新,一版首先要创新。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新闻类报纸离不开国际新闻。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对地方党报的国际时事版,本人却极少翻阅。个中原因,是脑子中总有个“档次框框”。认为中央级媒体报道国际新闻权威、快捷,地方党报的国际新闻不外是新华社的“通稿照登”。但去年夏秋,翻阅《南方日报》的国际新闻版,却引起了浓厚的兴趣,发现地方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也可以别有洞天,原来的老观念也应更新了。时下,《南方日报》国际版成了本人每天必读之版。  相似文献   

10.
赵娜 《新闻前哨》2006,(2):10-11
党报的理论版应该有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话”专栏很好地体现了两的结合,从内容上找贴近感,抓住“贴近性”做章,体现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作为省级党报推出“实话”专栏,抓住贴近性做章,从报纸自身省级党报的特点而言,可以体现出“实话”栏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报纸国内新闻版的编辑有着其特殊性:第一.编辑要一网打尽所有国内新闻信息.从中筛选出“重头”稿件;第二,由于受条件限制,版面上难以出现第一手新闻,除某些重大事件外.党报难以经常派出记亲赴国内一线采访,稿件来源往往大多靠国内其它报刊和网上资讯。此种情况下,往往难有“独此一家”和“新鲜热辣”的新闻。国内新闻怎样才能编出特色?在不断探索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整合重组。  相似文献   

12.
“让订党报的看党报,让没订党报的买党报看,让没订没买到党报的找党报看。”谈起湖北日报楚天名医大讲堂活动及报道的影响力时.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武汉百步亭社区领导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13.
王少军 《新闻世界》2009,(7):123-124
目前全国有13家省级党报办有“农村版”。比较有影响、日子相对好过的多是那些初步走向市场的报纸,而这些农村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报纸的“实用性、服务性”上下了功夫。可以肯定地说,农村版服务读者的水平、质量、广度、深度以及服务方式决定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影响着报纸走向市场的程度。现结合多年来的观察,谈一谈党报农村版的定位取向。  相似文献   

14.
报纸头版是报纸的门面,是整张报纸的重点,有人把它肜象地称为报纸的“旗帜”。党报更是如此。而党报头版是否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一张党报影响力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无论是省级党报,还是市级党报,其老总们都把增强党报头版的可读性作为一个中心工作,贯穿在日常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之中,努力探索,孜孜以求。如何增强党报头版的可读性.笔者认为要从下述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他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能强调个性,抹杀共性,当然也不能强调共性,来抹杀党报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它也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能强调个性,抹杀共性,当然也不能强调共性,来抹杀党报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现在,许多党报都开始强调报纸的新闻性,强调贴近性,强调抓独家新闻,我认为这是抓住了关键。8年前我在某县挂职,按照县里的规定,每个县级干部可订4份报纸。订阅数字归总后,县委宣传部长有意见了:“订阅党报是一项政治任务,县领导理应带头,可大家大部分订的都是都市报,党报的订数  相似文献   

18.
党报要起到党报的作用,就一定要让人爱看、爱读,使人想买、想订。党报如果不好看不耐看,就难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党报是应该有吸引力的.也应该有可读性的,而这种吸引力应首先体现在头版。头版办得好,等于舞动龙头,带活整张报纸,真正落实“三贴近”。辽宁日报自2月1日着手改版以来,笔者亲历了整个改版的全过程,对提高党报头版的吸引力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觉得应该在好看耐看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通讯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报纸宣传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党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日报有做好通讯工作的传统。但是,近年来报社的通讯工作有所削弱,接待通讯员不够热情,有些稿件处理不及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忽视了党报通讯工作的光荣传统,对新时期报纸通讯工作如何适应报纸宣传,缺乏明确认识和有力措施。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对新时期报纸通讯工作进行再认识。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的性质决定了通讯工作在办好报纸中的重要地位。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事业要能够充分发挥党的喉舌的作  相似文献   

20.
步入市场经济以来,由于人们渴望获得经济政策、经济预测、产品信息、市场动态和商品知识,因此,经济版便成为一些报纸吸引读者的主要“卖点”。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相对严肃、呆板的地市党报要想赢得读者,迫切需要增强服务性,而地市党报经济版的服务功能尤其需要尽快提高。那么,地、市党报经济版的服务功能怎样提高呢?我认为应主要抓好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