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木子 《科学中国》2007,(6):46-47
活着时.这只动物很可能与黑猩猩更为相似。它与三五成群的伙伴沿着湖边的草地和森林前行,一边寻找食物,一边还得密切留意着巨蟒、鳄鱼和剑齿虎。这种动物可能与猿猴一起生活在森林中,并且和它们一样,大部分时候都待在树上。它可能已经开始直立行走,而猿很难一次走完很长一段路。不过,乍一看,它在我们眼里可能就是另一种猿。  相似文献   

2.
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普及,使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创建了一种虚拟空间——多媒体世界.信号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在隐喻的多媒体世界中,人类被界定为“符号动物”,符号化的思维与符号化的行为就成为了人类生活中最本质的特征,并且促进了虚拟世界的产生、发展.在多媒体世界中,我们抽象为一个个ID和符号,在其中相互交流、生存.  相似文献   

3.
以前,不管什么时候,北极都是刺骨般寒冷,人类简直无法在那里生存。可对北极熊来说,那里却是一片乐土。但是,现在它们的冰上之家已开始  相似文献   

4.
在发明创造的道路上,人们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要向各行各业学习,也要向动物学习。为何要向动物学习呢?一是,动物进化的先进性,值得人们学习。在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与人类相邻为伴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在生物界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仍能保存下来,传宗接代至今,靠的是它们各自独特的生活本领。它们精巧的身体结构,适应外界的能力,优美的外部形状等,让人们惊叹不己,很值得学习。二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需要向动物学习。人类虽然已成了世界的“主宰”,但也只是生活在地球上比较适合生存的地方,象地球的北极、南极,还无人居住,而那里的动物却…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经济学的笑话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笑话是这样的:两个人在森林里碰到一头饥饿的熊,其中一个人转身就跑,另一个人喊道:“逃不掉了,熊跑得比我们快”。跑的人回答:“我跑不过熊,但我跑得过你。”  相似文献   

6.
正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为什么有些动物的生活方式很缓慢?它们为何没被大自然淘汰?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当无法逃避危险时,防御就显得很重要,不是每种动物都有行动迅速的需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慢吞吞的生存方式尤其值得我们思考,一起慢下来吧!  相似文献   

7.
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种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能力,所以它们都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只们都希望自己成为老虎,但其中有很从人只能是兔子.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伏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  相似文献   

8.
正在动物王国,每时每刻都充斥着变化。有新的动物物种被发现,也有物种从灭绝边缘被拯救回来。有科学家认为在21世纪有一部分物种已经灭绝。下面就让我们盘点一下吧!金蟾蜍金蟾蜍仅存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森林保护区中。它曾经很常见,但是从1989年开始这里就失去了它们的身影。人们在1988年对它们的繁殖地进行了密切的观察,只发现了8只雄性和4只雌性,而在1989年只有一只雄性被人们发现。2007年8月,这一物种被宣布灭绝。  相似文献   

9.
勇敢与怯懦     
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虎妈妈和虎孩子也生活在这个群体中。以前,都是虎妈妈带着虎孩子在山中捕食,不仅食物来得容易,而且一切都顺顺当当。这次,小老虎独自在山中捕食——这也是  相似文献   

10.
奇特物种     
《科学与文化》2011,(11):F0002-F0002,1,33
南美洲被公认是自然界珍稀动植物物种保护较好的一个地方。那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动物——食蚁兽、树懒、貘、髭龟等。这些确实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怪物”,其模样就像荒诞画家笔下的怪诞作品。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群看不见但无处不在,微小却拥挤的东西,它们几乎把人类包围了起来,但它们还不算是微生物。这些自然的创造物的历史也很悠久,自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就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它们的生存适应能力非常强,几亿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除了天上(它们没有翅膀,上不了天),它们无处不在:从南极冰原到洋底热泉,从沙漠到森林,不管是陆地海洋,还是动物植物,谁也逃不过它们的侵扰”。这些神秘的小东西就是螨虫。  相似文献   

12.
贻军 《百科知识》2004,(12):36-37
野生的哺乳动物一部分是相对的定居者,那么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这类动物,例如长颈鹿,是否具有私有的概念,以及它如何界定自己的私有财产。动物世界里没有货币,也没有市场和贸易,它只需要食物,最多再就是一个窝。那么有可能成为其私有财产的就是它的食物产地或者说“餐厅”了。  相似文献   

13.
在缺氧的情况下,人怎么还能存活?然而,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却真真确确的在那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千年。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适应能力取决于祖先。那些迁移到高原居住的土生低地人在发生了一系列解剖学和新陈代谢方面的变化之后,适应了高地的生活。祖祖辈辈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人们则已经进化并适应了缺氧的环境,他们的基因使得他们在高原生活方面占据了优势。然而,藏族人能够在这片地上生存下来,也是经历了顽强的抗争的。而这抗争,从生命孕育之初就已经开始了。高原地区空气中的氧气较少,这就意味…  相似文献   

14.
正乱砍乱伐将导致水土流失,对生态圈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威胁到人类的发展。那么在砍伐后的林地上再种上树木,是否会将这个影响降低呢?在台湾有一片被认为是最恐怖的森林林区,在那里除了树叶沙沙作响,再也听不到任何动物的声音。寂静得可怕,让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觉。据说,这里原有的森林树种多样,生物种类也比较多,但是后来因为"造林"运动,原有的树木被砍伐,种上  相似文献   

15.
电影《2012》留给人们的阴霾还没消散,现实版的气候灾难也即将上演。据预测,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岛国图瓦卢和马尔代夫将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牺牲品,在未来50年内被海水淹没。当一片片森林成为黑黄的焦土,当广阔的天空充满刺鼻的废气,当一块块土地被海水吞噬……我们不得不追寻同一个目标:生存。  相似文献   

16.
云无心 《百科知识》2011,(15):41-42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例如“某某食物中的某有害物质超标了多少”的说法。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同一种食物中,同一种有害物质在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一个“荒诞”的结果:有害物质在某个含量一定的食物中,其数值在一个国家是“安全”的,在另一个国家却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7.
王平 《百科知识》2008,(3):36-37
森林大火,主要是自燃的森林大火并非总是坏处,对环境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森林大火可以烧死森林中的害虫,有助于树木的生长:森林大火也会将生命力不够顽强的树木烧死,许多树木被烧死了,生存下来的树木获得了更多的空间和养分,便可以长得更高更粗壮,枝叶也会更繁茂,成为参天古木:森林大火后,成千上万粒种子掉进肥沃的灰烬中,不久之后,成片的小树苗会破土而出,成为质量更好的新生林。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种类繁多的动物中,大概再也找不到另一种能像黑猩猩那样和人如此相似的了。它们具有98%以上和我们人类相同的基因,在免疫反应、脑的形态、血液蛋白质的结构以及遗传物质(DNA)等方面,黑猩猩都和人惊人地相似,而其它的动物都差得很远。 因此,学者们总是力求了解深入探索野生黑猩猩生活的奥秘,但这确实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黑猩猩居住在茂密的、难以穿越的森林中,在那里,研究者将遭遇各种各样的危险。 岁月流逝,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对野生条件下黑猩猩生活情景的了解,实质上依然如故。有的时候,看起来…  相似文献   

19.
巧分蘑菇     
正一天,天气晴朗,小兔子开开和心心到森林里捡蘑菇。他们捡了一大堆蘑菇,但在分蘑菇的时候吵了起来,因为他俩谁都不想少拿,但怎样才能平均分配这堆蘑菇呢?他们找到森林中最公平的熊伯伯,让熊伯伯给它们出了个主意。最后,它们拿着自己的蘑菇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你知道熊伯伯给他们出的什么主意吗?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3,(18):119-119
每当我们坐下来用餐时,其实,就是在做生与死的抉择。这一说法听起来很吓人,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你所要享用的饭菜,将会影响你的健康,甚至决定你的寿命。这里向大家介绍10种营养丰富的食物,研究证明,它们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