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学教师担负着义务教育早期阶段的关键责任,深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分析、线性回归模型和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等方法,对1998年至2020年间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性探讨,并预测了其未来走向。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上有轻微下降趋势,并展现出性别与区域差异;(2)教育(小学数量、教师数量)、经济(人民币汇率)、社会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网络技术(网民规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宏观因素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影响;(3)基于以往的变化历程,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在未来五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未来心理健康研究应明晰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变迁历程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干预项目。心理健康服务应注重心理健康的宏观影响因素,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心理健康政策应具有前瞻性,预先考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采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0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表明:(1)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期望和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幼儿和家长、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工资福利待遇两个因子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自我期望和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幼儿和家长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共同作用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3)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社会支持是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基本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为调查工具,结合访谈法,对张掖、平凉、靖远、陇西县等十几个市(地)县的乡(镇)的387名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其婚姻、职业满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但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等方面存在着心理问题;36岁以上的幼儿教师在躯体化和强迫方面的症状,显著高于36岁以下的幼儿教师;乡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城镇幼儿教师,未婚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已婚幼儿教师。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为乐观,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必要的教育和干预,同时为幼儿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甘肃省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调查工具,对甘肃省张掖市、平凉市、靖远县、陇西县等十几个地县的乡(镇)的387名幼儿教师进行测查,并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1、甘肃省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13%,其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和偏执;2、与全国正常人常模比较,甘肃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一般正常人;3、除身体状况明显稍差外,36岁以上的已婚中年幼儿教师与25岁以下的未婚年轻同行心理健康水平趋于持平;4、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县城同行。结论:甘肃省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有其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农村幼儿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师资环境。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20,(2):110-115
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中CSSCI、核心期刊和CSCD收录的2010-2019年幼儿教师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绘制了文献高频关键词和聚类知识图谱,发现近10年国内对于幼儿教师研究的主题集中于幼儿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及幼儿教师培训等热点。整体上,国内幼儿教师研究呈下降趋势、作者及跨机构间合作少、研究内容重复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向荣 《考试周刊》2012,(26):194-196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现今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有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了职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幼儿,因此无疑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本文以四川省长宁县幼儿园为例调查,对56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引起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陆敏 《科学教育》2009,(5):22-24
在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的今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是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其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幼儿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严重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发展,所以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也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从了解心理健康基本问题、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寻找促进心理健康的策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这一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正在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据调查,肩负着基础教育之根本的幼儿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了职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幼儿,所以无疑对幼儿的发展也产生着不良的影响.因此了解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引起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积极采取措施,增进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出于对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更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考察当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得到相关文献268篇,最终筛选纳入22篇;采用RevMan4.2软件,选择强迫、抑郁等九个因子进行元分析;用加权均数差作为效应指标,对纳入研究进行一致性检验后,采取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人群;农村幼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城市幼师;东部幼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西部幼师;2006年之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2006年之前。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自编的幼儿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对128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中的自我期望和工作条件、幼儿园组织氛围、工作负荷以及工资福利待遇四个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据此提出了缓解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当前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以强迫症状、躯体化、忧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最为突出,其中也存在着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及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的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及教师自身方面。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幸福与成就,更会影响幼儿长远发展。当前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结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及研究现状,应该建立职前与职后衔接的健康教育网络,关注幼儿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关注幼儿教师中特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切实解决和改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随机抽取四川省1053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SCL-90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四川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客观支持与心理健康中的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中的敌对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建议四川省幼儿教师和有关部门主要寻求更多的客观支持来提高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南京大学2005-2013年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探讨时代变迁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研究发现:1.不同年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2008年前后有较大波动,在2008年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2009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上升,此后心理问题又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可能与经济危机、"90后"进入大学、互联网发展等社会因素有关。3.家庭背景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4.大学新生中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5.
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十年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经从分散的点研究逐渐勾勒出较为清晰的路线图,研究范围正朝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不足;第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适应性不高;第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方法研究缺乏理论根基,影响因素研究缺乏实证支撑,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本科实习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探讨影响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研究人员采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某医学院305名本科实习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实习护理生SCL-90得分与国内正常人群的比较中除敌对性低于常模外,其余因子均高于常模,且强迫、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上与国内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45%,主要问题为人际敏感、强迫,抑郁;(3)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社会领悟支持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本科实习护理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常模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不佳,需要继续加强对护理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随机抽取四川省1053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SCL-90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四川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客观支持与心理健康中的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中的敌对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建议四川省幼儿教师和有关部门主要寻求更多的客观支持来提高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随机抽取四川省1053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SCL-90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四川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客观支持与心理健康中的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中的敌对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建议四川省幼儿教师和有关部门主要寻求更多的客观支持来提高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及各高校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大学生中患有抑郁、焦虑、强迫、失落、自卑、人际关系敏感、人格障碍、偏执和精神病等心理障碍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日益显著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幼儿教师的个性成熟度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1)幼儿教师个性比较成熟的占32.2%,个性成熟程度呈中等水平的占42.4%,个性欠成熟的占24.8%,整体水平较低;2)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的各因子得分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堪忧。3)发现其个性成熟度部分因子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说明幼儿教师的个性成熟度影响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